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客户明明很有钱,但是觉得你的产品,就是贵,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只是一个人对一个商品的价值的判断,他认不认为你的这个商品值这个价格。他可能会在这件商品上非常小气,可是在其他很多商品上却非常大方,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钱这个东西,在我们心里面其实并不是统一存放的,我们是把钱分门别类的存在不同的心理账户里面。
其实就是价值
3.沉没成本是什么? 如何利用这一点赚钱呢?
工作前期的投入成本越大,那么对他后续的投入也就会越多。人们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不仅仅是看这件事情,未来对他是不是有好处,同时也会注意自己是不是在过去,已经在这件事情上面有过投入,这是一种非常有趣而顽固的非理性的心理,我们称之为叫做沉没成本,也叫做协和效应。
案例:你花了50块钱,买了一张电影票,你在电影院看了一会儿之后,发现这个电影不好看,那这个时候你会选择继续看下去,还是会选择站起来就走呢?据调查,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继续看下去,他们可能会一边玩着手机,都要一边坚持把电影看完,不想浪费掉那已经花出去的投资。
解决方案:场景1:买衣服讨价还价
买衣服时,在店里反复挑选,反复试穿,不停地跟店员沟通。店员在你身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为了不让这部分沉没成本损失掉,可能会给你更多的优惠。
场景2:跟客户收定金
很多商业机构,在客户稍微有一点购买欲时,就会想方设法收客户一点点定金,可能1万元的东西只收500块定金。当客户回到家里,购买的冲动消失,为了不损失500元的定金,很有可能就会购买你的商品。
场景3: 举办盛大婚礼
两个人结婚,举办隆重盛大的婚礼,投入了巨大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婚后,如果闹别扭想要分手,很可能会觉得再办一次婚礼太麻烦,就不分手了。
案例1:一位HR朋友曾经告诉我:她在安排面试之前,先会要求应聘者以填表简单笔试等理由来公司两三次。这样由于应聘者不愿把之前的付出浪费掉(变成沉没成本),所以会更认真得准备接下来的面试。如果有几份工作供他选择,他也会优先选择这一份,因为他为得到这份工作的付出最多。
案例2:我终于明白房产公司还没开盘就先让你去认个筹,交多少现金抵多少万的房钱,过几天再叫你去参加发布会,说什么到现场发抵扣券,而不是直接来个打几折的优惠了,因为同样的优惠,前一个策略让消费者花费了时间,增加了沉没成本,这样成交量概率更高。原来都是套路啊。
案例3:作为一名销售,多见见客户,让客户在我身上花费时间(当然,不刻意占用他的工作时间),偶尔请客户帮个小忙,这些应该都会增加客户的沉没成本吧(同时也增加了我的沉没成本),这应该是对成交有益的,我自己也要理智一点去克服这过程中产生的沉没成本对自己的影响。
案例4:我这里有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去旅游景点停车时,停车场位置收了我们俩个车60元停车费,当时挺心疼,结果他说,不存在,呆会你们如果在我们这里吃饭,我就把这60元退你,结果后来想省这60元的停车费,结果又花了360元吃饭。大家都估计想到了,这360元的餐费消费,他狠狠的敲了我们一杠,这就是典型的利用了沉没成本。当时本来我就说,哪个还吃你的饭喔,你停车就敲了我们一次,呆会吃饭不更厉害?虽然当时我不知道这属于利用了沉没成本,现在懂了!
4.什么叫做比例偏见? 案例是什么? 如何利用这一点赚钱呢?
你卖一个1000元的锅,为了促进销量,你打算送一个价值50元的勺子给客户,你本来满心以为客户会很感激,并且大大的增加这个锅的销量,可是发现大家并不在意,为什么会这样?
是因为我送的太少吗?其实不是,你送的可能并不少,你只是让用户感觉送的太少了,在大多数客户心目中间1000元送50元,那5%,那算什么?你觉得很心疼,他觉得没诚意,这是因为消费者心目中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判断逻辑,我们称之为叫做比例偏见。
第一个叫做换购。
比如说在一开始,我们说的那个锅,你卖1000元,打算送50元的勺,你可以试着把这个赠送50元的勺,换成另外一种换购的逻辑。你可以说,你买的这个1000元的锅,你只要加1块钱,你就可以得到这个价值50元的勺子,这个逻辑看似跟前面没有特别大本质的变化,但在消费者心中却把这个比例,翻天覆地的改变了。在第一种情况,消费者会拿50元的勺子和1000元的锅去对比。他觉得优惠的比率是5%。可是呢,在第二种情况用1块钱来换购,消费者会有一种用1元钱买到50元的商品的倍率感,他会觉得特别的划算。我想,这个时候也许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很多的商场都非常热衷于搞换购的活动了,他其实就抓住了你的消费心理。
第二个方法叫作比较。
比如说,你是个卖电脑的,你想把一个4G的内存条,单独卖给顾客200元,顾客可能买,也可能不买。但如果你告诉他一个4G内存的电脑,在你这儿卖4800块钱,可是一个8G内存的电脑,却只需要卖5000块钱的时候,他可能觉得,哇哦,这个电脑性能高了一倍,可是只需要多加200块钱而已,特别的划算。这个时候,虽然都只是4G内存200块的一个大小的差异,却给客户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这就是利用了比例偏见的逻辑。
总结:核心大纲
第一,促销时,价格低的商品用打折的方式,可以让消费者感到更多的优惠感,而价格高的商品,可以用降价的方式让消费者感到优惠。
第二,用换购的方式,让消费者在心理上把注意力放在价钱变化比例很大的小商品上,这样会产生很划算的感觉。
第三,把廉价的配置品,搭配在一个非常贵的东西上面一起卖,那相对于单独卖这个廉价商品,会更容易让消费者感到价值感。
留言和精选案例:
案例1:拍婚莎照的时候直接中了个连招,先是"心理账户":最美的新娘、一生只有一次,4999元你值得拥友,想到一辈只照一次而且还不到5000块,便宜!然后选衣服的时候发现了精品的婚莎,直漂亮呀!每套只加299元……,买!,接下来从化妆到饰品再到选照片,这一路下来以经1万多了,不知不觉又中了"比例偏见",好不容易累了一天要走的时候商家过来说:敢谢您对我们的支持,您今天的消费以经达到了我们贵宾客户的标准,现在您只要再加999元就可以买到价值5000元的宝宝周岁留影,您不买一个吗?,连中了三招,回去的路上还美滋滋的,哎!套路呀!
案例2:前几天我们这里有家电信营业中心做活动,预存多少话费两年每月返还并且送相应价格的手机。 很多人觉得话费每月省不掉,还送一部同等价格手机值。 其实每个月返还哪点根本就不够当月消费,而且手机只能用电信卡,里面装也一系列电信指定的软件还不能卸载,关键还锁定客户两年,利润大大超过手机价值。
案例3:五分钟商学院太好了实用,老百姓立杆见影马上用到,今天在谈我家遮阳帘时用到沉没经济学,前几天联系厂家从外地来,我就让他开始测量,开始设计等等,让他投入时间精力,然后我开始谈价格结果很快就降了30%很见效。 前几天有公司搞会议商业活动,首先推出1分钱抽宝马车,大家勇跃参加,过了两天800元抽10次宝马车,再过两天1000元抽30次宝马车。抽不上得其他奖品。听说抽奖活动公司收入200多万元,开始一分钱大家认为玩吧,太便宜了,等抽上瘾了800能抽到宝马太便宜了,越来越感觉自己1000元内抽到宝实在是便宜。实际宝马只有一台,而抽的人无数。
案例4:我是一个保险行业的培训师,我就发现,保险一般不会是一个保险设计完之后保障很全面,一般都是一个主险再附加一些附加险,附加险一般比主险便宜很多,但是确是对主险的一种补完。比如一般的重疾险是保障重大疾病,年交保费费用固定,缴费20年。但是一般业务员会让客户附加医疗险,费用一般是重疾的1/5,但是会对会对非重疾治疗进行补充,这样就会给客户一种特别全面,感觉很踏实的感觉。其实这两个险种是可以分开卖的,如果业务员先沟通医疗再反过来沟通重疾,基本上很多客户重疾是不会购买的。
案例5:以前家电卖场做活动都是直降多少钱,由于家电都比较贵,直降的力度要很大客户才有感觉,但今年我发现苏宁采用了另一种促销方式,提前充值50元当天可当500元使用,最高可充值100元可当1000元使用,看起来冲进去的钱放大了10倍,其实算下来降价力度远没有以前大,但作为购买者还是会觉得很划算。苏宁同时使用了沉没成本和价格偏见原理,可见在日常应用中,我们可以多个原理配合一起使用,提高成功率。
5.规避损失是什么? 如何利用这一点来赚钱?
问题:你是一个家具商场的负责人,因为物流成本的上升,所以商场决定以后呢,不再给客户做免费的配送了,每件家具收20元的配送费,可是没想到消费者是非常的不满,如果在这20元必须收的前提之下,你有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让消费者,能够理解并且接受你的做法呢?
场景1:
家具商场要收取20元的配送费,直接收取会触发消费者对于损失的厌恶心理,可以换种做法,将20元的配送费增加到产品的价格中,如果不需要配送,还可以便宜20元。
场景2:
消费者买家具时,会担心坏了怎么办。可以换种做法,提供7天无理由退换,消费者购买回家后,如果不是因为商品质量有问题,来退货的人是寥寥无几的。
场景3:
消费者很喜欢你们的沙发,想要买,但是家里已经有了一个,丢掉太浪费了。你可以提出以旧换新的服务,旧沙发抵值800元,这比你直接在沙发上打800块钱的折扣,对消费者来说更有诱惑。
案例1:你去拍婚纱照,选了10张的套餐。排完后,销售小姑娘会把100张的小样,都放在你的面前。然后让你排除。排除一张就用记号笔在照片小样上打一个大大的叉。强化你的损失心理。如果他反过来,让你一张一张加,估计影楼就关门了。
案例2:记得高中假期补课收费,一人1200我记得,到了开学的时候 ,老师每人退了240,说课程没上够,而实际上这个早就应该被计算好了,大家从当初的补课收费的抱怨到开心拿着这240回家。 再说一个是几年前读到的例子,一家公司在某一年的收益并不理想,往年年终奖每人都有2000+,那一年最多人均200,老板不知道怎么公布这一消息,最后是放出消息“效益不好要裁员”,之后公司人心惶惶,过了几年之后公布消息“公司决定无论多大亏损都不裁员,并且每人发200元年终奖作为鼓励”,所有员工欢呼雀跃,认为来到了一个好公司,有一个好老板。
案例3:有一个做美容产品的老板,在没卖产品之前就在经销商群里面拿出10万分给各位经销商,并要求大家卖他的产品,如果大家赚回来这10万,那么就算各位的提成,要是卖不够这个数,就要把余下的钱还回来。结果大家为了规避损失,销售业绩远远超过原来要求的业绩。这个案例我觉得很好的利用了损失规避这个心理原理。
把奖金先发给你,没做到,再还给我。谁能接受这种先得再失的心理?
案例4:买糖果的时候,如果售货员一开始就抓一大把然后去称量,在慢慢减少,我们看到会觉得售货员很吝啬;真正会做的应该是先抓一小部分,然后去称量,慢慢往里面加,你就会觉得这是大好人了,并且更愿意去她那里买东西。即使第一个售货员给我们的量足一点,由于我们讨厌损失,一般也不会有什么好感…
案例5:律所承接案中,先让其交500一3000交通费,再协议比例收费,如果让律师承办,后续收费中可冲抵交通费用,如果中途中止承办,先期交通费不退还,效果明显
案例6:对于房东和客户,需要促进成交的时候,往往沟通的不是你买你卖得到的好处,而是你不买你不卖损失的好处,对于失去的感觉确实要比得到的感觉要更加强烈
案例7:在商业的谈判中,先让对手得到一些甜头,然后利用”损失规避”的心理来达成我们要的目的。例如:商业合作中对方提出的条件是愿意出让10%的股权来取得技术合作,而我方心中的理想目标是20%股权。那么在谈判的过程中首先可以告诉对方,我们愿意大家一起努力,所以在事业发展前期(利润达到什么规模前)愿意只拿5%的股权,当利润额达到设定规模时,我想要额外10%的期权兑现,另外必须要额外有5%的股权以协议价格让我方认购。这样的条件可以解决对手现阶段出让目前额外差距10%股权的”损失规避”问题,以这个方案换掉对手心中的”旧沙发”。之后合作中对方见到了利益,更担心会”损失”,更能够同意我方的要求。
6.价格锚点是什么? 如何利用它来赚钱? 案例是什么?
你有两款净水器,一款1399元,一款2288元,你很想推荐2288元的那款给客户,可是发现大多数人都会买便宜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怎么做才能让用户选择2288元的那款呢?
可能有的人会觉得,这很简单啊,你讲清楚2288元那款好在哪里不就完了吗?可是一个产品有多好,这个所谓的好值多少钱,你是很难从理性的角度去判断的。从理性的角度来说,客户如果知道这个商品的合理的成本、合理的利润以及市场上同类商品的价格,也许才能做出一个理性的价格判断。但是,其实对大量的商品来说,消费者是很难找到一个所谓的合理的价格,因为这个所谓的合理价格,它不是由成本来决定的,它是根据消费者对这个商品的价格感知来决定的。所以,如果你决定要推荐2288元的产品,你就必须让消费者感知到它相对于别的选择的超长价值。如何来做,我们要给大家介绍一个重要的商业逻辑,叫做价格锚点。
场景1:
原来只有1399和2288两款净水器的时候,大家都买1399的那款,而你特别想卖2288那款。最简单的办法是,让产品部门再去生产一款4399的净水器。这时候,你就会发现2288的版本会卖得比以前好很多。
场景2:
假如你有个体检的产品是600块,如果你这样说:“您一年愿意花6000元的价格来保养您的汽车,为什么却不愿意花600元来保养您自己呢”?很可能会打动很多人。这会让客户觉得,我花6000块钱保养车子,难道人还不如车子吗?这时候,600块钱的体检方案,价值感就会非常明显。
案例1:出差住酒店,选择酒店上网付费方案,一个是80元1小时,一个是105元1整天。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105元1整天的方案,付费后立刻发现,80元唯一存在的价值,就是让我觉得那105元非常划算,80元就是所谓的价格锚点。
案例2:谈判中,正确的做法是先出招(报价)的效果会更好。为啥? 比如,在一个收购工厂的实验里,如果买工厂的人先出价,最后成交的价格是1937万;如果是卖工厂的人先出价呢,成交价格就变成了2460万,明显要更高。为啥会这样呢?心理学有个概念,叫锚定!意思是当人们做判断的时候,容易受到第一印象支配,思想就被固定了。不管谁先开价,这个价格就成了“锚点”,对方再怎么砍价,基本上都会围着这个价格转。因此,尽管对方的理性做法是不受这个数字的影响,但他们往往做不到。再说个栗子:有两个人在交易二手车,卖方先开出了一个比较高的价格,买家肯定会问自己“为什么他要价这么高?”然后会下意识地去看这辆车的优点。比如看起来还很新啊,牌子我也很喜欢,又是低耗油车之类的。最后这个价格就抬高了。但是如果是买家先出价呢,价格肯定比较低,那卖家也会问自己“凭什么他出价这么低”,他就会自动关注车上不好的地方,比如有划痕啊,里程数跑得太多 ,有股旧车的味道等等。价格就被压低了,所以,只要是需要谈判的场合,都可以先下手,千万别客气
案例3:前两天看的一个电视剧, 人物a有个女朋友,但是他妈妈不喜欢,让他们俩分手!a肯定不愿意啊,于是想了一个办法,某天,他给妈妈说,他现在找了一个新“女”友,要让妈妈看看。结果来到妈妈面前的是一个男人,然后他俩还在妈妈面前各种秀恩爱,你想想老人家怎么能受得了呢,连忙说,傻孩子,你前女友多好啊,又温柔,又漂亮,你俩多合适,赶快去找回来😂这算不算价格描点的生活运用呢😃😃
案例4:商人卖橘子,如何快速售卖?把同一批橘子分两筐来卖,甚至两个人两个摊位来卖,一个卖9块,一个卖5块,5块的很快被买光。因为前面9块的让这个5块显得更便宜。 最后一个更生活的,几年前的一天,和老妈去买瓜子,分成了三部分,看起来几乎一样,售价却是不同,高、中、低,大概是8、6、4这样。 最后我妈买了6块一斤的,我问我妈你能吃的出来不同?答案意料之中的不能,当时就想,大概所有的瓜子都是那4元一斤的吧! 对了,很多商场里面的水果都是以“好看与否”来标价的,好看的加个“精品”二字,价格就可以翻倍了。
案例5:一般都会做三种方案供客户选择,第一个基本配置,需要的预算少,但功能性能方面弱,第二种是实际需要的,或者说是我们实际想卖的,第三种是增强版,明显贵很多。客户一般不会选择第一种,后期扩容麻烦。如果客户真选择第三种,我们也会建议客户选择第二种,这样显得你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要浪费投资。原来这个就叫锚点,有意无意中已经用上了
案例6:酷狗音乐,2元一首,8元300首
案例7:优衣库把店开在老佛爷,梅西等大品牌旁边,开店选址起码得考虑商业环境,消费群体,这样说来前景不容乐观,但事实是客流量相比其它品牌异常多,销量更不用担心,今天老师的课让我一下子明白了,其它大品牌都被优衣库当炮灰了。再看看我们公司对面的生活广场,old navy 开在newbalance旁边,miniso开在大牌化妆品旁,更有的是一个公司旗下的两个品牌门店开在一起,满满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