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自我
一、衡量自我的5个维度
(一)预告
1.你是怎样判断一个人?最成功的经验和最失败的经验是什么?
(二)自我01-自我的稳定性和灵活度
1.人格的大五理论。
2.五个方面-武志红理论(对应站如松,动如风,展如鹰,击如冲,挫越勇)
(1)自我稳定性:是稳定、结实,还是很脆弱,很容易瓦解。
(2)自我灵活度:容易及时调整,还是固守着自己的底线。
(3)自我的疆界:一个人会将自我延伸到多大的空间。
(4)自我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程度,他是有汹涌澎湃的力量,还是只是涓涓细流。
(5)自我的组织力。一个人能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自我,特别是,在高压情况下,能否及时做调整,当自我被打碎后,能否得以疗愈。
3.一个人的自我,有自我也有外壳。
4.自我稳定性主要看外壳是否结实。容器的外壳是有不同质地的,最好是一层坚韧有弹性的皮肤,可以承接情绪和活力,还有足够的敏感度。
5.有些人的外壳虽然结实、稳定,但是过于僵硬,像树皮、石头,缺乏敏感性和灵活度。
6.自我稳定性低的话,一个人的外壳有了大裂缝,自我甚至是破碎的。
7.自我灵活度稿的人,可以敏感的感知他人,可以集市调整自我状态。
8.自我状态有三种,分别是父母、成人和儿童。灵活性就是可以在这三者之间自由切换。
9.在关系中,姿态的高低,姿态的强硬程度,自我灵活度高的人都可以比较快速的做调整。
10.关系中:稳定性,一个人如何能够守住自我不崩塌。灵活性,敏感的感知对方并调整自我。
11.洞见力是和直觉有关的,而直觉,似乎是自我不那么完整的人,才会有的东西。
12.隐藏于自我深处的灵性之光,得通过一个破碎的自我,才容易呈现出老,假如一个人的自我太完整了,这个灵性之光,就被防御住了。
13.人格发展阶段:口欲期、肛欲期、俄狄浦斯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14.大五理论:
(1)外倾性,即外向和内向。
(2)神经质,及情绪稳定性
(3)开放性,富于想象和变化,还是务实与墨守陈规
(4)宜人性:热心信任还是无情多疑。
(5)尽责性:有序、谨慎、细心、自律还是无序、粗心大意与意志薄弱。
15.读者启发:
(1)鲁米诗歌:诗人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和形而上的哲思。识人有神秘的感性体验,将玄妙难言的哲理,用充满灵感、形象生动的标到出来,将宗教思想与诗歌的艺术魅力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三)自我02-自我的疆界和力量
1.自我的疆界,讲的是一个人的自我,可以伸展开的空间。
2.自我的力量,指的是我本来就具备的力量。而疆界,讲的是一个人对“外界”感知和态度。
3.疆界小的人,觉得只有在自己的地盘上,才能伸展自己的自我。
4.在外部的世界里,生活都得使劲。
5.一个人的自我力量很难改变,如果一个人力量偏弱,那么给他太重的任务,她可能承受不住这份重量。
6.自我的疆界,跟掌控感有关,如果到外界,你失去了掌控感,那你就会缩小疆界。
(四)自我03-自我的组织力
1.自我组织力的最高表现是:哪怕自我还没有被重创,一旦认识到,自己固有的人格机构不负i,就能主动重构自我。
2.一个人能不能自我迭代,能不能升维,取决于自我组织力的强弱。
3.自我疗愈力。
4.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
5.自我组织力差的人,在高压下,会担心自我瓦解,于是尽力去维护自恋,这时候就只能听得进去满足自恋的信息,而排斥伤害自恋的信息。即自我组织力差的人,无法活在真相中。
6.高压下,你是维护自恋,还是看到并尊重事实本身。
7.根据不同的人,精神分析不同的治疗方案-精神分析师的三种境界
(1)自我脆弱的,以支持为主,给予认可和鼓励,不做或少做分析与解释,传递的信息是“你很好”。
(2)自我尚可的,给出适当的分析与解释。指出,你的运行机制,存在这种、那种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
(3)自我完整的,可做标准的精神分析。提出一些“匮乏性环境”,逼出来访者再高压下的一些心理机制,才能做更细致的觉知。
8.问答:弟子问:“师傅,您有时候打人、骂人,有时候对又彬彬有礼,真里面有什么玄机么?”师傅说:上等人:直指人心,可打可骂,以真面目待他。中等人,最多隐喻他,要讲分寸。下等人,要面带微笑,双手合十。他很脆弱,心眼小,装不下太多指责和训斥,只配用世俗的礼节。
自我结实程度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回应,这是人性使然,并不是所谓的“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比如婴儿。
( 五)问答1-我如何识人
1.信任闪电般的直觉。
2.用身体来聆听。
3.专注的听别人讲话,留一部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体上,对自己说,欢迎对方的所有信息传过自己的身体。
4.面试前,做一下感受身体的练习,是为了让身体和头脑建立链接。可以让身体更开放更敏感。譬如感受一下双脚放在地上的感觉,臀部做在椅子上的感觉,感受一下双手,同时自然而然呼吸。。。。。
5.接着,在面试前,让脑袋放空。
6.怎样通知直觉判断一个人
(1)确保一个前提:要求自己放下一切预判,彻底交给第一时间“冒出来”的直觉,注意,必须是“冒出来”的直觉,而不是头脑思考出来的。
(2)进行一个想象:看着对方的脸,想象对方这张脸,完全贴在我的脸上,那个时候我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情感和身体感受,以及想法。
有时候,我会这样做:脱离眼前的情景,我去想象这个人。看看我脑海中,第一时间想到的他的表情是怎样的。这常常会和他实际呈现的表情不同。然后再让这个想象中的表情,渐渐移动过来,贴在我的脸上,再看看我会产生什么样的直觉和判断。
这个过程,必须靠第一份感觉和第一个判断。也就是说,我要的是头脑思考前的那个直觉。
纯粹的感觉,是“我”和其他的存在建立关系那一刹那的产物,所以,我们就是要寻找建立关系那一刹那的感觉。
[if !supportLists](3)[endif]问自己一个问题
在这份感觉之前,我还有其他感觉产生么?如果有,那就不是第一直觉。
一切存在,都在发出他的呼唤。如果我们想要听到他的呼唤,就要放下自己头脑的判断。
7.辅助添加瑜伽:如果有人恶语相向,他们需要你的关爱、慈悲或距离。首先,你试着去爱。如果这不管用,便给予慈悲。如果还不管用,就与他们保持距离。但是不要以牙还牙,因为这永无止境。那会把你拖下水。我见过许多优秀的人,能力卓越,却陷于糟糕的人际纷争中,江河日下。
8.做头聪明的驴子:不管生活把什么东西扔向你,你都要把它甩下来,站在上面。生活中的每一段经历都应使我们变得更好、更富足。我们不寻求甜蜜的经历。无论我们遭遇什么,我们都让它成为我们成长、成熟和幸福的基石。你永远不能决定世界会如何对待你,但你对如何利用这些事件有绝对的掌控权。你必须最大程度的利用所有发生在你身上的事。
如果你年幼时就遭遇了许多丑陋的事,你必须变得比所有人都更智慧。但许多人选择变得伤痕累累。你不能到哪儿都带着你的伤痕。当你死去,你会离开你的身体,所以你不能像戴着勋章一样带着它。许多人像戴着勋章般带着他们的伤痕——“你可知道我曾遭遇了什么?”不管你遭遇了什么,你对自己做了什么?这是唯一的问题。其他人对你做了什么不是关键。“你对你自己做了什么?”才是个大问题。你必须做到最好。做头聪明的驴。
[if !supportLists](六)[endif]问答2-完善自我的关键
1.完善自我的关键,要找到适合你的回应。
2.当“我”发出了声音,这声音可能是表达、欲望、需求,也可能是快乐的分享,“我”都希望能听到“你”的回应。
3.你在,所以我在。你给出了你的回应,我才能确认,我是存在的。
4.每个人,都需要在丰富的关系中,借助各种好的回应,来完善自己。
5.你如果能够持续的发出声音,锲而不舍,那么世界也会积极的回应你。
6.怎样判断人,没有制定量表,但是他是一个经验型总结,每个人可以试着去找到自己的方法。
7.比如,判断一个人是否缺乏稳定性,比如问一个咨询师,能不能谈一个让你觉得非常有挑战性的个案,你是怎样理解和应对的?更简单的问题,是谈谈你的缺点,并详述一个具体的细节。大致的缺点,谁都可以说,而一旦让对方描述具体的细节,一个人的情绪情感和身体感受就会被唤起,然后我就可以看到,他的真实情况。当然,同样的问题,你也可以问自己。问题的本身,不是那么考研只会,关键是要问细节。这就是咨询里的具体化技术,一讲魔鬼般的细节,一个人就会真实的呈现自己。
二、心理大家们关于自我的理论。
1.本我自我超我。
2.本我就是本能;超我就是道德。
3.本我是野性,超我是德性。
4.《三体》,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一)自我04-本我、自我、超我
1.人格发展阶段:口欲期,肛欲期,俄狄浦斯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2.本我:性欲、攻击欲,生本能和死本能。它是一个人人格的基础和核心,是燃料也是能源。
3.本我遵循的是享乐原则。
4.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如果一个人只有超我,那这个人所有的出发点,都不是为了自己。
5.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协调者就是自我。
6.弗洛伊德的自我是个小范畴,武志红的自我是个大范畴,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把一贯的自我,改成了人格。
7.自我奉行的是现实原则,也就是环境允许一个人做什么,这个人就做什么。
8.理性的头脑就是骑象人;非理性的本能,就是那头象,是“自我”的代名词。骑象人可以驯服大象,但大象才具有汹涌澎湃的力量。
9.骑象人如果代表着理智,那么一些具体的想法,从哪里来呢?
10.你可以问问自己,你头脑中的那些想法,真的就是“你”的么?
11.未必,甚至并不是。乔布斯说:要遵从你的感觉,而不是按照教条生活,因为教条,都是别人思考过的东西。
12.你是骑象人,而你脑中的那些关于如果对待象的想法,其实是其他人灌输给你的教条。
13.我们常常只注意到了象与骑象人,也就是本我和自我的关系。比如:身体的欲望在冲动,但头脑取药管束它,并且我们还以为头脑中的想法,都是自己的。但其实,这些想法大多数来自权威提供的信条。
14.文化本身的存在,就是一个大超我、大权威。每个人最先有具体的超过,来自一个具体的权威,就是自己的养育者。
15.弗洛伊德的本意,超我是付清形象的内化,本我是孩子自身的欲求,这两者都进入到孩子的头脑中,这两股力量会冲突打架,于是头脑尽可能去平衡两者,这个头脑或意识层面的平衡工作,就造成了自我。
16.本我和超我,就是一个人“内在的小孩”和“内在的父亲(父母)”的关系。
17.当我们知道知道“自我”,也就是头脑层面的“我”,其实是来自于你自己的意志和父母权威方面的意志这两种可能时,你就可以去觉知自己,你脑袋里面的那些想法,到底是谁的?
18.这也是一种觉知的开始。
19.超我就是道德,奉行道德原则。弗洛伊德认为超过是父亲形象和社会文化规范的内化,可延伸为超我是抚养着形象和社会规范的内化。
20.自我类似于网球教练提摩西.加尔韦“自我1”,也就是意识和头脑层面的自我。
21.本我和自我期待有关系,超过,体现了权威的期待。
(二)自我05-我是一切体验的总和
1.人本主义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2.罗杰斯强调,咨询师对来访者要能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和真诚。
3.提出了来访者中心疗法:相信人在正常情况下有无限的成长潜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理解自己,不需要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就能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能通过自我引导来实现成长。
4.人本主义心理学相信人性本善,精神分析认为人性恶。
5.人本主义对自我的看法:人最宝贵的,就是你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把你自己活出来,而不是被文化规范所教化。
6.要成为你自己,及人本主义假定,你自己就是非常好的东西。
7.我,是一切体验的总和。
8.弗洛伊德的理论构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是怎么回事,但不能说我们的心灵可以分为这三个部分。
9.定义一个人是谁,要看的体验而不是思想。
10.因为思想是有迹可循的,但体验好像不容易捕捉,看起来还是一种可怕的存在,像深渊一样。人们重视思想,还因为思想可以用文字表达,可以有逻辑结构,这让思想有了一种美感,还可以让人对思想产生控制感。
11.思想虽然重要,但罗杰斯认为,思想是体验的镜像。就像我们必须通过照镜子,才能看到自己的脸一样。这个镜子中的形象,就是镜像,但是镜像不是我们自身。所以你要知道,一个人的思想再重要,也不能忽视他的体验。
12.如果我们将思维与逻辑看成一个人的本质,而或略了体验,就是忽略了“自己”。
13.既然“我”是过去一切体验的总和,那怎么认识“我”呢?
14.现象场:就是一个人的体验和时空等环境因素的组合。
15.你必须深入了解一个人的关键体验,还有这些体验发生时的现象场,你才能真正知道这个人是谁。
16.必须把一个体验发生的现象场勾勒出来,一个人的记忆才会被提取,而深度体验才会被唤起。
17.任何两个人如果全面了解了彼此的体验,都会爱上对方。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如果“我”能懂得任何一人的全部体验,就会发现,“我”和“你”,是一回事。
18.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三大流派分别是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认知行为,罗杰斯和马斯洛是人本注意的两位大师,罗杰斯提倡“成为你自己”,马斯洛提倡自我实现。
19.如果你想了解谁,可以好好地去了解他的现象场,碰触他的深刻体验。
(三)自我06-让你的本能喷涌而出
1.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创造了经典术语
2.抱持。
3.足够好的妈妈。
4.需要一个不会报复的人,以滋养出这种感觉:世界准备好接纳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
5.父母老师和权威,应该鼓励孩子活出本我,活出野性,因为本我和野性,才是生命,而超我永远不会是生命。
6.那些散发着野性的男人和女人,会有一种致命的吸引力。
7.每个人的自我就像是一个能量球,每个能量球都想伸展自己。
8.能量球的维度:
状态:是伸展的,还是萎缩的。
颜色:是多彩的,还是灰白的
内在:是流动的饱满的,还是僵硬的干瘪的。
9.找出5个形容词,来描绘自己的个性。
温暖、热心、奉献、原谅、爱、胆小
冷漠、冷淡、自私、憎恨、冷漠、胆大
(四)自我07-进入别人的现象场
1.进入他人的现象场
2.成为某某人。
(十二)问答-成为带着野性生命力的自己
1、学心理学不是为了成为一个神智正常的人,而是为了成为带着野性生命力的自己。
2、父母不需要把握一个度,而是相信孩子的“自己”是值得信任的。如何不把孩子养成一个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的野兽呢?其实也很简单,父母也要在和孩子的关系中,做真实的自己。
3、幼小时提供抱持性环境,但随着孩子能力的不断增长,父母就需要给孩子设立界限。即我鼓励你伸展你的生命,活出你的野性,但我不会接受你严重攻击我。
4、小孩子有时候会攻击父母,父母身体会疼,心理上也会受伤,这是需要制止孩子的攻击,去向孩子反馈你的真实感受,让孩子知道,他和别人之间有界限。
5、弗洛伊德说,人必须学会表达自己的攻击性,否则就会生病。表达有两种,真实的表达和象征性的表达。
三、预告-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1.所谓自由联想,就是从某个地方启动你的联想,你第一时间想到什么?又想到什么,又想到什么。。。。。
(一)自我08-吃货的缘起
1.前俄期,俄期。前俄期指的口欲期和肛欲期,俄期指的就是俄狄浦斯期。
2.固着和推行
3.固着:一个人在某个阶段得到的满足太少或太多,都会导致这个人的性心理固着在这一阶段。也就是这个人发展停滞在这个阶段。这个人会持续的寻求这个阶段的满足方式。
4.退行:如果一个人在高级阶段受到了挫败,就会退行到低级阶段,去寻求低级阶段的满足。
5.口欲和食欲不同。
6.有时候退行,可能只是在留恋回味早期阶段的美好感觉。
7.吸烟和接吻也是口欲固着的一种。
(二)自我09-肛欲期-金钱态度之源
1.引导大家做自由联想的练习。自由联想中,你自由想到的东西很重要,你卡壳的地方一样重要。如果你突然间联想不下去了,精神分析师会问你:有什么东西是你不愿意想到的?有什么体验是你不愿意碰触的?
2.铲屎官,我会及时清理,且清理时有严重的嫌弃心,而前女友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研究,他觉得非常好玩。
3.在训练孩子大小便时,不要让孩子有这样的感觉:他的创造物是肮脏的,让人嫌弃的。并且,孩子在学习控制自己的大小便时,也是在练习自己的控制能力,父母不要太去破坏这个过程。
4.大便是每个人的第一个创造物,我们如何对待这个创造物,会严重影响甚至决定,我们以后如何对待自己的其他创造物。
5.向前找感觉,向后找态度。
“在你的这个感觉产生之前,还有别的感觉产生么?”
这是心理咨询的一个谈话技术,为的是找出被我们隐藏的感觉。
“对于这个感觉,你有什么感觉产生?”
这虽然说是感觉,但更像是在找我们对感觉的态度。
(三)自我10-心理罪:俄狄浦斯期
[if !supportLists]1. [endif]流动而不成为。让孩子的本我、野性自然流动,不去压制他,但也不会让他获得成功。
[if !supportLists]2. [endif]让孩子自然表达,当孩子表达对辅酶的竞争和嫉妒时,也不必大惊小怪甚至大加斥责。但是也不能给孩子这种感觉:你赢了。
[if !supportLists]3. [endif]让孩子自动启动“认同”机制,即他决定成为和父亲一样的男人,那他长大后,就可以娶像母亲那样的女人。
[if !supportLists]4. [endif]足够好的妈妈。
[if !supportLists]5. [endif]口欲期,孩子发展的是信任。肛欲期,是自主。性器期,是竞争与合作。
[if !supportLists]6. [endif]俄狄浦斯发展孩子的是竞争性。这份竞争性,既需要得到鼓励,有需要得到控制。
(四)自我11-潜伏期和生殖期
1.俄狄浦斯期:孩子应该形成基本认知:你不能独占一个人,爱都是要分享的。
2.俄狄浦斯期发展的好:形成的感知:我可以表达我的竞争欲,我也可以接受别人的竞争欲,我们可以PK。我可以充分展示我的力量,我也可以接受自己的失败,我还可以认同对方的强大。
3.性器期:3-6岁。竞争与合作精神。
4.潜伏期6-12岁:发展和同性合作的能力。
5.生殖期即青春期,12-20岁:青少年开始真实的学习,如何合理地展现自己的能量。
(五)问答-给觉知留下空间
1.在理解自己时,先去好好觉知,充分觉知,要把觉知这件事做到足够。
2.不好的觉知方式:一是批判自己。二是急着改变。
3.正确的方式:首先发现,“噢,原来我是这样的”,然后会有一股欣喜-我对自己的了解又增多了。
4.我能这样做,其实是因为没有批判,不会觉得这是“缺点”,而是觉得这只是个“特点”。当你彻底不去做评判的时候,就会容易进入真正的觉知-你不仅是头脑上了有了理解,也会有深刻的体验。
5.当做咨询时,当来访者呈现巨大的情绪情感时,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我都能让这些情绪和情感在我这里自有流动,于是每一份巨大的体验,都可以变的非常享受。庄子媳妇去世时的鼓盆而歌,说明他没有评判死亡是一件坏事。
6.过渡客体。
7.心灵的事,急不得。
8.潜意识,正是通过一次次自我认识的刷新,而可能被破掉,破掉就是把潜意识的东西提升到意识层面来,这份觉知发生的时候,改变就发生了。
四、预告-成为你自己
1.想5件事,你特别想做的,但是一直没有去做。
2.世界准备好接受你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
(一)自我12-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1.你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么?
2.使用外部评价体系的人,对别人的评价特别在乎,甚至会内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
3.王阳明心学:吾心具足,不假外求。
4.使用外部评价系统时,谁控制着评价标准,谁就控制着你。
5.使用内部评价标准的人,更在乎的是内在感觉,使用外部评价标准的人,更在乎的是评价、认可、数据和金钱等。
(二)自我13-哺育你的精神胚胎
1.蒙特梭利教育法-爱和自由。
2.3类感觉
[if !supportLists](1)[endif]本体感觉:视听嗅味触
[if !supportLists](2)[endif]第六感,直觉。
[if !supportLists](3)[endif]第七感:对相互连接的世界的感知力。
3.感觉:就是“我”与其他实物建立关系那一刹那的产物。
4.感觉必然意味着你活在关系中,而思想未必,思想常是孤独的。
5.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他活在丰富的感觉中,换句话说,就是孩子需要丰富的刺激。
6.孩子的感觉,是孩子和其他实物直接建立关系的产物,当大人将自己的判断强加给孩子时,就相当于切断了孩子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直接联系。
7.孩子和事物之间的直接关系被破坏了,孩子的感觉被破坏了,孩子的精神胚胎难以充分发育。
8.每个生命的精神胚胎充分发育的话,都会成为他自己,这都会很美。
(三)自我14-真自我和假自我
1.真自我:自我是围绕着自己的感觉而构建。会尊重自己的感觉,不会太为难自己。
2.假自我:自我围绕着别人的感觉而构建。会自动去寻找别人的感觉,并围着别人的感觉转,为别人而活。
3.太懂事的孩子,是假自我,能折腾的熊孩子,则可能是真自我。
4.真假自我,是从婴儿期开始构建的。
(四)问答:尊重你的感觉,聆听你的心
1.巴菲特的父亲说:尊重你的感觉,你的感觉越是别具一个,别人越喜欢对你说三道四,这时候你需要的,就是继续尊重自己的感觉。
2.外部评价体系很重要,如果没有外部评价体系,就意味着一个人会失去现实检验能力。
3.不同评价系统的人,如何相处?对于内部评价系统的人,你要学会尊重他的感觉,对于外部评价系统的人,你可以控制他,通过使用语言评价或物质评价。
4.要相信一个人想要被主流社会价值认可的天然倾向。
5.被觉知、被看到的生命力就是被祝福了,就会化成热情的、好的生命力,而没被觉知的,没被看到的生命力,则会变成愤怒的、恨乃至像恶魔一样的东西,我称为“黑色的生命力”。
(五)复盘-关于自我的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