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个女孩在朋友圈,发了个心情,感慨自己期末考试虽然没有考好,但是尽力了。
看到这儿,我忍不住给她评论了一大段文字。我想告诉她,告诉学生们,人生从来不缺少考试。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里。
从我真正记事起,就有了考试,有了奖惩,有了喜忧。不知算不算是幸运,我妈妈不怎么关注我的成绩,只是告诉我要尽力,因为她外出挣钱,很少在家。所以,我每次考试,都会努力,但是没有压力。反而每次都考的不错。
稳稳地,我进了重点高中的重点班。妈妈也回家做生意了。她不让我住宿,我每天回来都要现做作业。她倍加关注我的学习,我反而紧张,老是连卷子都做不完,考试也考不好。
她忧愁了一段时间后,好像茅塞顿悟,不再这么关注,而是任凭我自己去学习。只是在必要时,给我鼓励。
可是,妈妈的压力没有了,我自己的却来了。初中时的佼佼者,高中时却不起眼,我不服气,就努力学,可是前一段时间,没有进步,反而退步,我的自信心锐减。成绩就再也没好过。高考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
后来,我复读了,带着极度的自卑与自怨,我进入了复读班,又一次参加高考,还有之前大型的一练,二练,三练等。那一年真是煎熬,没完没了的考试。
不过结果还可以,我进入了河南省第二好的学校——河南大学。本以为可以轻松了,谈谈恋爱,学学感兴趣的,看看小说。可是,现实告诉我,我想错了。
要想拿奖学金,就要考试考好,要想让老师记住你,就得考试考好,要想以后找个好工作,就得是优秀毕业生,就得考试考好。
于是,我又开始努力看书,积极备考,成绩在我们专业老是第一名。可是,我不聪明,一方面花的时间多了,另一方面,实践,比赛等,参加的就少了,综合素质不高。只能总体成绩居于第二,拿不了国家奖学金。综合成绩四年都是第二。
但是,我也获得了保研的资格,参加暨南大学的笔试,面试,手心手背都是汗,腿老是抖,还是不能正常发挥。
不过,还是得偿所愿,进入了暨大,成为了研究生。考试缺并没有停止,因为研究生也要分出层次。
好累。
我的同学进入银行工作,每月都要考核职业素质。我的老师们也要不断考核……
处处是考试,人生从不缺少。
关键在于弄清考试的目的在哪里,怎么对待。
社会要分层次,就要有选择,就要有考核。这是检验你是否适合的依据。
因此,你的一生都会分出层次,都要考核。就想你的朋友有层次一样,你的能力也有层次。
考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考试时的态度,以及之后的反思,从中总结经验,改善自己。
这一场考好了,只是你在方面能力不错,这一场没有考好,则是你能力不够,或许你需要换个领域,不要一头到黑。
不过于患得患失,不自卑不自负,正确看待考试,不断地提升自己。这才是考试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