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心理课系列笔记
任何你每天持之以恒在做的事情,
都可以为你打开
一扇通向精神深处,
通向自由的门。分享一段鲁米的诗:
任何你每天持之以恒在做的事情,
都可以为你打开
一扇通向精神深处,
通向自由的门。
~~鲁米
攻击性,容易变成破坏性;全能自恋,讲起来很迷人,真体验到的时候,更是迷人。但它非常脆弱,一旦遇到阻碍,一样会有摧毁欲望产生。有些人的破坏性和摧毁欲望指向外界,给其他存在带来了伤害;而更多人是将破坏性和摧毁欲望指向自己,结果导致了自己各种脆弱。
人该如何存在?
拿时间和空间做
生死能量的 转换
有婴儿心理的人没有形成空间感,真切觉得只有目前这一个空间。愿望在这个空间不能实现,愿望的能量会变成死能量。成熟的人知道是有空间的,事情是可以绕弯的,直行的路走不通,可以绕过或退一步,换个空间,等合适的机会到来。
婴儿和心智不够成熟的成年人的时间感,只有当下这一瞬。愿望升起,当下被满足,就是生;没被满足,就是死,他们会立即暴怒或无助,愿望立即变成死能量,要么攻击别人,要么攻击自己。成熟的人则有时间感,他们知道生死考验不再局限于当下一瞬间,而是可以拉长到很长时间范围内。随着时间累积与投入增加,愿望实现的可能会增加,生能量逐渐变强。这也是培养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基础。
婴儿和有婴儿心态的成年人认为,必须在当下这一个时空中实现愿望,否则愿望就死了,自己也要死了。成熟的人则知道,即便我在很多时空受挫,我还是相信我能在更多时空增加实现愿望的可能性。所谓韧劲,就是可以拿时间与空间,做生能量与死能量的转换。成熟的人的能量有了韧劲,轻易不会再破碎,最终会形成稳定的感知:随着时间累积与空间转换,愿望得生的可能性会增加。由此生能量就变强了,死能量逐渐在变成生能量。
锻炼出你自
我的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一个人知道我可以利用我的努力把事情做好,也就是“我能行”。
孩子的愿望最好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实现,这样会增强他的自我效能感。父母提供帮助时要给予孩子抱持性环境,孩子把事做好时,认可他;孩子遭遇挫败时,支持他;让孩子的正能量和负能量,在和父母的关系中能得以流动。
孩子越小,越是培养自我效能感的好时机。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试着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管好自己的事情,以此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生的能量。当他们靠自己力量遇到挫败时,父母要做一个容器,不越俎代庖。孩子在小事上锤炼出很好的自我效能感,以后可以借自我效能感的支撑去化解各种挫败,最终在大事上也能实现自己的意愿。
成人锤炼自我效能感的办法至少有两个:一个是试着先去做好一些挑战小的事,然后不断升级事情的难度,先在头脑上知道通过时间的累积和空间的变换,只要不断累积投入,你的经验和能力都会增长,事情实现的概率就会增加。另一个办法首先在头脑上告诉自己有时间这回事,只要我不断坚持下去,胜利就可能到来,并且寻求大家的支持、鼓励和认可,将死本能转换成生本能。
挑战
舒适区
锤炼,就是有东西像锤子一样击打你,一股能量攻击了你,并唤起了你体内的一股能量,你一开始体验为死能量,担心它会伤害你甚至杀死你,但你承受住并化解了它,它转化成了生能量,你因此变得强大。我们的心灵自我,根本上是一个不断被“杀死”的过程,每次关键死亡能量的锤打都在自我承受范围之内,你借助你的自我和别人的帮助,成功将其转化为你能掌控的生能量,你因此得以滋养和强大。一如尼采所说:杀不死你的,会使你更强大。
舒适区,是指每个人的自我都有一个习惯了的舒服区域,如果离开了这个区域,就会感觉到不安,闻到死亡的能量。有的人舒适区非常大,因此他的自我疆界和自我灵活度都很高。
成长的过程,是舒适区不断扩大的过程。最初胎儿时,子宫就是舒适区,婴儿时是妈妈的怀抱,幼儿时是家;成为少年,范围开始扩展到学校,甚至还可以旅游世界,但仍要父母支持;成年后,舒适区可以无限延伸……但也有太多人,舒适区就停留在了妈妈的怀抱中。
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破自恋的过程。最初你觉得自己是神,但发现只是个人;接着你希望自己是强大无比的人,但发现太多人比你强;你还希望自己能迅速长大成为强者,可发现不行,需要时间累积和空间变换,并且强大都是你投入的结果……成长要循序渐进,先在幼小时形成基本的自我效能感,然后随着长大,各种挑战都没有摧毁自我,而逐渐更为强大。
人与人,人与环境,真是互为镜子。不同的相遇,就是不同的镜子,会照出不同的自己。而与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时,才会看到不可思议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