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天时间将傅小贞的《移动设计》看完,这本书是他和几位阿里系的同事一起完成的,关注于从特征(场景特征、设备特征(移动网络特征、设备硬件特征)、人的特征(手势交互特性))、设计原则、信息架构、细节(交互细节、动效、)、适配设计、创新以及工具的使用和用户流来打造一流的产品。
用户选择一款应用可能只需要几秒钟就会将应用卸载,首先,我们要给用户最想要的。对于移动应用,首要的是了解产品带给用户最核心的价值是什么,整个 应用都应该围绕着核心价值来进行设计。文章中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TOM猫,tom是APP store中最火的应用之一,但是她的功能却是十分简单的--小猫能够调皮的与你交流,同时你也可以打打闹闹,这样的产品很快的满足了用户的情感需求,你能够随时随地的带着一只猫,并且挑逗她!
作者从功能型产品出发举了另一个例子就是微博,很多人认为微博会死,或者是耄耋之年,但是真正用过微博的人,却会每天都去习惯性的刷,因为她可以记录用户的心情、分享照片、发表观点、和朋友互动(书中是这样),但是我认为更核心的是微博是真正的打造了一个虚拟的社会,但是在这个社会里你建立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虚拟王国,同时你也可以使用虚拟社会中的信息使用到生活当中。
其次,要让用户一眼就看明白。这涉及的是提供最清晰的核心价值,在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之后,你要如何将用户想要的信息传递给用户,这就需要你对功能优先级进行排序,并且对信息架构进行优化。移动应用的界面元素应当尽量简洁,需要对界面先做减法,然后采用拟物、隐喻的方式设计,来对界面做加法,尽量减少认知负担。
还有就是你需要考虑减少用户的费用支出。现在苹果APP store 中的很多商品都是需要用户先付费在体验,,这样就会造成用户不够了解产品特性的时候购买了不符合用户心理需求的产品。而在windows market中,你可以先对付费的产品进行试用,试用过后你可以决定是否购买,这样有两个方面的好处:1.确保用户购买到自己想要的产品,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提升用户体验;2.倒逼market中的APP设计质量的提升,从而优化整个market中商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