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破坏公用电信设施,
到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
从七年以上到九个月,
我用一个律师的坚持,
回应一个家庭的守望。
今天格外的激动,收到一份期待已久的判决书: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九个月,罚金五千。许久的努力终于赢来了回报,那许许多多的付出没有白费,又一次感受到成就感爆棚。
本案的起因是当事人受雇佣驾车在武汉多个片区,利用未经型号核准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向不特定手机用户群发代开发票等相关内容的短信。接受委托的时候,当事人因涉嫌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被逮捕,正被羁押于看守所。
委托的是当事人柔弱的妻子,当时已经怀有八个月身孕,表示希望宝宝出生后能看到爸爸,由于当时我也是一个即将做爸爸的人,看到一个女人挺着大肚子,从广东跑到武汉,格外于心不忍,暗下决心要尽一切努力帮她,特别希望当事人能够见证自己孩子出生的时刻。
在了解完案情之后,我的搭档表示这个案子是死案,不可能有什么转机,走走过场算了。我却不甘心,因为我认为当事人涉嫌的是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而不是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我能期望的最好的结果就是将当事人的罪名变更为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而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则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两者相去甚远。
但是,我也深知变更罪名的难度。之前办理过类似的案件,曾经翻阅了能找到的武汉市关于此类案件的所有文书,均是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乃至全国,也大都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但我铁了心,不管多困难,我也要试一试。不为别的,就为当事人妻子的坚强,这个可能性,我也要争取。
当事人妻子虽是南方女子,体型娇小,但是说话却是铁齿钢牙,句句尖利,性情也格外刚强,有自己的主见,不会被轻易说服,一定要看到足够证据,才会信服。第一次来武汉,被武汉极端的天气折磨的夜不能寐,武汉饮食的重口味也让她烦躁不安。还有一个只有两岁的女儿,之前从未离开过妈妈,也不得不被留在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中,让她时时牵挂。但她硬是咬着牙坚持着,我一遍遍的劝她回家去等,我会尽一切可能去帮她。她说,通过接触,相信我的为人,但是只有留在武汉,才觉得离丈夫近一点,心安一些。
我做了一切可以做的。跑到公安机关,沟通了无数次,为我当事人争取取保候审,反复强调我的观点:第一、本案中,认定犯罪嫌疑人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案的定案依据仍存在争议,目前尚在调查确定之中;第二、犯罪嫌疑人可能不构成该罪;第三、犯罪嫌疑人现在已经关押的时间可能超过以后判决执行的时间;第四、犯罪嫌疑人的妻子即将临产,且还有一个二三岁的小孩要照顾,家中并无人帮忙,迫切需要犯罪嫌疑人回归家庭。公安机关认为取保候审理由充分,但是由于我当事人是外地人,不好监管,拒绝!
案件被移交到检察院。幸好当事人妻子在我的劝说下,慢慢安定下心,同意回家等待消息。我的心情放松了很多,可以专心办案子了。在检察院取保,依然被以同样理由拒绝。
案件的转机阅卷之后,我突然发现阅卷回来的材料中,起诉书认定的用户影响数没有依据。正常程序应该是由鉴定机构出具短信条数,然后由移动公司认定影响用户的短信条数。然而本案起诉书却直接将鉴定机构出具的短信条数直接认定为影响用户数。这显然是有问题的。抓住这一点,我立即做了法律意见书,建议将我当事人罪名更改为扰乱无线电管理秩序,并提交了鉴定人出庭作证申请书。并搜索类似的新闻和裁判文书,整理分类,装订成册,交给法官。在与法官进行了数轮专业讨论后,法官基本上认可了我的看法。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办案经验的重要性。之所以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发现证据漏洞,是因为之前成功办理过类似的案件,将当事人由诈骗罪更改为扰乱无线电管理秩序罪,并办理取保候审。那是一个重大诈骗案件就,刑拘12人,批捕11人,只有我当事人被取保候审,给我的印象格外深刻。
事情到此好像要迎来春天,但是我也不敢掉以轻心,在司法实践中,一些皆有可能发生,办案过程必须时刻提高十二分警惕。怕什么来什么,开庭的时候,果然又出了幺蛾子。开庭压力比较大,因为有几个类似案件同时开庭。这就意味着审判结果很有可能是类似的,否则法官的压力可想而知。
我跟家属做了沟通,让他们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这个时候,当事人妻子已经到了预产期,我建议其给法官打电话进行沟通。
说句题外话,做刑事律师,最大的压力来源于当事人家属对案件结果的预期。刑事案件往往涉及人身自由,甚至于生命。稍有沟通不畅,家属的心理防御机制会,使他们本能的将怨气发泄在律师身上。所以,与当事人家属进行有效及时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审判结果出来后,使得本案成为此类案件中,武汉第一个以扰乱无线电管理秩序定罪的案件,这在全国也是为数不多的。
本案的办案过程,一波三折,终于等来了好的结果。谢谢家属对我的信任,在中间看不到希望的时候,选择相信我不打扰,默默的在不安中等待,使我能够安静的处理案子。给我一份信任,还您一份自由。
感谢法官,您的坚持,让我看到了中国司法道路的明天!感谢一起努力的团队,我经常会在半夜三更,一些办案的灵感突然而至,毫无怨言的帮我收集资料,助我实现想法,我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魔鬼似工作方式、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对材料文书的严苛要求,造成了不少压力,但我相信我们团队在刑事案件办理的专业化、精细化的道路上,会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