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推荐那些为养育儿女而焦虑的父母阅读。
说实在的,刚开始阅读这本书的体验可不怎么好,用流行的话来说,是“劝退”。具体表现在:
1、啰嗦。很多谈教育的书,往往以作者自身的育儿经历、经验为蓝本,但本书不是。本书的作者在担任斯坦福大学新生教务长达10年,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大量刚上大学的年轻人,观察到了一个现象:相比以前,家长对孩子的干预要严重得多,反过来,孩子对家长的依赖也要严重得多。本书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举了大量的例子,说明当下的家长焦虑不堪,过度养育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然后提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而不是依赖性,支持他们做自己,而不是告诉他们应当成为什么人、做什么事。例子太多,啰嗦之余,有时还打断读书的连贯性。
2、文化差异。作者是个美国人,里面举的例子全是发生在外国的例子。文化、背景不同,要把这些例子读进去并不容易。光是人名、地名就会让中国读者觉得别扭。读完一遍掩卷,发现一个名字都没有记住。还有的例子,是中国没有的,例如服用药物成瘾、申请大学,不了解美国的背景可能根本不知道读者在说什么。
3、没有金手指。可以说,作者自己并没有提出高深的育儿理论,自己也没有系统化的研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个的例子,以及一系列的清单。容易看不进去,觉得然并卵。
本书的核心观点就一个:过度养育会带来很大的危害,要适当的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做事、独立思考。
书的开篇就提到一个有趣的词:“直升机父母”,比喻家长像直升机一样在孩子头顶盘旋。
照我的观察,中国的直升机一代晚于美国,比美国要严重。这是有其社会背景的:
1、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父辈忙于在土地里刨食,光是让一家人吃饱饭已不是易事,自然没有精力对孩子过度关注。现在生产力大增,父母有很多闲暇,就把时间花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2、人口政策影响。早年国家鼓励多生,而计划生育使得一个家庭中,在1个小孩身后,有6个大人在忙活。大人们总得找点事做,于是他们把本来属于孩子的事包办了。
3、竞争加剧。父母经历了国家快速发展的一段时期,吃到了红利,同样也希望自己的儿女能获得同样的红利。但红利是有阶段性、有限的,家长们愈怕自己的失去了优势,输在起跑线。于是开始了教育的军备竞赛。
4、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发展,让家长们有办法将孩子时时刻刻放在自己的关注范围内。
书中举了很多”别人家“的例子,都能在身边找到同样的例子:
1、过度关注孩子们的安全与健康,从不敢让孩子离开我们的视线。为了安全,过度限制了孩子,这不许做,那不许碰。
2、生怕孩子在社交中吃亏,被欺负。两孩子一起玩,被抢了玩具,或者推搡一下,就马上跳出来指责。
3、生怕孩子的学习条件比别人差,为上名校咬牙买学位房,为孩子报一堆补习班,不考虑孩子的时间和兴趣。
4、孩子每天都有一大堆作业要做,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这上面。其他非学习方面的事,不需要碰一丁点。
5、需要时时刻刻掌握孩子的动态,让孩子始终在“手机脐带”的连接之中。
这样做的坏处非常多,使孩子缺少基本的生活能力,给他们带来非常多的心理问题,对要做的事情不知所措,感觉难过、孤独、焦虑,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缺少独立决策、行动的能力,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不敢行动,不敢犯错。
原因很简单,人做事情是需要学习,能力的获得是需要练习的,而过度养育剥夺了孩子练习的机会。
怎么办?书中给出了答案,就是采用权威型的养育方式。
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按两个维度,提出四种养育方式。两个维度分别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程度,父母回应孩子的程度。两个维度从低到高,刚好可以形成四个象限,四种养育方式就处于四个象限之上:
1、专断型:要求高,回应迟缓。这类父母很严格,期望孩子服从、尊重他们,如果孩子不听话,就予以惩罚。他们不解释自己的行为理由。
2、放纵型:没有要求,有求必应。这类家长照顾孩子的每一个需求,顺应孩子的每一个请求。他们不愿意制定规则,也不提出期望。
3、忽视型:不要求,不回应。
4、权威型:有要求,有回应。这类父母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他们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并坚持目标的达成。同时他们也温情脉脉,积极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为了实现学习的目的,他们跟孩子讲道理,与他们平等沟通。他们给孩子充足的自由,让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失败,并做出自己的选择。
至于如何做一个权威型家长,书中第三部分列了很长的清单,不说太多,让大家失去阅读的乐趣。
前面三部分讨论的是如何成功地把孩子抚养成人,而第四部分问的问题是:你自己是一个成人吗?
成人的标准是什么呢?结合本书,我的总结是:
1、不受外界的影响,有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重要永远是,发现你的激情和目标,并据此规划人生道路。
2、接受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也就是说,人生是自己的。要过好自己,就要学会说不,考虑自己的健康,为最重要的关系腾出时间。
3、财务独立。不能没有金钱,又不能把金钱作为唯一的目标。
本来是学习如何育儿的,结果又回到了如何做一个独立的人。双倍的收获,双倍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