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监考。初一的学生有些不谙世事,叽叽喳喳,心头一阵烦闷,于是扭头看着窗外。
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沉沉的田野,枯黄的稻草根深埋在干燥的泥土里,没见一丝翠绿。数九寒冬,又哪来的嫩绿呢。就这样盯着那一丛丛的枯黄,脑海里迅速掠过一个温馨的画面。就是这样寒冷的季节,就是这样枯黄的田野,就是这样冷冽的北风,就是这样温柔的阳光······我和弟弟拼命追赶着一个耀眼的红色气球,使劲往空中拍打,生怕它落在枯黄的稻草上刮破爆裂。一路追逐,一脸汗水,一阵欢笑,一上午一下午就这般不知不觉地溜走了,往往要到饭时听到母亲的训斥方肯罢休。
七十年代花钱买的玩具少得可怜,一个现在孩子眼中毫不起眼的气球足够令那时的孩童心花怒放。用嘴使劲往里吹气,等它膨胀到一定程度,拿妈妈缝补衣服的细线把球口一扎,在空中丢来甩去,一玩就是大半天。如果不小心挂破,还很伤心甚至挤出几滴眼泪。泪水偶尔能招来长辈们的同情,大发善心可能又给你几分钱,这样,又可以屁颠屁颠一路小跑到供销社,再买一个新的气球。
童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在气球的玩笑嬉闹中过去了。我再次留意到它,是在一家大超市,一个扎着两条羊角辫的四岁左右的小女孩,头仰向天花板,胖嘟嘟的小手揉着眼睛,哇啦哇啦地在哭。我抬头,一个漂亮的蓝色气球紧紧贴着天花板,小孩的父母也无可奈何。爸爸急忙跑去外头又买了一个粉红色的气球,小女孩这才停止了哭泣。
我笑了。我玩气球时只担心它飞不上去,小女孩却忧虑它降不下来。时代进步了,气球也不甘落后,是那时根本意想不到的氢气球,球永远高傲地昂着头。然而,伸手够不着的地方你不能松手,更别说追着它漫天飞舞了,真是万物有利有弊,很难十全十美。
如今,大街小巷到处都有气球,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小贩们灵巧的双手把它们扎成很多美丽的形状,看得你眼花缭乱爱不释手。可当年痴迷过此物的我,再没兴致去买它了。
忽然想起鲁迅的《风筝》,作家小时候很鄙视放风筝的游戏,甚至千方百计阻止弟弟玩耍。多年后,在书上看到儿童玩游戏有益身心健康,作家痛心疾首,后悔当年的无知举动。我倒是没有一个阻止玩气球的哥哥或姐姐,只是自己年岁大了,身子胖了,脚步沉重了,所以提不起追逐的步伐;也或者心中的气球灌的不是氢气,而是笨重的铅,无法轻盈地在空中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