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译文
不崇尚贤能,老百姓就不会互相争功;不看重那些稀有的东西,老百姓就不会去偷盗;不显耀那些能引发贪欲的东西,民心就不会被扰乱。所以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净化老百姓的心灵,填饱老百姓的肚子,削弱老百姓竞争意识,增强老百姓的体魄,常使人民没有机心、没有欲望,使那些所谓的智者不敢胡乱妄为。圣人用无为的原则去处理事物,那么天下就没有什么是无法治理的。
感悟
这一章里,老子进一步阐述了无为的一贯主张。使人心归于淳朴清静,是社会治理的大要。
老子认为,尚贤的结果会引起民心的争斗,鼓动民众的贪婪(可欲),激起民心的混乱和社会的动荡,加速道德的颓废,正所谓:“大道废,有仁义。”或者反过来说:仁义兴,大道亡。中国人尚贤搞了几千年,出了几个真正算得上是为百姓谋利益的大贤呢?名贤实盗倒是层出不穷。所以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是对尚贤之害一针见血的揭露。
在这一章里,老子还透露出他的人生哲学的基本出发点,那就是不讲人性善或者恶,而是说人性原本像一张白纸那样淳朴。在这种情况下,假如社会出现尚贤的风气,那么就会引起人们的占有欲、追逐欲,天下往往也会因此大乱。相反,假如人们看不到可以贪图的东西,那么人们就可以保持“无知无欲”的淳朴本性。
当然,老子所说不使人们追求贪欲,并不是说要剥夺人们的生存与享受生活的权利,而是要尽可能地“实其腹”、“强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温饱,身体保持健康。此外还要“虚其心”、“弱其志”,这样百姓们就不会有功名利禄之心与争强好胜之志,如此,就顺应了自然规律,真正做到了无为而治。
这一章与上一章相互辉映,加深强调以自然规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的道理。
从现在的社会发展来看,老子的“无为”思想与学说确实存在一定的消极因素,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却在很大程度上有其合理性与进步性,而且,老子的这种观点对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观念和某些宗教迷信观念,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