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烈烈的春节热潮过去了,一接到“您需要贷款吗”的电话,就知道假期结束啦。
朋友圈里各个面对亲戚追问的妙招才刚刚传遍,如何更好的与家人团聚似乎也还在思考中,仿佛才尝出点味道来却已经要结束。
前一阵不知道突然间怎么想的,觉得应该每天抄一章《道德经》,昨天刚好抄到这:
「大 道 废 , 有 仁 义 ﹔
智 慧 出 , 有 大 伪 ﹔
六 亲 不 和 , 有 孝 慈 ﹔
国 家 昏 乱 , 有 忠 臣 。」
虽然还是看不懂,但仍然特别受启发。
最近和后台区分现实和幻觉,还会抽空想想自己在与别人关系里现实和幻觉的比重大概分别是占多少。
刚看到这章,突然反应过来一件事:
当期待不兑现,幻觉就会出现,而幻觉出现地非常快,以至于应对幻觉的防御机制速度远快于觉察,或者说没有足够的忍耐力可以待在幻觉里完成觉察,迅速将自身转移到自以为更安全的地方才是第一要义。
"疾病"永远是“症候群”,如果没有症状将难以发现疾病的存在。所以,人是根据自己开始感到痛苦才意识到又犯病了……而体会到痛苦的时候,蠢事就算没都做完也都已经做一半了。但,诱因是难以被觉察的,因为等到感到痛苦,就已经成功避开了诱因。
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是为了准确地抓住诱因才在不断重复的。而每次却只能感受到痛苦,因为只有痛苦的强度才能唤醒我们。感受到痛苦,意味着已经与诱因擦肩而过的良机,所以只能再来一次……
诱因是黑的,痛苦是亮的;诱因是隐的,痛苦是显的。我们能看见的每次都是痛苦,就会疑惑“为什么我这样痛苦”,越疑惑,越寻找,越重复,越痛苦。
现在开始怀疑很多事情的因果顺序颠倒了,看起來是结果的东西,可能是原因。
通常来讲,当关系出现问题,会指责“因为对方做了什么什么,没做什么什么”或者要么想“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要么想“大概是对方做错了什么”……似乎只要找到谁错了,就能找到哪里有问题,就可以修正。
看到老子这段话的时候,突然动了一个念头,把自己类似的这些经历放慢重新观察了一次,发现:是非对错是归因。而,归因,是在现象的后面的。
换句话说,也许,是关系先出现问题,我们才开始判断谁对谁错哪里合适哪里不合适的。我们会认为,这些事是导致关系裂痕的原因,只要处理它们,关系就会得以修复。
而现在我想,或许,归因然后修复本来就是一种防御、回避与掩饰呢?如果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处理关系,就不用去面对在归因之前让我们感到痛苦的关系了。好比,“小王要是学习好,他妈妈就不会生气了”。
如果感到痛苦、如果出现问题,势必已经成功地躲避了诱因,那么,所有的是非对错的归因,都不会是真正的诱因……而不过是,为了“既能够躲避诱因,又能够远离痛苦”的麻醉剂罢了。
我始终相信,像是非对错这种二元对立的死物,是远不如变化着的、交互流动着的关系更重要。因为,是否对错、好的、坏的、合乎规则的、不合规矩的等等等,这样的判断,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比被另一个人理解到的感觉更好啦。
理论在书上,思维在脑子里。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