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长志
来书云:“良知,心之本体,即所谓‘性善’也,未发之中也,寂然不动之体也,廓然大公也,何常人皆不能而必待于学邪?中也、寂也、公也,既以属心之体,则良知是矣。今验之于心,知无不良,而中、寂、大公实未有也,岂良知复超然于体用之外乎?”
陆原静来信说,按照先生您说的,既然良知是心之本体,既然“未发之中”、“寂然不动”、“廓然大公”都是心之本体的属性,那么这三种属性也应该是良知所具有的了。
现在在践行中验证,发现良知是经常可以看到的,但“未发之中”、“寂然不动”、“廓然大公”这三个属性经常是没有出现的,难道说良知超脱在体用之外吗?
这段中“性善”的意思是合于天理,不要想当然的把“善”理解成日常说的“善良”的意思。
陆原静的意思是,既然良知与生俱来,为什么平常人在修心性的时候还必须要用功去学,把原来就有的拿出来用不就完了吗?作为心的本体良知,应本身具备未发之中、寂然不动和廓然大公这三种属性,那为什么普通人做不到呢?
核心问题就一个:良知和这三个属性是不是一回事?
陆原静这个问题,问的比较抽象,不容易看懂,举个例子来说一下。
有个人烟瘾很大,有这么一天下定决心要戒烟,写保证书,诅咒发誓等等,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出于良知的判断,是性善的体现。有一天失恋了,痛苦的不行,心里煎熬的难受,就劝自己说,买包烟缓解一下情绪,下不为例。于是就戒烟失败了。
陆原静要问的是,这个人也是有良知的呀,保证书等等就是证据,那为啥碰到失恋的时候,“未发之中”、“寂然不动”和“廓然大公”就都统统无效了,难道“良知”和这三者不是一个系统的?
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但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然于良知之本体,初不能有加损于毫末也。知无不良,而中、寂、大公未能全者,是昏蔽之未尽去,而存之未纯耳。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阳明先生回答说,性的本体都是合道的,没有不善的,所以“良知”和这三者是一个系统的,这点毋庸置疑。
但这是理想状态,如同一杯纯净水,只要放在空气中,就难免有灰尘落入水中。人人都具有良知,但在入世治世中,难免会有私欲的沾染,心体被私欲遮蔽,“良知”和这三者之间,自然就会有些不和谐出现。
人自己在万丈红尘中,难免有各种诱惑,修身之学就是学如何消除这些好名好色好利的私欲蒙蔽,以恢复未发之中,廓然大公、寂然不动的本体。
在空气中的一杯纯净水,如果任由空气中的杂质进入水中,要不了多久,这杯水就不能喝了,也就失去了纯净水的属性,道理是一样的。
你所看到的现象,正是因为私欲攀附心体,导致“未发之中、寂然不动、廓然大公”不能在心中保全的结果。私欲所产生的蒙蔽没有完全剔除,而存养得此心不够纯粹。
由此可见,心学的精髓在入世治世的践行中,而不是一门纸上谈兵的游戏,学好心学没有捷径,就是一个“事上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