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曾与《我与地坛》有过一面之缘,如今再续前缘。我无从知晓史铁生在那些日子内心所想,无法体会到他在那段生命修炼旅途中所遇到的艰辛,无从感知到他对于生命思考的“痛苦”征程,但是我能感受到他握住生命的力度,以及对于世俗的深厚情怀。
多年前,我曾在地坛里与你相遇,那时候,我还不懂。而如今,我又不自觉的想与你再次相遇在地坛,这次,时间已让我明白了一些。我翻开那一页页,正如翻开你那深邃的思想,在其中徜徉
地坛见证了史铁生,史铁生也见证了地坛。在他的生命被狭小的轮椅囚禁时,地坛却离他越来越近了,等了他四百多年,直到等着史铁生走进了他的怀抱,接着就是关乎生死的征途,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是生存,还是毁灭?当这个终极命题出现在他脑海中的时候,他尝试着做出回答,在苦苦思索了好几年,他没有成为毁灭的那一个,而是找到了重生之门,当他把宿命当做一种存在时,史铁生的内心归于了平静,他找到了自己思想的归宿。地坛将历史的沉淀,融进了史铁生的思想里:不管怎样,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当人处于顺境时,总有一种人定胜天的感觉,但是当那些不可控的因素降临之时,当自身在丢失掉健康,前途,甚至生命时,才会发现:历史,时间;才是真正的王者,掌握着这个世界,就好比地坛的围墙,看见了,只能绕行,才能找着路。史铁生残废的身躯是被囚困于轮椅之上,但是地坛却让他的思想征途脱离囚笼,他的思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当灵魂中的史铁生所思所想对世俗中的史铁生造成了影响,形成了统治时,他就得到释然,内心就更加平静,活得就更加坦然,地坛寻踪,他寻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他找到了活着的方式,然后将那些体验写出来,从笔尖流出,流进那些感同身受,或者是生命感悟者的心灵中去,让他在别人眼中也稍微有点光彩,或者能让处于远方的母亲得到安慰,她的儿子活着,更是好好的活着。地坛的等待,让史铁生重生了,这种等待是值得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人生中的地坛,让我们找到生命的意义所在,纵然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当母亲踏着深深的车辙,徘徊于地坛不肯离去时;当那对年轻夫妻绕过阶梯,岁月爬满了他们的额头时;当小伙立于地坛独自歌唱,地坛已将歌声刻入围墙时;当踩着“小灯笼”的姑娘,已渐渐远去的时候;史铁生从这些生命的流淌里感悟到了差别永远都是要有的,苦难是人类剧目必须的成分之一,假如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定义自己呢?如果没有了丑陋,那又将如何定义美丽呢?如果没有残疾,那健康又将何从何去?活着,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关怀,本身就是一个过程。而活着与关怀之间连着一条路,而这条路,就是每个人在人生中所遇到的地坛里思索而得,路的好坏,取决于地坛的深度,取决于地坛沉淀的历史的厚度。终极关怀,对于史铁生而言,就是无限的,将自己的理想融入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许多生命的流逝,伴随着许多时间的沉积,最终,上帝出现在了他心中,究竟是谁去充当苦难的角色?又有谁去体验世间的幸福,骄傲?不必多想,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我们只管去履行好个角色,走好这段过程,对命运而言,休论公道,然后,你会得到一个答案,那就是,理想,是过程拼出来的,或许在实现过程中,你的角色不断改变,你的资本在不断流逝,但关怀,是永远存在的,存在于你的所作所为里,存在于你带给这个世界的改变里,不管是残疾人,还是健康人,都是平等的,或许正是残疾人资本的流出,才造就了健康人的今天,我们作为一个人,应该有所醒悟,有所作为。每个人都以该有更宽大,更人道的空间。关怀,是不会消失的,存于尘世,存于远方。
远方存在,但是我们永远无法到达远方,因为我们需要时时修行,不得停息,而远方,正是带给我们修行的动力,史铁生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终极感悟,一种高尚的关怀,是超乎俗世凡尘的,他告诉了人们,死,真的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是必然会降临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看到远方,不断修行,最后,一切归于和谐,归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