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新闻,无意间看到一个图片。在武汉方舱医院中,一位感染者,带着口罩,斜倚在床头,手里捧着厚厚的一本的书。在疫情当下集中救治的方舱医院中,我无法体会那些不幸的人们,但全中国都笼罩在惶恐、不安和焦虑中。。。而他显得那么与众不同,卧病在床,却能安然自若地读书。
同医院的病患说看到他都觉得内心平静了,新闻说清流哥是留美博士后,这次是回武汉探望父母,没想到家中老父亲不幸中招,他也未能幸免。住进方舱时,他只有点咳,没有发烧,自我感觉还可以。能在这样的环境下依旧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内心的强大和从容,令人肃然起敬!疫情笼罩之下,有人烦躁不安,每天刷手机看最新报道,却越刷越丧,最后心里崩溃。很多人说,看到他,心里多了片刻的宁静。在正常生活里的人们都难以静下心来阅读,何况是在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能静下心来读书的“冷静、理性"状态,正如英国作家毛姆写的《阅读是随身携带的一座避难所》。
说起读书,在互联网不是这么发达的时候,可能读书只停留大部分人的学生时代。研究发现,中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远远低于韩国7本、日本40本,更别提犹太人64本了。由此看出,中国是世界上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这与中国雄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不相符。
最近几年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逐渐在年轻人中出现的一个高频词汇是“碎片化”。碎片化的阅读新闻、电子阅读的快餐式的“浅阅读”。而对于手捧一本书的青灯黄卷,一度成为“落伍”的象征。电子书的优势我们毋庸置疑,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上下班的地铁上,等客户的空挡,都可以看上那么一会,比起包里装本书,轻便太多了。而且,现在太多的电子书阅读平台,相当大部分的书都是免费阅读。这点我们不得不否认。弊端是让人产生思维惰性、缺少对内容的系统思考。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变得浮躁,生活压力大,让人很难静下心去思考书中的观点。
阅读,应该是一种习惯,保持知识的持续性输入。现在大多数人的阅读停止在升学,职称考试,包括小时候老师也经常说“别看没用的书”。在我看来,大量的阅读才能开阔人的思维,让人的思维更敏捷,头脑灵活,并且保持思考的习惯。
很多人认为,阅读与自身的生存现状没本质上的关联。相反,阅读会大量浪费改变生存现状所做的事。并没有阅读主观性的需求。这种状况甚至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时,国内掀起的“文学热”。但,带动国人的阅读积极性,仅靠莫言一人能行吗?显然不,这无异于杯水车薪。从学生时期就被强制灌输的少读无用书,所有的课外书都会占用太多的时间影响学习。在学校看课外书被老师没收。从没人问你,今天看了什么书!
读书习惯要从小培养,很多家庭可能连50本藏书都没有。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网上相关资料淘宝数据关于购买书籍的显示“甘肃是购买比例较高的省份,尤其爱购买小说;搜索和购买漫画的人数一大部分是天津;台湾人民喜欢在淘宝搜索购买大陆出版的历史书籍,尤其关于党史和人物部分;重庆是除了上海之外,购买股票书籍最多的省份,人均购买比例全国第一。上海的男女购买倾向更具有代表性,男人或许是压力太大,这年头不关心“历史、军事、政治等大话题,反而研究起厨艺、瘦身、家居方面的书籍。而上海女性从美容护肤转向职场心得、金融商业、投资理财等硬核方向。”数据的真实性有待考证,大家看个乐呵就行。
继续说到数字阅读,这其中包括各大电子书平台,还有各种自媒体,在这读书领域内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这些流量入口,推荐或者打卡,或者晒书单,写书稿等等线上付费课程,都在慢慢唤醒国人的阅读力。现在出现的品牌读书会,例如“樊登读书会”、“得到”等等。线下兰州有读者小站、上海有共享阅读亭,还有很多很多的图书馆,都是免费借阅。
我们不应该把“时间有限做为放弃读书的借口”,去触碰那些思想云端的人,一定能得到一些启迪。阅读时习惯,养成一个新习惯,比如一个月读完一本书,那么就是“每天读5页书”这样小的不可思议的积极行为,只要你每天完成,就是形成习惯。也就是美国作家斯蒂芬·盖斯的《微习惯》的主题,“微量开始、超额完成”。微习惯太小了,小到好像不可能失败的程度,不需要热情不需要意志力,就像我们每天刷牙洗脸一样。正因为这种特性,降低了实现目标的难度,提高了执行的可能性,轻而易举就能融入我们的生活。
就比如我来说,前几年对于跑步十分的抗拒。从第一次告诉自己,就跑10分钟,跑完后发现还可以再跑5分钟,就这样,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的3公里、5公里、7公里、10公里。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非常抗拒改变,如果巨大的改变突如其来,会让大脑的认知失调,产生极大的抗拒性。但如果我们每次做一点点小的改变,大脑也会逐渐适应,而且完成目标带来的成就感也让大家感觉很棒。那么,养成新习惯需要多少天?不是21天,也不是40天,一个行为变成习惯所需的平均时间为66天。
一本好书可以温暖一个人,一座好书店可以温暖一座城。愿你也成为一个自律、努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