【别样生活,万卷书万里路】2017年8月28日,连续1000天阅读日志第178篇。
高强度的培训开始了。早上六点半集合,一直到晚上九点半。一天四个时间段的培训:军事训练、听讲座、观看警示片……
还要管娃的饭菜。
我终于体会到,时间被分割成碎片是有多么不爽。没有一个完整的时间段可以安安心心静下来看一本书或者写一段文字。
也由此,我对简书上那些朝九晚五的上班还能坚持日更的朋友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过,今天还是偷偷摸摸看了一会儿书的。
这几天都在思考时间哲学和时间心理学的内容,所以特意把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同时也是我最崇拜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的《时间心理学》找出来,重温一遍。
至于为什么会突然陷入对时间心理学和时间哲学的迷恋中,是因为最近的一些事情。
前几天晚上,我给雅贝贝读她最喜欢的林格伦奶奶写的《狮心兄弟》。
刚开始读到这个书的小主人公带着悲伤的语气说:“我要死了”。我就被自己的声音里的悲怆凄凉感染到了,鼻子开始酸酸的。当我读到主人公的哥哥约拿旦那般温情的照顾残疾的即将死亡的弟弟,我的心温暖又湿润。约拿旦安慰即将走向另一个世界的弟弟:每个人死后都会去一个叫做南极亚拉的美好地方。弟弟听说是让他一个人去,他就要哭了。这时,眼泪开始从我脸上滚落。这时候,小哥哥约拿旦安慰弟弟:虽然我要活90年以后才会来,可是90年在南极亚拉只是很短很短的时间。
然而,一场火灾这样的意外,使事情颠倒过来了。小哥哥为了救弟弟,竟然在火灾中突然离世,而剩下弟弟在人间哭泣。
读到这里,我几乎是哭得泣不成声。雅贝子一次次为我擦眼泪,她不明白,妈妈为什么会哭得这么厉害。
很多时候,我们娘儿俩会有类似的感情:有些故事,我哭她也哭;有些故事,她哭我也会很严肃;很少有这样的故事,妈妈哭成泪人,孩子似乎感觉很平常。
于是,这样一件反常的事情,勾起我强烈的好奇心——我为何如此失态?
于是,趁着上午空闲时,整理了这些年我读过的那些让我们哭过的书。我竟然惊奇的发现了一个规律。
杨绛先生讲述丈夫和女儿去世的故事的《我们仨》、周国平写他的得病离世的爱女的故事的《妞妞》、余华写的最悲惨的一家子的《活着》、《兄弟》、西顿动物记里那本讲述男孩与狗的深厚感情故事的书……十多本让我泪流满面的书里,有半数以上是涉及死亡的。
我明白了自己何以在读《狮心兄弟》时,那般情不能自已了。
我知道这些年来,是什么样的动力在催促我往前走了。
——是死亡焦虑。
最深的死亡焦虑。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为我是有这种深度焦虑的人,我的朋友们,似乎也是如此。
闺蜜一在日记里说,七月的一天她半夜醒来,想起自己七月忙忙碌碌却似乎毫无所获,不禁在厕所失声痛哭。最近突然想写小说,就开始跨越大半个中国带着儿子去搜集素材体验生活;
闺蜜二今年从金融领域转行到教育领域,上半年拼命考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和国际心理咨询师证,还跨专业读中科院的博士去了。
她们,都跟我同龄。按世俗的眼光来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相夫教子,闲时浇浇花,打打麻将,再家长里短八卦一下,比比哪件新衣服更漂亮,哪个饭店的菜最有特色,哪里的风景最迷人……这些,似乎才是我们这个年纪的女人的头等大事。
可是,她们偏偏不按常规出牌。
他们的亲人不能理解她们的举动。
我懂,深深明白她们的想法。
因为,她们跟我一样,有死亡焦虑。
所谓死亡焦虑,用非常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害怕生命这条河流越来越流到中下游了,未来已经清晰可见了,于是,我们着急害怕起来。我们害怕,害怕自己一事无成,一无所获,就被时光无情抛弃。
20岁的时候,觉得自己可以活一万年似的。时光大把大把任我们挥霍无度,我们说无用的废话,吵不必要吵的架,恨不必要恨的人,爱明知会受伤的爱……多少宝贵的时光,永不再回。
于是,在这不惑之年,我们追悔,我们痛哭,我们开始奋起直追。
希望,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我们生命中的一切,几乎都是围绕着时间。时间,既是天使,也是魔鬼。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很懂时间。其实,我们对时间的误会,太多太多。
因为不懂时间,不懂时间哲学和时间心理学,我们的人生,才走了那么多的弯路!
那么,从明天起,拿起津巴多的《时间心理学》,让我们一起,走进时间这个魔鬼和天使并存于一身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