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历史以来我一直沉溺于明史之中,这次读唐史就像是玩游戏,开启了一张新地图。虽然布局和节奏有所不同,但是底板设色终归逃不过历史的规律。正如黑格尔所说,“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
刚刚读完第一部“神龙政变,则天退位”,我内心涌现出看不见的想法比书上看得见的便条多得多,需要停下来喘口气。根据自己读书的习惯,总是对书本内容与书名之间的呼应及内涵感兴趣,有的书需要读到最后才对作者浓缩书名的意图有所看破,而这本书读到100多页的时候恍然大悟,《盛世前夜》的重点在于前夜——黎明前的黑暗。纵观公元680年到705年这中间发生的故事,真可谓是黑暗至极。
从提到高宗的只言片语中,可以看出他执政时年号就变化频繁。然而,观察武则天的年号变化更加惊人,犹如昙花一现,短暂而频繁,不禁让人揣测高宗时期的年号多变就出自武则天之手。自公元683年高宗李治去世到705年武则天退位的22年间,一共有16个不同的年号。最长的年号只持续了四年,有两个,分别是垂拱和长安。最繁忙的年份要数公元701年,一年内使用了三个年号,分别是久视、大足和长安。而改元久视是因为武则天服用不老药深觉逆生长,改元大足是因为发现有佛祖的巨大足迹,长安则是武则天为了缓和亲自关系营造宽松政治氛围带着孩子回归长安所改元。光从年号这一点来看,政治变化如过家家,动辄就改元,毫无严肃性可言。
儿戏和滑稽之风充斥在国家运营的各个方面,尤其在军国大事上更让人心痛。公元696年,据女皇临朝称制已十年有余,诸武势头正盛,甚至梦想成为武周接班人荣登大极。然而,契丹的举兵造反瞬间为这个美梦泼上一桶冷水。正是在这些关系到国家命运和人民利益的大事上,世人、朝臣甚至女皇看清了武氏的“烂泥扶不上墙”。关键这样的烂泥是完完全全的猪队友,他们从借突厥之手平定契丹,到借和亲之事营求接班人地位,都是在给突厥递刀子,为突厥进攻武周大唐提供政治依据和物资支持。这是典型的为了一己私利而引狼入室,但这帮人丝毫不在意这些,他们所在意的唯一就是局势是否对能让自己的权力更大更久,以及让自己的荣华富贵再上一层楼,直至皇位。这种情况和明朝的党争如出一辙,当两个派系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时,斗争就变成了你死我活,自然成了纯粹的争斗,而无暇顾及过程甚至理由的合理性,更别管什么国家利益人民大义。这样的例子翻开历史的卷宗,比比皆是,不忍赘述。
在权力的争夺面前,所有的情感都是不算数的,甚至亲情也不例外。在《封神榜》中,暴虐的纣王残忍杀害了伯邑考,将其剁成肉酱做成食物并送给姬昌食用。姬昌明知这是自己的儿子,但出于性命的考虑,不得不吃。这一情节给我年少的自己留下深刻的阴影,但那时只顾得上唾弃纣王,并未能意识到权力斗争的残酷程度。如今,在这短短的几十年历史中,高宗时期的高真行和哥哥高审行为了家族的利益,接到高宗“以付其父”的御令后,整个家族对儿子高岐群殴围攻,最终“断其首”。而对李重润、武延基、怀孕的永泰公主私下说女皇宠臣二张的坏话,残酷无情的女皇选择“付太子自鞫问处置”。政治上成熟的太子李显为了给母亲纳上投名状,将自己的儿子、女儿及女婿一并处死。常言道“虎毒不食子”,可在权力面前,这个准则不再适用。留下的只是对至高权利的无穷追逐,他们保住性命的目的仍是抱着东山再起的幻想。
书中介绍人物的时候作者用了详实的方式,将人物关系和头衔逐一道明。我多次逐一到右豹韬卫将军这个头衔,推测它是“豹韬卫”的官称。这让我想起在博物馆遇到姜太公的《六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当时觉得特别有意思就有所留意,现在以这种方式遇见,更加觉得有趣。这也激励着我要走出去多看多留意,因为这个世界处处有惊喜。
回到这段历史中,我不禁感慨当荒诞不经变为现实的时候,注定这个现实是不正常的。尽管在这几十年间不乏正直的身影——和来俊臣同归于尽的李昭德,劳心救火的狄仁杰,还有许多直言被贬却垂名青史的先贤,他们为这荒诞增添了悲壮。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大部分人的立场是源和大唐的利益捆绑,尤其是老臣、旧臣。正因为此,那些为了心中信仰和天下苍生而匡扶正道的人才更显得伟岸不屈!
阿淼写于2023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