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一晃嫁给老公二十二年了,看着公公婆婆从身体硬朗的花甲之年到如今变成耄耋老人,一路风雨,感慨颇多......
未嫁进门时就听说,未来的婆婆待人热情,勤劳能干,家里家外一把手,而公公老实憨厚,少言寡语,于是父母认为女儿嫁给这样的人家做媳妇,应该不会受啥委屈吧?
婆婆极其健谈,对子女也是非常关爱,嫁进来不久,基本了解到公婆的家世,三十年代,婆婆娘家开的李家大染坊,家中兄弟姐妹九人,姐妹中她排行老三,等到婆婆出生时,原本还算殷实的家境已经开始走向衰落,所以在婆婆的记忆里,时常回忆娘家有佣人和帮工来回忙碌的身影,每每跟我们道起,言语中满满的自豪,但婆婆没有享受到哥哥姐姐弟弟们在家中的重视和宠爱,自懂事起家中就用不起佣人了,无奈就跟着操持家务,甚至十三岁远赴新街干苦活补贴家用,爹妈没让读过一天书,所以经常听婆婆反反复复地说,我从小就教育我的子女要好好读书,哪怕再难再苦,只要他们读得进去,我就要供他们读下去,似乎以此弥补自己一生的遗憾。
相比之下,公公的出身就凄惨很多,幼年丧父,公公和两妹妹跟着母亲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在公公十岁那年母亲又被日本鬼子的飞机扔炸弹炸死了,从此公公便与两妹妹相依为命,稍大点就早早出来做小买卖挣钱,艰难度日,直至跟婆婆相识,组建家庭。公公比婆婆大八岁,公公有一米七八的样子,国字脸,从现在的照片还可以依稀看得出年轻时的公公一定是高大帅气,听婆婆说外公还是比较中意公公的,虽说公公家境穷苦,但人憨厚实在。
平日家里婆婆是当家作主的人,在婆婆眼里,年轻时的公公除了长年在外工作挣钱,对家庭几乎没多大付出,婆婆生养了三个子女,基本就是她一手带大的,婆婆年轻时,除了照顾儿女,要去工厂干活挣钱,还要抽空照顾年迈的父母,尽管当时婆婆在娘家不被重视,但对父母从来没有多少怨言,还是非常孝顺,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为了病重的父亲能吃上新鲜的带鱼,婆婆起早去排队,但瘦小的身体挤不过人家,她从别人大腿缝中硬抢了两条送给父亲。平时在婆婆的唠叨声中听得出,一方面埋怨自己的命运,生得苦,没有文化,一方面埋怨自己的婚姻,嫁得苦,找了个懦弱且不会关心人的老公,似乎女人的不幸都降临在她的头上。
我的印象里,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是婆婆和子女们商量着办,基本没有公公说话的份,他好像一般也不发表意见。公公的老实、木讷与不解人意也是令婆婆非常不满的,婆婆对公公说话也是指手划脚,公公一般也不大吭声,说急了会回两句横话。在婆婆眼里家里重要的是孙辈和子女们,公公似乎是可有可无的人,其实我知道,表面上啥都漠不关心的公公心里啥都懂,他已经习惯了在家庭中被忽略的这种相处模式,摆出一副我也懒得管事的态度。不善言辞的公公其实是以自己的方式关心着家人,每天早上送孙子上学,他都是早早的在楼下等候,我们都不知他是啥时起床、啥时下楼的,平时他从外面转一圈回来,手里总是拎着自认为孙子爱吃的零食,自已却舍不得吃,他很少说话,平时与我们说一两句也是笑嘻嘻的,感觉脾气极好,有一次我发现,包里多了两卷山楂片,那阵子胃不舒服,消化不太好,因为看到公公从超市买回来的,心里好一阵温暖和感动,公公对家人的关心和付出都是默默的,从不言语。
公公婆婆的相处方式有时也让我不太能接受,婆婆对外人极好,但对公公,可能是因为年轻时对公公积聚了太多的怨气和不满,所以难得对他有好语气,惹得公公成为家人眼中受同情的弱者,正如她子女评价,婆婆是良母而非贤妻。公公的身体一直还是不错的,他喜欢没事骑自行车在外转悠,但到八十岁后,身体状况渐渐不如从前,而且情绪容易激动,有时笑着笑着就流泪了,搞不懂是激动还是伤心,弄得我们手足无措,其实现在想想,也是老年痴呆症的早期症状,只时当时不太懂这是病,后来大小便容易拉身上,出门玩不认识家门了,又不小心摔了几次跤,身体日渐不如从前,特别是大脑越来越不清楚,甚至连家人也不太认识了,公公越来越离不开家人的照看了。婆婆因为天天跟公公一起,看着他的身子日渐退化,虽然照顾也很不情愿,总期望公公有一天会好起来,婆婆认为自己苦了一辈子,到这年纪也该享享福了,她喜欢开发点荒地种种蔬菜,没事出去逛逛,遇到老熟人聊聊天,谁曾想就被公公的病捆住了手脚,一步走不了,心里有太多的不甘,所以对公公的态度也是好不了多少,当然,当着我们的面婆婆还是注意的,毕竟她不想让我们太担心,因为她知道,她不好好照顾公公,就会拖累子女。所以看到此景,公公婆婆之间的夫妻情份也是被我们所质疑的。
今年清明,公公突发脑干出血,呕吐不止,病情危急,根据医生要求,要转入ICU病房。婆婆深知进ICU意味着什么,刚开始不同意,经过子女做工作后,她满心不舍地看着公公被推进重症病房,坐卧不安,不休不眠。捱了两天不到,婆婆找到主治医生,坚决要让公公出来,不管后果如何。后来听老公和婆婆的描述,当公公从ICU出来时,像是受过刑的人,公公那孤苦无助、饱含浊泪、像孩子受了委屈要对家长哭诉般的可怜神情让婆婆难受了好几天,那一刻起,婆婆就下定了决心,她交待子女,不管公公病情发展到何种状况,以后决不让公公再遭受那份罪了。
在医院住了二十四天,经过婆婆和子女们的悉心照顾,公公终于出院了,尽管出院时公公的头总歪着,因为中风的缘故导致,也没有自主吃饭的意识,但能活着回来已属不易,死亡率达百分之七八十的脑干出血所致中风没有摧跨八十七岁的老人已是奇迹了。回来后的公公基本就是襁褓婴儿的状态了,吃喝拉撒全都靠人照顾,这重任当然是落在婆婆身上,子女想找护工或送公公去老年护理院,婆婆坚决不许,心底里还是舍不得公公。公公吞咽功能有障碍,食物要处理得精细,还要营养均衡,所以公公每天吃的食物都要经过婆婆的仔细检查,婆婆本来爱干净,对于大小便全部在床上解决的公公,她使出浑身招数,把家中棉织品废物利用,及时换洗,公公如婴儿般,在吃饱喝足,身上干干净净时,会呼呼大睡,稍有不适,他就睁着眼,寻找婆婆身影,依然很少吭声,但婆婆每日训练式的提问,你是谁,我是谁,他会条件反射般迸出自已和婆婆的名字,即便是其他所有的记忆都不存在了,这两个名字仍刻在脑海中。
为了尽量减少子女麻烦,婆婆弱小的身躯已成为公公的靠山,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为父抢鱼的状态,她的臂膀可以挪动公公比她高过一头的身体,婆婆对公公的怨言变少了,有时会跟公公聊家长里短,婆婆说了很多,尽管公公大多时候表情漠然,但婆婆依然相信他能听得懂的。半年多了,公公每日三餐定时定量,婆婆俨然是经验丰富的护理专家,每日还要定时让公公起身,坐坐轮椅,帮他按摩身子泡泡脚,家里好吃的,有营养的,她都会留着公公吃,象母亲照顾孩子般的细心呵护。
婆婆对公公的全心付出让我们晚辈真正懂得了什么才是夫妻感情,所谓白头偕老,相濡以沫,不离不弃,应该就是这种状态,今年正好是他们结婚六十周年了,目前婚庆的最高水准钻石婚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默默地降临在这对平凡的老夫妻身上,六十年的共同生活,栉风沐雨,他们已将夫妻感情真正融入血脉的亲情中,做为子女,目前我们也许还看不太清楚这种亲情,但愿这亲情像涓涓细流般一直流躺在他们夫妻的血脉之中,直至永远......
二0一八年十一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