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和肉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王潇
最近在读的,其实是王潇团队赠的《时间看得见》,迟些天,发书评。本文缘起,是太太单位组织旅游,发了清单,附了介绍,选目的地。太太选了日本,我心底是敦煌。
肉体服从了太太,心灵追溯下自己。
所以,这一篇聊聊《文化苦旅》,虽然被网上一些所谓“酷评家”讽刺为一部“普及旅游景点”的作品,甚至鼓动建议将余秋雨的文字从课本中删除。可是,《文化苦旅》在文学普及、文化传播上的价值,依然是很多当代所谓“作协派”无法企及的。我向来以为,人和事可以分开,我们应该有相对恢弘的气度,去区分作家与作品。况且,真正让读者神往的,本非作者,就是作品。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文化苦旅》首发时,其立意的深邃、文笔的优美、视角的独特,都远超同时代的平均水平,即便后来作者被卷入是非、处于争议中心,都不能因此磨灭《文化苦旅》的价值和地位!这是一部有利于“解构民族文化内核”的好作品,特别适合解决“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的困境。不然,敦煌、阳关、江堰、古卷,是不是会,彻底消散于新一代中国年轻人的抖音视频里?
好作品,不属于当时,而属于历史,当能经受住时间长河的荡涤!
正如杜甫诗云: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是本什么样的书?
《文化苦旅》由自序、后记和37篇文章组成,余秋雨教授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 ,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也是他的代表作。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文化意象,描述历史人文里那些动人心魄的文化伤痕,摆脱了史论的严密和枯燥,呈现了文学的灵动和飘逸。
这么说吧:
中学语文课本的散文大家,着实不少,按下与意识形态有关的“鲁郭矛、巴老曹”不表,还有林清玄、朱自清、冯骥才、史铁生。这些散文,有些“真实质朴、感人至深”,有些“波澜壮阔、扣人心弦”。
但,如果让我选自己印象最好、体会最深的,当属余秋雨!
余秋雨的散文,给年幼的我很大震撼,才会让一个中学生有兴趣去读全书。实际上,这本书应该是10多年前看的,书出版于1992年,我看书是2002年,似乎还在念高中。那时读《文化苦旅》的“道士塔、莫高窟”,或忿忿不平、或黯然神伤、或满心欢喜、或莫名垂泪,足见余秋雨教授的功力,而这本书,也是我自己塑造文化人格、文化认同的开始。
初读,未经世事。
再读,已非少年。
骂什么?哭什么?
其实,向来挺烦骂人,这种行为:心理缺陷在前,言语暴力在后,实在应该杜绝。虽然我自己也保证不了情绪永远不失控,但我是打心底不认可“刀子嘴、豆腐心”的人设。良善悲喜,从来就是灵魂的投射。所以,我觉得网络上的谩骂,收获不了任何价值,懒得讨论、按下不提。
相反,哭,却很有必要。
有这样一句话,叫:“未哭过长夜的人,尚不足以谈人生。”语出苏格兰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
是的,我特别建议大家不丢失“哭泣的能力”。
哭,能够宣泄情感、排解痛苦,实际上是一个舒缓压力的好法子。哭,实际上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是个很难得的事情了,因为:人情太淡薄、世态爱娱乐。
在《生命的迷雾:写给我有点“抑郁”的太太》里,我写过:
真正有意义的,让我们自始至终能内心安定、信念执着的……是我们最开始就埋藏在心底的东西,这种东西能让你哭、让你笑,能真正触动你的灵魂……”
所以,我打心底里珍惜那能让我哭、让我笑的东西。
所幸:《文化苦旅》里,有很多“泪点”:
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
柳侯祠、都江堰、天一阁
——这些历史,怀着情愫,或卑怯、或自豪、或欣喜、或感伤。
苏州、江南、庐山、洞庭
山庄、槐树、隐泉、废井
牌坊、庙宇、信客、废墟
胡笳、羌笛、丝竹、园林
——这些意象,夹着故事,既抽象又具体,既飘渺又真实。
上大学时,给一本大学生杂志《开拓》投过稿,节选如下:
在余秋雨教授的书中,似乎能读懂一个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如此精致而感性,如此蚀骨而深远:
有时候,历史如同一个从深闺中走出来的小姐,有着柔婉的言语、较好的面容、得体的行至、善良的心地。有时候,历史又好象一件褪了色的青衫,披在了无情的土地上,不见湿痕,不见颜色。有时候,历史如同一个执拗的将领,被风雪、年华侵蚀,但在一场跨越历史的战争里,坚决而坦然。有时候,历史又如同关外的胡笳和羌笛,音色纯美,只是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
这些文化,这些历史,人们以为一直在那,但其实,它们一直在消逝……
所以,我才想哭……
读历史的人:阮颖
2014年于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