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口语交际课的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

        主要谈三个问题:

      一是,口语交际教学到底有多重要?

      二是,统编教材口语交际的编排特点。

      三是,当前口语交际教学的误区及改进策略。

      一、口语交际到底有多重要?

      首先,看第一个问题:口语交际教学到底有多重要呢?

      我们知道,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一生中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它一方面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乃至整个人生,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有一项研究表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语言应用的比例是这样的:听占了41%,说占了33.3%,读占了16%,写只占了9.7%。

      华东师大倪文锦教授说:学生口语能力已经成为限制其成长的重要因素。必须建立完善的口语培养体系,以此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能力,使学生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协作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可见,口语交际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会听、会说,会交流,同时也要通过听、说、交流的训练增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协作能力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由此可见,口语交际教学必须注意以下4点:

      口语交际要面向一定对象,以完成一定交际任务为目的。必须关注特定的人物身份、特定的交际场景。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它有别于“听说训练”,它更强调“双向”“互动”,只是单方面的说,或者单方面的听是不行的。

      语境适切是判断口语交际成功与否的最高标准。口语交际就是要在对的场合,向对的人,说对的话。

      口语交际的外在表现是口语表达,实际上体现的是人的综合素养。

      从课标的要求,我们就可以知道:口语交际着重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一是倾听,低年级要求是“认真听”,中年级以后要“耐心听”;二是表达,要求是大大方方、自信地表达、从容地表达,到初中后还会要求“负责地表达”;三是应对,要求是机智灵活地应对,这是最能考验学生交际能力的一项,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难点。在我们的教材中许多经典的故事都是因为巧妙的应对而流传千古,比如《杨氏之子》《晏子使楚》等等。在《庄子·秋水》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看鱼儿在水中嬉戏。庄子说:“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儿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断定的。”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说:‘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说明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所以才问我从哪里知道的。我现在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这是多么精彩的应对啊。而这些都必须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中才可能发生。所以,语境适切对于口语交际来说非常重要。

    语境适切,就是要求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时,说者要懂得在什么场合说话,根据场合决定话该不该说,该如何说,用什么样的语言,辅以什么样的手势等。听者懂得将场面情势、脸色眼神、手势动作等尽收眼底,融入心中,成为宝贵的信息资源并及时予以反馈。

      刚才,我们谈到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语言和行为的文明、得体是判断口语交际成功的重要标准。所谓”文明“,不只是会使用文明用语,更重要的是要遵守社会规范、尊重理解他人;所谓”得体“,就是要在交际过程中考虑交际对象的身份,考虑交际的场合,言语、行动得当,没有违和感。老舍先生就曾说过:所谓语言得体,就是语言适应语言环境,该俗就俗,该文就文,该土就土,该野就野。”

    屏幕上的这个交际案例,很多人都熟悉:

      学生:老头,到电影院还有多远?

      老人:还有200丈。

      学生:真没文化,都是论里,你怎么还论丈啊?

      老人:论理(里)你得叫我“大爷”。

      这个案例中的学生就是因为不注意语言的“文明“”得体“,结果造成交际的失败。

    学生和老人之间,是一种相对陌生的关系,陌生人对话多用敬语、客套话,我们中国的语言当中就有大量这样的敬辞和谦辞,这样说话,别人才愿意和你接触,给你帮助。如果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情况就又不相同了。我有一个朋友和她的父亲之间的关系特别好,平常就总是称呼她父亲“老头”,在微信朋友圈经常晒“我们家老头”怎么样怎么样,那种亲密的情感让人羡慕。如果称呼“我父亲”反而显得别扭、生分了。

    口语交际教学还关系到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文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四个方面的内容。

      我们首先看“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口语交际教学通过”听“培养学生理解、聆听、判断语境的能力,对语言进行梳理和整合,主动地建构语言。通过“说”培养学生自主表达、生动表达、有条理表达的能力,自觉地运用语言。

      再来看“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口语交际教学,绝不仅仅是训练学生的“嘴皮子功夫”,而是通过对倾听能力、表述能力、沟通能力、辩证能力等的系统化训练,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心理素质,推动人格健全的浸润性养成。所以,口语交际不仅要培养学生会听会说,还要让孩子懂得如何思考问题?如何自控反应?如何待人接物?每一项都和“人“的健康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拿”心理素质“来说吧,我们看到一些孩子就是因为不会交际,不能自控,结果酿成惨剧。比如,网上经常报道,有的孩子因为和家长争吵,一言不和就去跳楼,这就是不会沟通,在沟通时不懂得如何自控,不知道在冲突情况下如何表达自己的愤怒,结果做出过激行为,付出生命的代价。由此可见,口语交际教学要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素养,而其背后最核心的就是思维品质与思维方式。

      我们接着再说“审美鉴赏与创造”。口语交际教学通过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听说兴趣,唤醒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注意语言美,抑制不文明的语言“等,这本身就是一种追求美、实践美的表现。

    最后,再来说说“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口语交际有三个重要的原则:一是合作的原则,交际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活动,交际的目的是为了相互理解,促进合作;二是得体的原则,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得体“有着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我们中国人见面寒喧,常问“你吃饭了吗?”,如果在西方却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三是角色的原则,角色的不同,说话时的姿态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对失意的人不说得意的话,对有缺陷的人不说人家忌讳的话,对长辈说话不能大模大样等等。实际上,上面的三个原则,核心就是“对对方的尊重与理解”,在这一点上,世界文化有着共通性。你看,这些口语交际的原则都与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定的文化形成了特定的交际规则,通过对交际规则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世界,理解社会,传承文化。

      二、统编教材口语交际编排特点

      下面我讲第二部分:统编教材口语交际编排特点。

      这一部分内容很重要,但是我并不准备做特别详细的解读。因为在座的都是教研员,相信各地已经在轰轰烈烈进行的新教材培训上这些内容都会涉及。我在这里主要是过一下。

      和其它版本的教材相比,统编教材在口语交际的编排上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和优势。统编教材中口语交际是作为一个单独模块进行编排的,1-6年级建构了清晰的目标体系,更加突出了“交际”的功能,更重视学生交际能力与交际习惯的养成。

    话题设置上每册安排4次(六年级下册为3次),小学阶段共47个交际话题。虽然安排的话题次数减少了,但这样更有利于老师们集中时间、重点训练。

    教材呈现上,口语交际一般由情境图、对话框和小贴士三部分组成。尤其是小贴士,对训练的要点进行了明确提示。

    以前教材口语交际只是语文园地的一部分,统编教材把它明确地列入教材目录成为一个单独模块;以前教材口语交际只是以“畅所欲言”的形式用几行字描述,统编教材每个话题都给了一个页面,这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对口语交际的重视。

    与旧版本的教材相比,统编教材有着清晰的口语交际目标体系,作为教师一定要对标教学,要在教学中体现编者的编排意图。

    体会教材的编排意图,不光要看一册书中的目标要求,更要把不同年级的教材放在一起,梳理出交际目标循序渐进的梯度序列。这样在教学的时候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这是三、四、五年级对于“倾听”的不同要求。(见课件)

      这是三、四、五年级对于“表达”的不同要求。(见课件)

      这是三、四、五年级在“交际素养”上的不同要求。(见课件)

    统编教材口语交际的话题内容与本单元的主题大多都有一定的关联。这也是教材编排的一个特点。

    在话题的选择上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突出育人的功能。话题的类型大体可分为功能类、交互类、独白类等等。这些话题大多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也用以指导孩子们的生活。所以在小学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我说”与“说我”是主要的材料来源,就是在这样的听说、交流之中,语文学习积极地影响着孩子们的生活,这既体现了一种“大语文观”,又体现了教材对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视。

      在呈现方式上,情境图,用来创设课堂交际情境,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对话框,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了直观生动的范例;小贴士,清晰呈现教学目标和训练要点,使学生明确口语交际的方法策略。

    在教学中,我们特别重视交际方法与策略的学习:

    一年级,着重解决孩子不会听、听不清,不敢说,说不响,不知道跟谁说,不懂得区别场合,不容易说清楚的问题。

      二年级,着重解决学生不会问,说话无序,听人讲话抓不住要点,不会应对等问题。

      三年级,着重培养孩子要有对象意识,引导学生成段表达,避免对生活场景的简单重复。

      四年级,着重培养学生听要有筛选,判断出哪些是重要的,做出应对;说要有主题,说完整,有情感,通过语调、手势等增强表达力和感染力。

    五年级,话题选择上更关注口语交际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方法策略上强调有依据、有条理地表达。

      六年级,由感性地动情表述向理解深刻的表述过渡。强调要点,有条理地表达,以理服人。

      因为统编教材有明晰的目标体系,有具体的方法策略。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首先要循纲扣本,一课一得,把每一个话题的训练都落在实处,做扎实。

      我们看一个课例。统编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的话题是《用多大的声音》,小贴士中的提示是“有时候要大声说话,有时候要小声说话”。教材这样编排,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际规则,懂得说话时要区分场合,说话的音量要依场合而定,引导学生做文明有礼的交际者。教材中设置了3幅情境图,这3个情境都来源于学生真实的校园生活。第一幅图是在阅览室里,第二幅图是在教师办公室里,第三幅图是在教室里讲故事给大家听。教学时,老师要充分地利用这三幅情境图,引导学生先想一想(应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再议一议(为什么有时候要大声说话,有时候要小声说话?),接着再演一演(给学生真实的体验,在语言实践中形成能力),最后再进行拓展,把学生带入更多的生活场景(如运动会上喊加油,音乐厅里听音乐、公交车上聊天等等),使得“尊重他人、文明交际”的理念入心践行。

      三、口语交际教学误区及改进策略

      《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对于口语交际教学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实际教学中也存在着许多误区。我今天主要从6个方面来讲。

      误区一:重内容,轻交际,交际特点不突出。

      教材中有不少口语交际的话题都与思想品德教育有关。比如三年级上册《身边的小事》就需要学生分清哪些是不文明的行为,哪些是文明的行为?

    一些老师在教学中过于关注思想内容,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与错”的判断上,结果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把交际活动变成了回答思想品德题。我就曾听一位老师讲口语交际课,课堂上,他先出示话题,比如“说说你的身边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还有哪些文明的、值得赞扬的行为?“,然后让学生先动笔写一写,写完了,读一读,再改一改,接着让几个同学轮流发言,老师和同学分别对发言的同学进行评价。这绝不是一节合格的口语交际课。口语交际必须是双向互动的,强调的是信息的往来交互。口语交际的特点是交际性,而不是思想性。千万不能把口语交际课上成板起面孔教育人的课。

      要走出这一误区,就必须把“交际“放在中心位置。要坚持让孩子享有充分的话语自主权,调动孩子”我要说“的主动积极性,在交际的过程中弱化”对与错“的评判,而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交际方法与策略上。比如”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怎样做到”清楚表达“呢?可以采用先总说,后分说,重点的内容重点说的方法。

      教材中设定的交际场景是:先和小组同学交流,然后汇总小组同学谈到的“小事”,和其他小组交流。“和小组同学交流”时不光要“会说”,还要“会听”,并在听的过程中能够对别人的发言做简单的回应。这个回应可能是表示赞同“你说的对,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也可能是进行追问”你为什么这样看这件事?“甚至可以进行补充”我觉得你说得很好,我还想补充一点我的想法“。这样一来一往,就构成了双向互动的交际情境。”和其他小组交流“是在汇总本小组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要求汇总者能够做到认真听、抓要点、说清楚,在交流的时候还要注意,相同的内容如果别人说过了,就要简略地说或者不说,重点说别人没有说过的内容。这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但也是交际时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误区二:重讲解,轻实践,学生实践不充分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口语交际就更需要强调语言实践了,没有实践,这些交际的要点和技巧永远都是黑板上的板书和老师的唠叨,很难内化成学生自觉的行为,更难以提高学生的交际素养。

    可是,在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堂上却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课堂上的多数时间都被老师的讲解所占用,老师不厌其烦地讲,或者无休无止地问,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

      以四年级上册的《安慰》为例,老师可能会问许多问题,比如:你有没有遇到过不顺心的事?遇到不顺心的事,你的心情怎样?当遇到这样的事的时候,谁安慰过你?说一说,别人是怎样安慰你的?得到安慰后,你有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安慰能使人的心情变得好起来?说一说,安慰别人时应该注意什么?你有过安慰别人的经历吗?讲给大家听。

      这样的课堂,因为老师讲得过多,问得过多,就把交际的课堂变成了“问答“的课堂。孩子们语言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被剥夺了,这是十分可惜的。我们要知道,口语交际就像学游泳,一个人把游泳教材中写的动作要领背得滚瓜烂熟,可是不下水也是学不会游泳的。统编教材每册书只安排了4次口语交际课,我们一定要用好这4个课时,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提升交际素养。

      以《安慰》这一课为例,其实我们只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就会想出许多安慰的方法。甚至,我们根本不需要引导,只需要不断地肯定”这真是一个安慰的好办法,这个办法老师都没有想到,你的办法可真妙“,然后不断地追问”谁还有别的办法或者妙招?“,学生的思维可能就会不断地激活。

      以教材中列出的第二个情景(小丽的家要搬到另外一个城市,她马上就要离开自己的好朋友了,小丽说:“我不想搬走,不想离开好朋友”)为例,你会怎样安慰她呢?

      “小丽,我知道你很伤心,我也和你一样伤心。我们也不想让你离开,我们是最好的朋友,永远是最好的朋友。”这是一种认同的态度,你的痛苦也是我的痛苦。我能感受你的痛苦,我愿分担你的痛苦。快乐被分享的时候,一份快乐会变成两份快乐;痛苦被分担的时候,一份痛苦会变成半份痛苦。

      “小丽,别伤心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聚聚散散都是很正常的事,以后有机会,咱们说不定就又聚到一块儿了,比方说以后咱们考同一所大学,不就又天天在一块儿了么?”这是为对方宽心,心胸宽了,痛苦就被稀释、被化解了。

      “小丽,别伤心了。虽然我们不能住在一块儿了,可是还有手机啊,有网络啊,你想我们了,就和我们用微信开视频聊天,我保证每到周末就给你聊上一个小时的天。地球都变成”地球村“了,我们住的两个城市才隔几百公里,真要想见面,让你爸爸开车几个小时就回来了,或者让我爸爸开车去找你们。”这是做出保证,用自己的保证消除对方的顾虑,使对方振作起来。

    “小丽,别伤心了,这是多好的事啊!听说你要搬去的新城市可漂亮啦,我们大家都羡慕你呢!听到你要搬家的消息,我还偷偷高兴一阵子呢,以后去你们的城市旅游,就可以住到你的新家里,连住宾馆的钱都省了……”这是另辟蹊径,描绘一个蓝图,用希望去减轻对方的痛苦,起到安抚对方的目的。

……

      这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语言,是孩子智慧的应对方式,这要比老师的讲解和提问更有价值。

      误区三:重听说,轻应对,交际活动平面化。

      这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商量》一课。

      我听一个班上这节课,课堂上老师让孩子们模拟商量的过程。我们的孩子确实很天真,也很善良,商量的过程进行得特别顺利。

甲:我要过生日,想先走一步。请你和我调换一下值日时间,可以吗?

乙:好的。

甲:谢谢!

乙:不用谢。

两个来回,简单几句话,交际完成。

再换两个同学上来商量,几乎完全一样。

第三组两个同学上来模拟,结果也是不到一分钟顺利完成。

      这样的口语交际课,变成了教“礼貌用语”的课。由于完全没有“冲突”,导致交际过程过于顺利。更让人担心的是,真实的生活是这样的吗?这样的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又学到了什么呢?

    王荣生教授说:目前口语交际教学的问题在于“过分日常化”,不能将日常生活中的内容简单的搬到课堂中,那样的口语交际实践是没有意义的。

      口语交际课,首先是一类“课”,评判一节课到底有没有价值,最朴素、最基本的标准就是孩子在这一节课上有没有得到提升。如果孩子平常在生活中就是这么说的,上了这节课后还是只会这么说,那我们就必须质疑这节课存在的价值了。

      所以,面对这样的内容,我们就需要有意地为孩子设置一些“槛儿“,逼着他去动脑筋,去想办法。

      比如,我们可以改变人物的身份。在真正的语境中,交际双方的身份确认是尤为重要的,可以说是交际的重要前提。身份,几乎决定了交际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一,决定语言是否需要完整。熟人之间语言可以是简短、非完整的。因为双方都很熟悉,心照不宣,没必要每次都完整表达。有时候一个眼神,就能完成交际信息的传达。其二,决定了“礼貌用语”的使用。注重交际中的礼仪,使用礼貌用语,毫无疑问是必须的,但也要注意区分场合和频次。不要让孩子们“为了礼貌而使用礼貌用语”。要知道课堂执教的是“口语交际”,而不是“道德与法制”。熟人之间要讲礼貌,但要避免过于刻板。不顾身份、不顾场合滥用礼貌用语,交际就变得非常别扭。其三,决定了交际的成功率。有的时候,找对人,就完成了交际;有的时候,双方有隔阂,话说再客气都没有用。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假设:

      假设小丽是(班长、组长、你的同桌、你特别“铁”的好朋友、曾经和你闹过别扭的人),你该怎么和她商量?

      身份的转变会把学生带入不同的情境,他就得学会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策略,就得学会及时地应对,孩子的交际能力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才能得到提升的。

      既然是商量,就不一定会成功,否则就变成了“命令“或者”安排“了。如果商量不通怎么办?也是很重要的交际策略。

      如果商量不通,怎么办?(换人商量。同学、老师、家长)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训练,让孩子明白在交际的过程中要知进退、懂忍让。要学会换位思考,要敢于面对挫折。所以说,口语交际绝不只是“能说会道“,更是要从活动中悟到做人的道理,提升核心素养。

      误区四:重能说,轻会说,教师指导不到位。

      口语交际教学要让学生敢说、能说。只要交际双方都敢说、都能说,就能互动起来。可是,口语交际又是一体两面的存在,如果我们只注重交际带来的表面热闹而忽略其口语训练的实质,口语交际教学也就失去了其作为语文课程重要构成的本体价值。所以,口语交际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能说“,还要让其”会说“。

    王荣生教授说:口语交际教学要具有反思性,即不需要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学会的交际内容和技巧,而是要将重点放在学生口语交际中所表现出来的有缺陷,但学生自己又不认为这是问题的方面。

      可见,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教师的指导很重要。

      比如《有趣的动物》一课,这是一个孩子们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孩子可能都有话说,都“能说“,可是,却不一定会说,说得时候可能条理性不强,不能抓住动物的特点来说。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加以指导了。老师可以提供一些范例。也可以把优秀的学生发言作为范例,通过对范例的学习,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质量。

      误区五:重在说,轻于听,交际习惯被忽视。

      在前面我们讲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的比例,听占到41%,说占到33.3%。可见,很多时候听比说还要重要。

      《课程标准》中也要求“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这种尊重与理解,不光表现在”说“上,更多的时候表现在”听“上。倾听,是对对方的尊重,有的时候真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真的是”沉默是金“。

    可是,我们的教学现状是怎样的呢?我看到我们老师们对“说”的关注远远高于对“听”的关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是老师刚说完,一些孩子就把手举得老高,“我,我,我”地喊着,争着去“说”,一旦老师叫了别的同学,这些手举得老高的同学就会发出一声“唉”的叹息,然后转头去和别的同学说小话,至于老师指名发言的同学说的什么,他一点都没有听进耳朵里。

      其实,“听”与孩子的注意力、理解力和记忆力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不会听的人,是很难把握别人说话的要点的。

    咱们中国的语言特别有意思,很多时候所用的字完全一样,但表达的意思却截然相反。这个时候,就要考验听话人“听”的本事了。

      举个例子。一男一女两人约会,女孩说:如果你先到了约会地点,我还没有到,那你等着啊。如果我先到了约会地点,你还没有到,那你等着啊。

      都是“你等着啊“,表达的意思一样吗?显然不同,你得会听,不会听,女朋友都找不到。

      其实,有的时候,交际真的不需要多说,你只需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蛮有兴趣的听,就能给对方留下很好的印象。很多时候,可能比你滔滔不绝地说效果还要好。

    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中讲到一个故事:

      一次卡耐基去参加一个聚会,在场的一个金发女郎听说卡耐基在欧洲待过一段时间,就主动请卡耐基讲讲欧洲的美丽风光和人情风俗。

      他们在沙发上坐下来的时候,那个女郎说她和丈夫刚刚从非洲回来。听到这些,卡耐基说:“啊!非洲,那地方太有意思了,我一直想去看看,可是一直没能如愿。你太幸运了!你能给我讲讲非洲有趣的事吗?

      在接下来的45分钟里,那个女郎不停地讲着她在非洲的旅行故事,再也没有问过卡耐基关于欧洲的任何问题。卡耐基做了一个很棒的、饶有兴趣的听者。

      有意思的是,在聚会结束的时候,那个女郎夸卡耐基:真是一个最有意思的人,是一个最有意思的谈话家。

      所以,有时候听比说还要重要。

      我们再来看看四年级上册的《我们与环境》一课。

      “小贴士“中的第一条是”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有关“。如果不会听,显然也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要走出这个误区,首先,老师要强调“听”的重要性。其次,要创设新颖有效的交际情境。人们总是喜欢听新颖的事,厌烦听老套的话。通过创设新颖有趣的交际情境,可以让孩子们更爱听,听得更专心。

      比如,《我们与环境》一课,我们可以设置“新闻采访”的情境,让部分学生做嘉宾(市长、校长、家长代表、学生代表、教师代表等)。其余学生当记者。提出明确要求:小记者要有礼貌,说话要得体,发言前要先征得对方同意,要先自我介绍,注意倾听,不懂就问,正确理解对方意思并能转述等。

      误区六:重实施,轻评价,评价体系不完备

      说实在话,评价一直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难题。口语交际正是因为用传统的评价方式无法进行,在我们的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太,所以才被很多老师所忽视。

      现在,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在统编教材中作为一个单独的模块独立编排,相信没有老师敢说“我不教”。可是,如何正确地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依然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位教研员、每一位老师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可以让孩子自评、可以让同学互评、可以老师评、也可以家长评。需要提醒的是,对孩子的评价一定要坚持自我纵向比较,反对群体横向比较。要以鼓励、激励为主。

      二是,评价形式要多样化。可以进行诊断性评价,可以进行激励性评价,也可以做总结性评价。可以师生互动,也可以生生互评。有的老师担心孩子“眼高手低”,其实不必担心,要知道“眼高,也是一种能力”,当他以较高的标准评价别人的时候,其实也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努力的目标。

      三是,评价要围绕着训练重点进行。因为口语交际活动可评价的点很多,泛泛地评价很难有好的效果。在教学中,评价也必须紧扣训练重点,落实“一课一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只有把每一课都落在了实处,统编教材口语交际的编排意图才能得以彰显,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形成体系,学生的口语交际素养才能不断地提升。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欢迎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此文为李国胜老师9月3日在“2019年河南省小学语文教研员暨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中的发言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636评论 5 46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890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680评论 0 33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766评论 1 27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665评论 5 35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045评论 1 27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515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182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334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74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31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002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599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675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17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309评论 2 34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885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