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老友发在简书上的一篇文,题目是《爱情这件事与什么有关》,里面以时间、地域和物质为小主题,呈现了六对情侣的故事。
开头首问:爱情是什么?
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谁都不敢说自己的答案就是对的。或许爱情本来就是多样的。
碰巧今天看到大学同学,女,一个很酷的女孩,发出一张头发被剪坏掉的照片,但是在我看来却是好帅好帅。我贱兮兮地评论:好帅,可以嫁么?对方给我的回答真的暖哭我了。她说,是你我就娶。还发了个戳脸的表情,简直被她撩到。
然后我就想到生平听过几乎可以称得上最动听的情话,就是题目。也是来自于这个女孩子。
那时候我和这个女孩子一起值班,忘记因为什么事我故作娇羞地问她会不会嫌弃我(类似的话,具体忘记了),那个酷酷、冷冷的女孩对我说:“小傻瓜,爱是宽容啊!”我至今都记得她说那句话的语气。
后来,我在生活中无数次验证了这句话。(想什么呢,我是那么宽容的人吗?我只是发现一切不爱都可以用不够宽容来解释)甚至觉得这句话简直就是哲理般的存在。
宽容这个词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陌生,我也常觉得自己对很多事情是不甚在意的。记得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跟好多个人说过我很宽容。我当时根本不清楚自己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得以让尊敬的老师用那么高级的词形容我,年龄尚小的我还不足以理解“宽容”这么抽象的词汇。现在想来,或许正是那时候,“宽容”二字在我心里埋下种子,算得上是一种罗森塔尔效应了。只是在听到“爱是宽容”之前,我从未把这两件同样抽象的事情联系在一起。
年少的时候我曾经以为我懂什么是爱,后来愈发觉得自己对“爱”知之甚少,索性懒得去想爱为何物。同样,我也从未想过何为“宽容”,为什么要宽容。我发现自己做的很多事情是不想去考虑为什么的,想做、做了对自己和别人都没有坏处,就去做了。何必拿这种事情为难自己。(当然,我不知道这是不是造成我对很多事情都不太care的原因,有好有坏吧)
在听过“小傻瓜,爱是宽容啊”这句撩人的情话之后,我很长时间都没有再想起此话。直到有一次放假回家,忘记我做了什么又惹来老妈的一阵唠叨(无非是嫌弃我不买衣服、不注意形象云云)我脑中突然蹦出“爱是宽容啊”,我就特别想告诉老妈这五个字,常常说我很重要(这就是父辈表达爱的意思)口口声声说爱我,却不接纳我懒得逛街的习惯,这不是对我不够宽容么?不还是不够爱我?只是流于形式罢了。但我终究没有说出这句话,因为我觉得有点过于矫情了。况且短时的嫌弃并不能否定父母对我的爱。
然后我又想谁对我这么宽容呢?无论我怎样,都接纳我。或许会有很多人表示无论我怎样都肯定会接纳我的。但实际上我很怕听到这样的保证,因为我总觉得这么说的人只看到了我展示出来的那一面,而阴暗面的我,构成了很大部分的我。可能正如初中老友所说,其实我身边的朋友不止是我看到的那几个,还有人也一直在我身边。我承认。有时候我就是画了个圈圈,很多人可以站在圆圈沿儿上,却站不到圈内。我能想到可以完全接纳我的,也就是我初中的两个好朋友。这么多年我很少用这三个字定义她俩,因为她俩是最特殊的存在,于我而言,任何字眼都不能代替她俩的名字。三岁是其中之一。也并不是我刻意将黑暗面暴露在她俩面前,只是她俩碰巧陪我共同见证自己的黑暗。三岁曾经开玩笑说,如果不是早与我相识,她是肯定不会喜欢我的。可即使这样,她也说,无论多么毁她三观的事情,但凡是我做的,她还是站我这边,不觉得我有错(虽然可能也不会觉得对)。我以前常对三岁发脾气,也是奇怪,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她总能一句话触到我的逆鳞,但好像同样的话一岁(管她呢,我就叫她一岁了)说出来就不会让我火冒三丈。所谓“一物降一物”?所以当我看到三岁前段时间反省自己以前对很多事情都不上心,不记仇、很好哄,现在要变得不那么容易被糊弄、不那么容易忘记,让我深深的思考了下以后怎么能更顺着她的毛冲她发火。万一她也突然记我的仇了,那怎么办?!必须得想个好方法发泄自己偶尔对她的怒气。
一岁对我的宽容,我不好想例子,因为这么多年来我俩很少有冲突(哈哈毕竟就算偶尔绝交也不吵架),或许这是她宽容我的方式,根本不待我有所觉察。小秀个恩爱吧!某一天我突然想起老妈每逢跟我一起睡,醒来总要惊讶地感叹:“你都这么大了,竟然还磨牙呢!”听得我都腻了!我知道我磨牙呀,可是我老妈也知道一二十年了啊,怎么每次都有得说。然后我就想起似乎从未听三岁和一岁抱怨过磨牙。我就去问三岁本宝宝是否磨牙,三岁说:不知道,好像磨吧,我睡得死!无果。又去问一岁,一岁说:磨啊!一直都磨!我很纳闷儿,因为我从来都没有听她说过(差点让我以为自己只是偶尔才磨牙),她答:这么多年了,那能一直说吗?因为是微信回复,我看不到她的表情,但是我能想象出她满脸不在意、悠悠回答的模样。
没办法,单身狗只能从亲情和友情来理解“爱是宽容”。
不过后来我意识到,“爱是宽容”要求的是自己,而非他人啊!很多事情都是本来用以自律,却被错误的用来强加于他人。
其实对于爱,我很少去衡量和比较。我想对我付出过的人大概也很少衡量这些。很多年前是这样,目前也还是这样。当时当地,基于爱或者其它原因,我心甘情愿地做了某件事,我乐意,我不会在日后回想起来以此宣扬自己付出多少、做出多大的牺牲。无论所做之事对现在是否有利,那时候觉得值得就够了。如果事事都拿现在的阶段和处境再做评判,人们岂不是要把多数时间浪费于扼腕叹息之上。我绝不是否认历史的意义,相反我深觉“以史为鉴”的重要性,但是回顾过去的目的不是为往事遗憾、后悔,而是以史为镜,让自己当下及以后可以有所警戒。
按照行文逻辑,我此刻应该写一下自己意识到“爱是宽容”其实是自我要求之后,自己在行为上做出的改变,但实在是因为我不擅长记自己为别人做的事情,所以很难叙述。况且我也并不想拿此来“绑架”对方。不过其实也有可能自己所做宽容之事甚少。以后会常拿此提醒自己,善待身边之人。
言至此处,已无他话。
感谢阅读,以此共勉。
后续:
大学同学看到说我应该加点专业知识,那好吧,我只好再随便写点了(因为我真的对这个不是特别特别熟悉)
“爱是宽容”,如果用心理学专业术语表述,大概可以选用的也是有一些的,但是我更想用罗杰斯在咨访关系中提出的“无条件积极关注”来表达。(不要揭发我只知道这个的事实)
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人本主义,顾名思义,关注的是人本身,诸如尊严、价值、自我实现等。人本主义不像精神分析学派那样过于关注有心理疾病、精神问题的人群,也不像行为主义那样只关注外界环境对行为产生的影响,人本主义率先提出要关注正常人,把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的另一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创始人——马斯洛可能更为人们熟知。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分级且与生俱来的,从低级到高级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虽然后来马斯洛又补充了审美需要和认知需要,但广泛流传的仍是这五个层次。
人本主义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可谓是广之又广。人本主义注重构建良好的咨访关系,咨访双方是平等的,并把来访者看作咨访关系的中心,即以来访者为中心。在构建良好咨访关系中有一点至关重要,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积极关注。这个思想来源于罗杰斯的无条件积极关注,他认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是指无条件真诚的关怀、理解、尊重与接纳等,包括身心两个方面。
大学同学说大学期间没有好好读大师们的经典之作,很可惜,我也深有同感。所有的弗洛伊德、荣格,所有的行为主义,所有的人本主义、完形主义,等等,都蕴含了太多、很深的道理。我打算有时间先看一下罗杰斯的《成为一个人:一个治疗者心理治疗的观点》和《论人的成长》。那这次的“科普”就先这样?泪目,我是真的不够了解心理咨询啊,以上的那些东西都是两三年前上心理咨询课的时候学的,都忘得差不多了,做不了科普。以后还是老老实实瞎叨叨和发读书心得吧,科普的事情交给投稿者~~~~哈哈
ps: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是情感上的肯定,而不是行为上的一味纵容。对人对己,都要把握好“度”,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