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学唐诗的时候,我看到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当读到这两句的时候,我觉得好美,这些句子似曾相识,读一遍立刻就记住了。当我在抄写的时候,我试着用记忆记录。“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居然断断续续将这首诗写下来了。虽然过程中也回头看了几次原文,但相比与中学时背诵古诗、古文。这个记忆速度要快很多很多。
我记得高一的时候,语文老师让我在课堂上背诵古文。我结结巴巴的背了开头一句,后面就再也背不出来了。老师让我第二天到他的办公室背诵,晚上我一个人坐在学校的山头上,将古文读了十几遍,关上课本却仍一句不会背诵。气的我将书扔到山脚,发誓从此不背书。正是这个错误的决定,让我的语文和英语成绩一直提不上去。高考语文考了70分,英语考了76分。这也给我的心理产生巨大的阴影,我认为我的记忆能力不行,这是天生的,无法改变。
今天想想,真的浪费了我那么多的大好时光,我哪里是记忆不好,而是我根本没有学会记忆的方法。如果当时背诵的时候不填鸭式的往脑袋里塞,我先从古文的意思开始理解,再去找一下古文的感觉,那么我肯定会背诵那篇古文。而且如果当时我找到了这种方法,我可能会爱上古文,更有可能我也会爱上英语。那么现在的我可能是另一种生活状态。
最近在看古典的《拆掉思维的墙》,他说:我们为自己构建了一个世界,然后反复强化,最终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就是我们构建的那样。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就是自己生命的“巫师”,我们给自己搭建了一个幻想世界,然后在现实中让这个幻想慢慢实现。我的记忆不好,我背不了单词,背不了文章,这个幻觉一直伴随着我。然后亲手搬砖、垒砌,把自己围在里边,建造了一堵思维的墙,让自己停滞不前。
遇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可怕的是脑子里存有根深蒂固的思维的墙。打破这道墙,冲出思维的牢笼,超越自我,实现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