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旧物,在归纳影集时,突然有个发现,纸质照片的最后截止日期,大概停留在2006年。之后,就是空白。
翻阅那十几本影集,2006年之前的每一个重要节点和事件,都能在照片中找到记录和痕迹。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大学,恋爱,结婚,生女儿,女儿的每一个成长瞬间,每一次出行旅游,聚会,以及和父母在不同时间的合影,就像看一本和家人亲人以及朋友的时光书籍。
2006年之后发生了什么?其实也是有记忆的,那之后,智能手机全面流行,我买了第一部数码相机,想着总算实现了随时记录生活点滴的心愿。
记录了吗?也确实记录了,数码相机大概用了三五年吧,记得最后一次使用,里面应该已经留存了几千张的数码相片吧,有意识的整理了几次,随后都放弃了,然后里面的照片没有打印出来一张,就在相机里,不知道沉在了哪个柜子里的角落。
手机呢?一两年更新一部,每一部的诱惑点都有摄影像素的大幅提升,都在强调拍照的专业和清晰,我印象里最初智能手机的像素是50万,现在呢?四千万六千万像素都已经不稀奇。
每换一次手机,基本就意味着老手机里的上千张照片被放弃。除非有个别特殊的,否则,换一次手机,就有一批记忆以图片的方式被遗忘。
数码相机和手机,确确实实方便了我们记录自己的生活,可我很确定,在一万个人里,和我一样在方便的过程中,边记录边遗忘边放弃,到最后没有一张图片能以纸质照片的方式展现出来的,一定是绝大多数人,我都怀疑,一万人里,都不一定有这样一个人存在。
母亲曾经为此不满过。她说每一次回来你们都会拍很多照片,可最后,她从来没看到过一张,能让她拿在手里看。
母亲说,也许是太方便了,反而彻底失去了记录的意义。从我的角度,或者可以这么说,记录方便了,却失去了留存的心思。
我知道母亲说的真的是对的。那时候相机并不是家家都有,很长时间还算一件奢侈品,有需要记录的事件和场合,首先就要考虑相机的来源,然后真的需要大概计算要拍多少张照片,然后一个胶卷36张照片,在当时价格不便宜,每一张照片都要用心设计,拍完了送专业洗印,每一张照片还要计算有多少人要,需要洗多少张。
整个过程,现在想来,一点一滴都是满满的期待和仪式感。
而现在,因为太方便了,所以,准备不需要了,设计不需要了,交待不需要了,求人不需要了,刻意不需要了,一切都不需要了,然后,就连留存也不再被需要了。
母亲说,她在家里隔一段时间就会翻相册打发时间。可是,没印象的年份越来越多了,有时候看得入神,甚至都忘了孩子们现在长得模样。
我们自己,用手机和科技,阉割了我们对于时光和温暖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