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人际交往中要将心比心;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人对另一个喊话,我都这样说了你怎么还不明白,要我把心剖给你看吗?。可见在与人的沟通过程中,心多么重要,要看到心是多么难。要怎么做,才能做到将心比心,心让别人看见呢?诚实地把我们的感受表达出来,可能是让心可见的一条途径。
我有过这样的一个体验。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总会有几个学生发信息给我“为什么同宿舍的人都没有怎么背书,考试都及格了,我认真背书反而没有及格。请给个解释。”我一看到这样的信息,就会很生气,心想考不及格自己不好好反思一下,竟敢发信息质问我。回给学生的信息自然是对对方的说教和数落,认为他没有好好学习才考试不及格。你来我往,这样的争论没完没了,且都是不欢而散。后来,我想学生也可能只是发个信息问问而已,“质问”应该是我的过度解读。后来一个学生发信息要我给个解释时,我回的信息不再是对他的说教,而是表达了挂科让他不能过愉快假期的感同身受以及看到他发的信息难过心情,同时说明他不及格的原因。学生再回给我的信息,不在是情绪化的怒怼,而是诚恳的致歉及对自己考试不及格的反思,还顺便表表决心,以后要好好学习。
这样的结果有点出乎意料。仅仅真实地表达了一下我的感受竟然收到如此奇效;感受的表达竟然胜过长篇大论的道理。这招在我后来的工作中屡试不爽。在课堂上看到有学生玩手机,要是在过去,肯定又是一通耳提面命的教导,但肯定也是收效甚微。现在,我只是真诚的告诉他,看到他在当堂上玩手机,我有点生气;看到他浪费时间,我真的有点难过;以及对他未来的担忧。学生似乎很受用,他们答应不玩了且能说到做到。不像过去嘴上答应,但行动上拒绝。感受的表达代替谆谆教诲,但收到的效果反而更好。
感受的表达代替过多的道理,虽然一直在用,但也一直不明白其中的原理是什么。看了心理学家武志红的文章才明白,这是有心理学依据的。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灵过程有三个,身体过程,情绪过程和思维过程。身体过程就是身体对事物的感知;情绪过程是“我”这个存在对感知的事物的接受或抵触;思维过程是用文字思考的过程。与思维过程相比而言,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更为根本。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是更本真的心灵,而思维过程的心灵已经是经过我们构建过的,可能会离我们的心越来越远。感受的表达更能触及到我们的内心。所以,武志红说:“讲感受,就是捧出你的心。只有当你能捧出心时,也才能触碰到对方。”如果我们讲道理,不仅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更可能激怒对方,带来无休止的争执,而和对方渐行渐远。如果你是个爱讲道理的人,以后不妨试试讲讲你的感受,可能会带来更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