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来媳妇本地郎》最新的一集里,家长们收到了学校文艺晚会的消息,据说表演得好的,还能代表学校去市里参赛。这使得家长们一下子打起了鸡血,因为害怕孩子们的群魔乱舞会丢失拿奖的机会,所以他们都擅自做主给孩子们编排他们认为能拿奖的话剧。
这本来这是一项很好玩的课外活动,但在家长们给出“不合理的剧本”还有“必须拿奖”的压力下,孩子们显得十分抗拒。
但是即便孩子们不喜欢那种老套的剧本,为了奖状,为了面子,家长们也要强迫孩子们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做,不然就不给零花钱,完全没去考虑孩子的意愿。
不过,聪明的孩子们最后还是选择了阳奉阴违,在家里排练父母安排的节目,在比赛的时候表演了他们喜欢的“模仿秀”,家长们万万没想到,孩子的这般胡闹居然还拿奖了!这才使得家长们好好反省了自己,确实不应该为自己的虚荣心,去为难孩子做他们不喜欢的事。
这种情况是不是很熟悉?在现实中,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成龙成凤,出人头地,因而给孩子施加各种压力,把自己没完成的愿望全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从没想过孩子喜不喜欢,乐不乐意。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小孩,叛逆显然是最聪明的选择。但也有些特别不幸的孩子,他们被父母包办了人生,小到穿衣吃饭,大到择业择偶。然而他从放弃反抗开始,就已成了行尸走肉的木偶人,他们肉体虽然活着,但人格早已支离破碎了,尽管他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高新的职位,那也不是他真正想要的,即便拿奖,也会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脸上带光的只有家长和老师们。
曾经有一个“父母皆祸害”的帖子,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共鸣,同样引起了千万父母的反思。“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这句温柔的谎言,更让孩子无力反驳。而如今在“虚荣心”这一集里,我也被这个道理深深地打动了,但很多年轻人都已经不看这种老友频道了,我希望这个道理能流传到当代年轻父母身上,思来想去,还是打算把它写出来发出去好些。
很多家长都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问题和人格发展问题。除了病从口入以外,还有一个词叫“病由心生”。如果家长光顾着自己的荣誉感去强迫孩子做他们不喜欢做的事,常常替他们做决定,孩子们便会发生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像电视里那样,孩子聪明地叛逆起来;
第二种是行为上接受,但身体不接受,因此身体很有可能会因为潜意识的抗拒而产生各种病痛;
第三种是像上述所说过,不幸儿很有可能会成为行尸走肉的木偶人。
当今社会的竞争力大得连孩子都被牵扯进来了,在家长嘴里:“别人家的孩子……”的压力下,孩子连话都还未能说清楚就要争先恐后地拼“优秀”,各种幼儿早教班的老师们嘴里也常常劝说家长:“现在的孩子可聪明了!什么都会做!你的孩子可不要落后了!”
在各种奖罚机制和父母“有条件的爱”下,听话的孩子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拿下更多的奖,他们开心吗?其实他们拿奖的目的不是因为奖状本身,而是因为父母喜欢,老师喜欢,为了讨好他们,很多孩子们从小就得带着厚重的人格面具去成长。
我从不想让我的孩子卷入到这种竞争中来,孩子不是应该有个孩子模样吗?我觉得童年最主要的还是玩,在玩耍中学习才是童年应有的样子。有一句老生常谈的话:不幸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幸运的人用童年来治愈一生。可以说一个完整又美好的童年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放过孩子吧。
如果我说不在意孩子以后会出人头地是假的,但我们要知道的是,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他们只是借我们的身体出来,他们的生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所有的成长路径都是不定向的,更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就犹如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种出来的苹果树,长成什么样,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
相信现在还有很多家长想要孩子按照他们的意愿去成长,如果那位家长是这样想的,那他就一定会失望的。——心理专家武志红老师说的。
在以后,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正确引导,鼓励,不给孩子施加他们学习本身以外的精神压力,孩子就一定能够活出真实的自我。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句很有趣的话:人类的进步,是因为下一代不听上一代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