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章全文如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从字面解释如下: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美和善都是相对的,没有丑就没有美,没有恶就没有善。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都不是绝对的,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简单地从字面上看,都是相互对立的,但其实都不是绝对的。比如,我们能说某件物品是长还是短?《楚辞·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尺可能代表的是短,寸反而可能代表了长,所以长和短是相对的,受所处环境影响。同样的,如果你站在二楼,相对一楼而言,你所处在上,而相对三楼而言,你所处就在下了。在行进的队伍中,相对前面的人,你是在后面,相对后面的人,你就在前面。即使只有两个人,一前一后,如果掉转头来,本来在后面的人变成了在前,本来在前的人变成了在后。这些看似对立的概念其实都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的,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对立统一。这是永恒的、普遍的法则。
既然世上万事万物都是随时可能转化的,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就不能一成不变地对待世上的万事万物。一个有作为的人,不会强行以自己的意志去对待外界的事物,而是用无为的态度,顺应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规律。我们不要去强行要求农民今年种什么,哪块地种什么,什么时候下种,什么时候收获,等等。这些事情都只要交给农民自己去作主就是。政府只要用宏观政策进行调控就可以了,不要对农民的具体耕作行为作过多干涉。对于社会治理也是一样。不要试图通过法律和政策对人民群众的日常行为进行细致的规范,而应该充分让基层群众进行自治。大量实践已经证明,充分放手让基层进行自治,比政府部门事无巨细一竿子插到底可以大量节省治理成本,效果也会好得多。
之所以要无为而治,就是因为客观世界是在不断变化中的,我们不能以一种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去对待不断变化中的事物,而应该顺应客观事物的变化,遵循客观规律办事。
从另一个角度说,正因为不要过度作为,因此不要太逞能,不要太侍强。即使做成了某件事,也不要以为就完全是自己的功劳,因为那件事本来就应该成的,即使换了他人也一定会做成,甚至可能做得更好,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要居功。应当看淡功绩。凡事得失也不要太计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这样洒脱的态度对待事物,才是我们应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