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此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要面临竞争,学生时代要力争上游,工作中要努力上进谋生活,我们忙着忙着用功,忙着争取一切。可是在道德经里,老子却告诉我们要“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或许在今天,很多人看到这些理论会觉得已经过时了,不适用现在的社会了,但其实往往这些“干货”里蕴含的哲理,却真的能让我们受益终生。
如果你也在琐碎忙碌的生活里失去了方向,空做努力却总是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不如停下来,读一读古人的圣贤经典,或许在那里能找到你内心想要的答案。
用心体会老子
老子在《道德经》的最后一篇写道: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它大致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其实看完释义后会发现,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也说的很对,确实“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个道理,相信很多人都明白,但对于今天的我们,在如此高压的社会环境下,真正的帮助又在哪里呢?
这就要深入理解通篇的最后一句了,“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纵观历史,往往那些有卓越成就的人,都是心怀信念,为天下人做事情的人。
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 就是无为而治的最好体现,帝王不以锦衣玉食为喜,于是民众,官员也不会形成奢侈进贡的风气。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国家不刻意为了稳定而征兵,不刻意为了彰显皇权去修建宏伟的建筑而征税,不刻意为了使国家强大而强大,百姓日子过得平静祥和,自给自足,反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诸葛亮,他的一生并没有追求名利,追求富贵,而是为了天下苍生,拯救万民于水火,一心匡扶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然最终没能成功,但是在蜀汉的苦心经营,使那里的人民获得了短暂的安定,反而被后世歌颂,成就了永恒的美名。
记得马云在有一次接受采访时候说过“我对钱不感兴趣,我创办阿里巴巴不是为了挣钱的”,相信这句话很多人都有深刻的印象,甚至网上有人说马老师这是虚伪,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是如果我们带着道德经给我们的高度来看马云,或许他是真的这样想的,马云创办阿里巴巴的愿景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恰恰就类似“圣人”的思维,只做让别人都得到方便的事情,而不是为了争取什么,最终阿里终究成为了一个商业帝国,这才是真正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例子,都是不刻意去为了一个明确的目的而采取各种手段,而是站在更高的层面去"为而不争",反而真正能有所成就,由此可见,所谓的“古人的道理”,反而一直在适用于方方面面,不受时间的限制,有着永恒的生命力。
那么,当下的我们,或许没有马云那么大的理想,我们只是想努力争取更好的生活,我们又该如何运用《道德经》中的智慧呢?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通俗的讲,那就是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不要为了挣钱而挣钱。
假如你是一个上班族,不妨在工作之余给自己充电,学一门外语,考一门证书,多了解这个世界,无论是通过电影,书籍,旅行等等,都可以让自己得到提升,也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多经历,多体会,然后把它们都变成自己的财富,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它们会给你加分。
假如你是一个老板,那或许得好好想想,自己的公司真正能给这个社会作的贡献是什么,企业的价值如何体现,企业的使命又是如何,因为只有当一个企业真正能为大众带来便利的时候,盈利自然会来。
生活中无数的例子其实已经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对某个事物有了兴趣,才能自驱从而去学习,去了解,反而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很有心得有经验了。为了挣钱而挣钱的手段,永远只能停留在瓶颈里无法突破,充实自己,提炼出真正想达到的高度并为之努力,往往才能获得成功。
《道德经》中皆是名言金句,它对中国人思考世界的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说老子支撑起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内核一点也不为过,深刻理解《道德经》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依然有很好的启示。如今的社会,我们很容易陷入忙碌的生活中没法停下来,忙着工作,忙着生活,却忘了找个时间静下来跟自己的内心对对话,聊一聊,审视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当你看到这篇文,不如重新找时间拾起书本,认真读一部经典,细细体会其中的道理,成功的方式有千种万种,每个人的境遇,每个人所从事的行业都不同,要想达到自己想要的高度,只有自己去经历,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