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介绍了课程的前半部分,探讨了造成我们无法实现自我改变的内在动因:因为情绪自我基于经验感知,在行动上更倾向于行为习惯中可以给我们带来愉悦的体验,从而使得行为习惯异常的难以改变。既然知道了病根,我们就得学习如何去应对它们。
陈老师介绍了一个自我审查的工具:心理免疫的X光片,4个具体的自我调整的方法:一是检验人生假设,二是小步子原理,三是“环境场”原理,四是情感触发原理。
在这里突然想到一个额外的话题,当我们提到“自我改变”这个词语的时候,我不知道是否有人像我一样,会感觉得这个词背后隐藏的压力,因为要改变一件事情谈何容易,它是要与旧有的行为习惯产生对抗,扭转它们的方向。根据西奥迪尼在新书《先发影响力》中提到的一个观点,概念对于我们潜意识的影响进而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当我们提到了“改变”这样的词语,其本身可能就会是制约我们前进的障碍。(可能会有战友说,对于一个措辞的使用还需要这么在意,这是不是有点矫情?看起来是有点,但是各项实验是的确支持这样的结论,并且细想之下,可能是真的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因此,自我成长的道路本不是一条坦途,这个技巧我们还是应该掌握,当你想到要改变时,可以用另外的词语去替代,比如“完善”、“改善”、“改进”等,相对压力可能不会那么大。在陈老师的课程中使用的“自我发展”是有讲究的。
今天先介绍心理免疫的X光片,并进行自我检验。
“他是哈佛大学研究成人发展的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Robert Kegan)发明的。
为什么叫“心理免疫的X光片”呢?
凯根认为,就像人有一套生理免疫系统来排斥不属于身体的微生物一样,人的心理也有一套免疫系统,它会排斥我们采取新的行为方式,以此来维持心理结构的平衡和稳定。
心理免疫系统的本质是一套焦虑控制系统。
开展心理免疫的X光检验的步骤如下:
1、你的改变目标;
2、你正在做的跟改变相反的行为;
3、这些相反的行为背后的好处;
4、让这些好处成立的重大假设。
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这套检验方法针对的对象一定是具体的行为目标,而不能是结果目标。比如:如何能够赚更多的钱,如果使自己变得更加开心,如何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这些是这套方法无法解决的。陈老师举的例子是一个女孩想改变自己在公开讨论时无法表达自己想法,这就是一个行为。
我也试着对自己做一个心理免疫的X光检验。
1、针对的目标是:在遇到困难的事情时无法直面。
2、你正在做的跟改变相反的行为:逃避,将其放在任务列表的后面,经常不做;做一些能够消除自己焦虑的杂事或消遣;
3、这些相反的行为背后的好处:满足自己的感官享受,暂时缓解焦虑;
4、让这些好处成立的重大假设:这些行为可以让自己感到快乐放松。
这是一个简单的事例,其实有过这种感觉的人都知道,当我们越想通过享乐来缓解焦虑时,越是会感到空虚,从而引发更大的焦虑,其实那是一种恶性循环,非常痛苦的体验。真正能够摆脱焦虑的唯一方法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投入到那些所谓的困难中,一点点的解决,一点点的获得自己的成就感。
希望了解更多相关内容的,欢迎订购陈老师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