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一扇窗户,而不是一堵墙”。
为什么要进行沟通?
因为我们想要让别人知道我们内心的感受、想法和需要,希望别人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才需要沟通。
但暴力性沟通,往往跟这个目的南辕北辙。
在跟身边亲密的家人沟通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由着自己的情绪进行暴力式沟通,靠指责、抱怨、吼叫的方式跟爱人、孩子进行沟通,这种沟通的效果可想而知,起不到任何正面作用,反而往往会激化矛盾,成为一场家庭大战的导火索。
家人、孩子因此受到情感上的伤害,自己的需要也没有得到满足。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高情商沟通,温和有礼地表达自己的需要,用别人能够愉快接受的方式,来接受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改变。
《非暴力沟通》一书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教授,提出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让人们学会理性、温和的沟通,从而达成沟通效果,解决问题。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1、 第一步,客观的说出观察到的事实,让对方心服口服。
而不是一开口就是指责和抱怨,先把错误的帽子扣在别人头上,对他人进行一番狂轰乱炸。
有一次我陪儿子排队玩游戏,儿子特别好动,一连踢了前面小姐姐的腿好几次,小姑娘回头不满地看了他好几次,但儿子丝毫没有意识到,我觉得有点难堪,就非常生气地跟他说,你怎么这么没有礼貌?赶紧向小姐姐道歉!
儿子此刻却觉得莫名其妙,不知自己做错了,为何我生了这么大气。觉得自己特别委屈。事后他说,他真的没意识到自己踢到了小姐姐,只顾着自己玩了。
你瞧,当事人很多时候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我们却在一旁生气,这时候最重要的并不是劈头盖脸的一番痛骂,而是告诉他你错在了哪里。
2、第二步,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对方和自己内心进行链接。
很多时候,对方并不知道我们生气了,也不知道,自己的一个小小的举动或严辞,给自己带来了怎样的心理感受,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清楚、明白地告诉对方,我现在的感受是什么,而不是一些情绪化的、暴力化的指责。
我儿子在这方面做的比我要好。当他因为受到批评或者某件事情不开心了,他会清楚明白地跟我说,妈妈,我不开心了。或者会用反问句,你觉得我现在心情怎么样?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开心吗?当他这么说的时候,我就会瞬间反省,我哪里做错了,是什么原因引起了他的不开心?
3、第三步,提出自己的需要。
我们之所以生气,是因为对方的所作所为没有满足我们的心理预期,比如我儿子因为没有向小姐姐道歉而让我感到难堪和尴尬,所以就向他发火了。
这个时候,我们不是过分运用指责来掩盖自己的需要,而是应该明确地提出自己的需要。
4、说出自己的请求,提出希望对方要改变的地方。
对方没有改变,是因为没有清晰的行动计划。要给对方一个选择题而不是填空题。
对方往往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更无从知道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这个时候需要我们给出改正的方法。而不是一味指责,却没有任何建议改正方法。这才是沟通的最终目的。
我想到一个关于暴力和温和的寓言故事。
说的是北风和南风打赌,看谁先能够让路上的行人脱掉身上的棉衣,北风呼啸着冲着行人狂吹,希望能够吹落行人的棉衣,但行人因为北风的寒冷呼啸,而更加裹紧了棉衣。南风则和煦温柔地朝着行人吹过去,送来阵阵暖意,行人觉得越来越热,于是自己主动脱下了棉衣。
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非常简单,一看就懂,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能够把这个道理运用到生活中的却并不多,我们往往被自我的冲动情绪控制了头脑,失去了理性思考的能力,常常用暴力性沟通伤害身边的人。
从现在开始,做一个理性和觉察的人,每当出现情绪时,及时觉察,并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用温和、理性的沟通,达到自己的需要目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