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篇文章,想起了一个朋友学PPT的进阶史。她起初是下了一个教程,每天抽时间看一课,虽然掌握了一些技巧,但真到做整篇的时候,还是不知道怎么搭框架,呈现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无奈之下,她就在网上买了一些模板,套用模板的框架,只需要往里面填内容,倒是得心应手了很多。但是好景不长,下载的模板用来用去就那些,不可能无止境的下载,每篇PPT的相似度太高,她自己都有点审美疲劳。
继续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朋友开始学习别人做的好的模板里面的元素,哪些比较外表精美,里面有内涵的部分,她就拿不用的数据做练手,不断的练习,直到掌握为止。渐渐开始做的PPT不再必须照葫芦画瓢,而是不看模板,任然能按照这些学好的素材,任意变换,排列组合,编辑自己比较喜欢的风格。
时间再久之后,她又开始不满足了,每篇PPT出炉之前,我们是想不到会是什么风格的,每次出手,必数精品。细问之下,才知道她的追求,她说“老是这么些素材,变换来变换去,也逃不出框架的手掌心,还不如自己根据每次PPT的实际要求,先把框架搭好,想展现什么风格,再往里面填内容”,果不其然,后来再看她的PPT都有一种看大片的感觉,每一张都会给你惊喜。
朋友的成长,完美的向我展示了模仿的进阶史,即守、攻、破,先完全照搬牛人的经验,踩着前人的脚印走;再不按寻常路,方向一致,但偶尔找找自己的捷径,脱轨前行;最后,走之前先规划一下路线,想要怎么到达,是极速前进,还是走马观花,一切都是你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