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最初决定看这本书,不是因为它是经典名著,而是作者在写这本书时并非一个作家,只是因为内心的冲动写下了这篇后来闻名世界的著作,因而在好奇之下翻开了这本书。
小说主要叙述了主人公阿米尔从童年到成年后的经历,童年以及少年时期的他和父亲、家里的仆人阿里、阿里的儿子哈桑住在阿富汗斯坦,直到哈桑和他的父亲阿里因阿米尔的排斥被迫离开。战争爆发后阿米尔和他的父亲来到美国开始新的生活。但过去的记忆并没有远离他,真相渐渐揭开。因父亲的好友拉辛汗的请求他走上那条重新成为好人的路,他的内心才开始得到救赎。
关于风筝的解读:1.童年时期,阿米尔的内心是敏感脆弱,孤单而渴望父爱的,他一直以为父亲因他出生时带走了母亲的生命而耿耿于怀,认为这是父亲不爱他的理由。他所追逐的风筝,就是父亲的关爱。因而他在风筝大赛上超乎寻常,拿到了第一名,就是为了得到父亲的肯定。作为一个如此渴望爱却未能如愿的孩子,他愈加沉浸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写故事是他表达自己的方式。同时,他的内心也是狭隘自私的,他受不了父亲对哈桑偶尔的关爱,他的等级观念清晰,在他的心底他从来没有把哈桑当做朋友来对待。哈桑就像是用来弥补父亲对他的关爱缺失的玩具,需要的时候他使用它,不需要的时候就置之不理。这样的性格与父亲对他的期待相差甚远,以至于父亲对他不冷不热。我不禁想问,作为一个崇尚正直勇敢的父亲,他的父亲并没有教育过他要成为这样一个懦弱胆小自私自利的人,阿米尔的性格为何如此呢?他的等级观念似乎与生俱来,人性的脆弱与自私是天生的吗?
2.少年时期,因为追风筝大赛,哈桑牺牲了个人的尊严赢回了风筝,阿米尔因自己的懦弱陷入深深的自责与痛苦中。而善良的哈桑甚至没有任何怪罪阿米尔的意思,他的善良把阿米尔推向了道德的深渊。阿米尔在羞愧自责难以忘却的情况下,利用栽赃陷害哈桑和阿里。尽管父亲选择原谅,哈桑和阿里却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阿米尔的内心并没有像他所以为的如释重负,反而这成为他以后漫长岁月里心头上抹不去的伤痕,时时刻刻提醒着他他的懦弱自私。
3.来到美国已经成家立业的阿米尔在父亲去世后因为拉辛汗的电话回到喀布尔去解救哈桑的儿子,也得知了父亲隐瞒多年的真相。最终,他选择接受现实。也在他冒着生命危险成功解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将他收为养子并回到美国后,他的心灵在又一次放风筝时得到真正的释放,自闭的索拉博也解开了心结。这只风筝,就是对生命的希望,就是对灵魂的救赎。
从人性的角度,不论是阿米尔的父亲因为当年与阿里的妻子生下哈桑并隐瞒真相,还是阿米尔因懦弱自私犯下的错误,他们的人性都是不完美的,甚至是充满罪恶的。阿米尔的父亲选择行善去赎罪,而阿米尔通过解救索拉博得到救赎,他们的心灵在痛苦中得到成长,心智日趋成熟。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心智的成长并不是随着身体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甚至有人的心智一蹶不振。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去面对痛苦,接受痛苦,这是你的心智能否日趋成熟的关键。人生的本质是痛苦的,我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然而却没有真正悟透这一点。在遭受痛苦时我会抱怨,会逃避,会羡慕别人的人生,会埋怨上帝对我不公平。然而人生就是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唯有面对才能成长。因为我们人性本身的弱点,我深知逃避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然而选择逃避就是放弃了自己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