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在于启发并激励自己不断地思考身边的交互设计。互联网时代发展极其迅速,我们只能够追赶着互联网的步伐,那些走在互联网前面的人是不多的。永远别相信成功鸡汤学,在互联网没有一步登天一劳永逸的方法。我们应该有不断思考不断前进的姿态。
设计的过程
本书中的设计流程框架是:define(定义)、discover(发现)、synthesize(综合)、construct(建构)、refine(精华)、reflect(反思)。与《about face 3.0》书中所讲到的方法似乎如出一辙。
时间维度上的交互设计
Jon Kolko多次提到了交互设计中的第四维度要素——时间。交互是以时间来考量的,是发生在时间维度上的额,这就注定了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有很明显的不同。在其他交互设计书中,虽然没有提及交互设计在时间维度上的考量,但是多多少少隐含在交互设计的原则中。例如当用户第一次使用一款产品的时候,他很可能是个新手用户,当他熟识了这款产品,会变成为中间用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有可能成为专家用户,也有可能再次变成新手用户。所以用户在是用一款产品的时候,他的操作习惯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过时间的推移不断改变自己对产品的看法。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就需要考虑这一点,对用户的引导需要适当,同时也能让用户再次查看引导。用户的心理也会随着时间改变,他们对于第一次使用的产品会有强烈的好奇心去探究,但是随着好奇心被消磨,逐渐会失去耐心,如果产品没新的新鲜点提供给用户,用户就会乏味而摒弃这款产品,转向新的产品。一些社区类产品,用户不断上传数据到数据库中,这些数据内容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后台会不断向用户推送内容,但是推送的时间段和内容量,也应当在时间维度上进行考量。
Jon说到,用户界面设计(user interface design)和交互设计(interface design)两者的区别在于时间维度上的不同,交互设计师发生在时间维度上的。产品在时间上可能一成不变,因为人太过难以捉摸,机器语言很难根据人的操作进行准确的思考。而人在时间上的心理变化是千差万别的,就算是自己有时候也很难确切知道自己想要得到什么,心情也会随之变化。
书中提到,使用旅程图(Journey Map)来模拟用户在时间维度上的行为。旅程图描述用户随着时间推移,假象用户如何获取、安装、学习、使用、升级和摒弃产品的过程。它与故事板和用例不同,是在整个产品的从被使用到被抛弃的长时间的过程。从这个很长的时间段上,从俯瞰视角来思考产品。
什么是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作为一门新的学科,立足于人、技术、设计三个领域。交互设计与后三者,是交集的关系,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交互设计是指人与产品、服务或者系统之间创建的一系列对话,这种对话难以察觉,无时不刻存在于我们身边,并且是在时间维度上逐渐推进的。这种对话易变且流动,并且不断演化。在探讨交互设计的书籍中,一部分探讨人机交互,更关注人的行为与界面的关系,另外一种更关心交互性部件的设计。交互设计 应当发展,应当在时间维度上进行更多的考量,把握用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演化对产品的使用体验。需要考虑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的心理变化、使用情境的变化、产品自身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