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清宫剧的人都知道清朝皇帝活着的时候是不立皇太子的,皇帝死之后,大臣从“正大光明”匾后面取出小匣子,里面写着继位人的姓名,这样做是为了避免皇子之间残酷的争夺皇位斗争,这也是满族征服者从二千年的帝制历史中学得的教训。其实清朝是有一位皇太子的,而且被两次废立,这个人是康熙皇帝的次子胤礽(但他是皇后所生,故而是嫡子)。康熙皇帝以教子严格出名,胤礽也是自幼聪慧好学,我们就看看这个皇太子是怎么学习的吧。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皇太子才十三四岁,六月初十这天,他是这么度过的。
寅时(3-5时),皇太子在畅春园无逸斋的书房读书,复习前一天的功课,等待师傅前来授课。
卯时(5-7时),满文老师达哈塔、汉文老师傅汤斌和少詹事耿介进入无逸斋,向皇太子恭行臣子礼,然后侍立在东侧;负责记载皇太子言行起居注官员德格勒、彭孙遹侍立在东侧。皇太子在桌前不停地背《礼记》的某章节,一直读满120遍为止——这是康熙皇帝对读书的规定,此时汤斌要在桌前听他背诵。年近60的汤斌可是跪在地上捧着书的!一字不错之后,汤斌用朱笔做好记号,重新画一段,开始读新的章节,退回东侧站立。此后,皇太子写了一张大约数百字的楷书。
辰时(7-9时),康熙皇帝已经上完早朝,也已经向太皇太后请过安,此时他来到无逸斋。皇太子忙不迭率领大臣们出来迎接。康熙到斋内坐下,问汤斌:“皇太子书背熟否?”汤斌答道:“很熟。”(哪敢说不熟?)康熙不信,拿过书指了一段,皇太子背的一字不错(汤斌一身冷汗吧)。康熙还不放心,又问起居注官,“尔等看皇太子读书如何?”答道:“皇太子睿质岐嶷(意思是幼年聪慧),学问渊通,实在是宗庙万年无疆之庆!”康熙听了很受用,但还是端着架子告诉他们不要过分夸奖皇太子,而是应该对他严格要求。视察完这么一圈,康熙回宫。
巳时(9-11时),皇太子继续练字。正值初伏,热的不得了,但是皇太子坚持不摇扇子,也不解开衣服。不过几位上了年纪的师傅可就扛不住了,他们早起站到现在,都几乎要晕倒在地。皇太子写好了一篇满文,请师傅达哈塔批阅。达哈塔评道:“笔法精妙,结构纯熟。”不知汤斌能不能看懂,也评了一句:“笔笔中锋,端严秀劲,真佳书也!”皇太子又把《礼记》的某章节读了120遍。
午时(11-13时),该吃中饭了,侍卫拿来了午膳。皇太子开话师傅们可以吃饭了,大家叩头谢恩。吃完饭,皇太子并没有午休,继续读《礼记》,又读了120遍,汤斌也不能闲着,跪在地上听皇太子背诵。
未时(13-15时),侍卫送上点心。皇太子吃完后,侍卫在庭院里安好了箭靶。皇太子开始练习挽弓射箭。射完剑,回屋开始讲解经义。注意,不是师傅讲给皇太子听,而是皇太子讲给师傅听,这是为了检验皇太子是否真的理解经义。汤斌和耿介跪在桌前,翻书出题,皇太子讲解。
申时(15-17时),康熙又来了。这次热闹一些,皇长子胤禔、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都一同过来侍读。康熙说:“朕宫中从无不读书之子。向来皇子读书情形,外人不知。今特召诸皇子前来讲诵。”汤斌按照旨意,取出经书随意命题。每个皇子都依次背诵、讲解。皇五子写了一篇满文。康熙意犹未尽,写了一首程颐的七言律诗,又写了一幅大字“存诚”。大臣们赶紧称颂,说小字“秀丽”,大字“苍劲”。
酉时(17-19时),侍卫又在庭院中安了箭靶。康熙另各个皇子依次射箭,成绩有好有坏。之后,康熙亲自示范,连发连中。
天快黑了,大家纷纷回家,皇太子今天的学习终于结束了。
这些只是皇太子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他还要学习蒙语、骑马、西学(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学问),还要随康熙出巡,学习处理政务,一年之中只有元旦、端阳、中秋、万寿(皇上的生日)、自寿(自己的生日)一共放五天假。看到胤礽这么拼命,你还敢穿越到清朝当皇子吗?什么读PHD之类的都弱爆了。康熙本人还要拼命,据他自己回忆,他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已经当了十年皇帝),五更(3-5点)起床读书背书,然后上朝处理政务,快天黑时处理完政务又继续用功,还要和人讨论,如此拼命导致过度劳累,痰中带血,即使这样,他也没有稍稍休息。清朝的皇帝可不是好当的,你真的还想穿越成皇阿哥吗?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