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二十章中有云: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天下之达道也,幸福之道也。五达道的合力,方有踏实的幸福。
来,一起感受下这段对话。
A:你对你的领导满意吗?
B:我那领导啊,特别偏心,老是让我干这干那。
A:那你对你母亲(收入状况、与母亲的关系)满意吗?
B:我母亲就是个家庭主妇,整天嘴里张家长、李家短。
A:你对你父亲(收入状况、与父亲的关系)满意吗?
B:我的父亲是普通职工,也没有过硬的关系。
A:对父母之间的感情满意吗?
B:我的父母经常吵架,家里乌烟瘴气。
看到这里,很多人觉得这样的对话极其熟悉,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你那么不幸福,一定看谁都不顺眼吧!这么多不顺眼,确定都是外部世界的问题吗?
天下之达道三都已经明晰了,纵向来看,B归结成三个字就是“不满意”、“不顺眼”,负能量已经要溢出屏幕了,我们甚至会下意识地远离B这种人。
哈佛教授乔治·维兰特在他即将出版的新书《那些比拼命努力更重要的事》(Triumphs of Experience)中指出:最终决定人们内心是否有充足幸福感的,是我们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对周围的人的满意程度和周围人让你感到的“顺眼程度”就可以暴露我们是否幸福了,也会暴露我们的“心理”阶层。
我们再来看看幸福的人,又如何作答。
A:你对你的配偶满意吗?
B:我老公/老婆不特别、很普通。但对我来说,是独一无二的。(黄磊)
A:你对你的兄弟姐妹满意吗?
B:我们经常交流、聚会和回顾小时候的时光,虽然那时候很苦,但回想起还是很开心的。
A:你的朋友多吗?朋友质量如何?
B:我朋友不多,但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我有很多心无挂碍的朋友,内心很富足。
这时候,B的回答——静水流深的力量、阳光铺面而来的温暖和掷地有声的满足。一切的人在B眼中都是普通而“顺眼”的,平静而有力量。平淡无奇,但不失精彩。
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和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在其著作《持续的幸福》中不再关注传统心理学注重的“如何减轻人们的痛苦”,而是专注于如何建立人们的幸福感,并让幸福感持续下去。
在书中,塞利格曼具体阐释了构建幸福的具体方法。他提出,实现幸福人生应具有5个元素(PERMA),即,要有积极的情绪(positive emotion)、要投入(engagement)、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做的事要有意义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和要有成就感(accomplishment)。
PERMA不仅能帮助人们笑得更多,感到更满意、满足,还能带来更好的生产力、更多的健康,以及一个和平的世界。微笑可以模糊掉一个人的阶层,“心理”阶层完全可以将经济阶层、社会经济地位怼到无影无踪。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实现幸福人生的因素之一,早在1983年,加德纳在其著作《智力的结构》(Frames of mind :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中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际关系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也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之一。
人际关系智力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也是情商的最好展现。因为人和人的交流就是靠语言或眼神以及文字书写方式来传递。往往这些人具有相当的蛊惑力或者煽动性,是组织的焦点、明星或者政客等。这种智力在教师、律师、推销员、公关人员、谈话节目主持人、管理者和政治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例如美国黑人领袖、社会活动家马丁·路德·金。
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于个体内在的安全、富足与知足,你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所有外在的投射、对于外在的解读都是我们自身内在的外化。
杨绛先生在100岁感言中感叹到——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自我的不断成长与个体丰盈化的过程让我们没有时间去判断和介意外界的、周围的人是否“顺眼”,更多地关注自身有无不断更新迭代我们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与价值观。
你那么不幸福,一定看谁都不顺眼吧!你那么不好看,一定读书少吧!闹了半天,最后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还需要外求否?
作者:教育学研究生在读/对外汉语兼职教师/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