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历史最悠久的博客,“白板报”的作者王佩也来简书写作了,而且一连更新好几篇耐读的文章,我看得十分过瘾。
在此之前,简书曾经对王佩作过一次采访,收录在本期杂志里。访谈中,王佩谈了自己对于博客以及媒体的看法,我同意他的多数观点,但觉得他对于微信的重要性有些高估。在我看来,微信的页面在美学方面是一种倒退,内容提供者不得不使用与整个互联网世界脱节的平台做出不大美观的页面,而且,这样产生出来的内容,既不便于分享到微信外面的世界,又不便于搜索,我个人不大相信这种简陋的页面会在未来大行其道。
没过几天,王佩又写了篇“无人会 登临意”(未收入本期杂志,请至简书网阅读),坦言在微信平台上写作,没有任何乐趣可言,今后要回归blog写作。此语一出,又在twitter上引来一片吐槽,你前几天不是还在大力鼓吹微信的重要性吗?
在twitter上,王佩时不时地会否定自己之前的一些看法,从而引来推友们嘲笑。不知王佩是否因为这些嘲弄而感到不快,作为朋友,我一直想对他说,对于互联网上他人的看法,无须太在意。
互联网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十分脆弱,这种脆弱体现在同一个人在网上往往不会如生活中一样宽容。两个在网上相识的人一天到晚不停互动,显得无比热络,却很可能在一次争吵后就完全翻脸。相反,两个人如果在生活中因缘际会成为了朋友,则很难因为一点点小事而闹翻。最极端的例子是子女同父母的关系,两代人之间观点的差别如果放在网上,差不多可以引起一场战争,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父母与子女会容忍彼此。
对于网上的赞美,不必太得意,对于网上的非议,也不必太放在心上。从没有上过网的安迪·沃霍尔说,“别人报道了你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报道摞起来有多厚”。在中国,有个女孩子很好地理解了这句话,她不惜一切代价吸引眼球,赚到钱之后去了美国。她叫罗玉凤,人称“凤姐”,她不仅仅懂得只需在意关于她的报道的厚度,也深刻地理解安迪·沃霍尔所说的“每个人都有十五分钟出名的机会”,并且抓住了这十五分钟。如果安迪·沃霍尔还活着,也许会将凤姐引为知己。
也许有人看完上面这段文字后会惊呼,什么,那个不惜一切代价炒作自己的凤姐?她有什么资格?其实,凤姐本来就是一个艺术家啊,多数人不知道,罗玉凤本来是一个诗人,诗写得还挺不错,不信你可以搜一下。说到诗,有人看到太容易懂的诗之后就会大呼,梨花体啊,这哪叫诗啊!梁文道就犯过这样的错误,以为非要写得让人看不懂才能叫作诗,于是被赵丽华回敬了一些他认为能称作诗的早期作品。不光是梁文道,大多数人都认为赵丽华的作品只有“梨花体”诗歌。
也就是说,互联网是一个极易产生偏见的地方。信息流动得实在太快,许多人在下结论之前无心了解事实的真相。不仅仅是网上,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对于那些人云亦云的偏见,不必放在心上。
(本文是为《想想1402》写的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