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风和日丽落英缤纷
路过天高云淡大雪飘扬
却缺少和你一起经历的
春华秋实轮回四季
那些所最初的愿望
始终不见踪影
没有实现
夹在日记里的几个日出日落
也不能阻止你忘记我
不经意间说的话语
也不能让我清晰记得你
上次见面时的欢喜忧伤
我们就像彼此背包里的纸条
等有一天发觉时
字迹已经褪去颜色
无法辨别
有几天非常焦虑,很想找人倾诉,那感觉,就像当初留学的某个时期。
白天工作的有点大,很多工作的程序还不熟悉,总是磕磕绊绊各种问题;听说读写又都是英语,经常不能顺利地接收和表达信息。茶壶里煮饺子有嘴道不出。我终于理解了,为啥一个同学见到大家,会一直不停地说——中文。
比如周四,数一数一天说的话,应该又没有超过20句。和同事客户沟通用在线聊天或者邮件。早晨到企业,和前台问候早上好。和一个同事聊了几句,他11点半回公司去了,又剩我一个人在办公室里。下午有人推开门,说了一句对不起,我说,没关系啊,她就消失了。临走把钥匙还给前台,再见晚安。坐公交车的时候,和司机说声谢谢。
仅此而已。
晚上拨出两个电话,都没有打通。一个小时后收到回复,我回了消息说,没什么事情。已经很晚了,明天再说,还是洗洗睡吧。
过了几天,和同学聚餐。见到大家,本来以为自己会大谈特谈。可即便两大杯啤酒下肚,依然没有多说几句,只是吃了很多的烤肉和各种蔬菜。有人沉浸在即将为人父母的喜悦,有人刚刚搬了新家,有人在一直和自己的代购客户解疑答惑。自己的那点破事儿,好像也没什么了。
晚饭后去同学的新家参观,和人来疯的宠物狗互动了一会儿。同学开车送我去火车站,等了半个小时的火车。在站台上吹了吹风,有点凉,自己也不像前几天那么焦虑了。
可与人道者本来就只有十之一二。很多话本来想找人说,话到了嘴边,却觉得没什么意思,更不想说了。有一天想吃饺子,几天后下班早终于去华人超市买了一袋回来煮,吃到嘴里,也没什么味道。需要有人安慰的时候,找不到人,想吃某种食物的时候,吃不到,过后也就没感觉了。如同我们4、5岁喜欢吃糖,得到一块糖果觉得无比幸福;15岁,我们可能再看到糖块,都会觉得无聊——别拿那些哄小孩的东西逗我了。
时间久了,早已物是人非,很多情况都不一样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们依然只是躲在各自的角落,偶尔互道安好。
曾经简单地只要等一个电话,一封书信,或者在一起吃豆浆油条豆腐脑荞面饸饹撸串儿刷火锅,唠嗑聊天拉呱扯犊子吹牛皮,喝茶打麻将斗地主网吧联机打游戏。即使隔着几个街区,也忙活着各自工作生活里的茶米油盐酱醋茶,体会着不同的阴晴冷暖,难得见面,到一起能够唾沫横飞的机会越来越稀少。
还有那些自媒体让我们手掌里的空间更加广阔,却更加局限了沟通的方式。我们只是偶尔分享着那些粉饰的状态,期待着别人的评论和赞赏;守候着亲人朋友的图片文字片段,猜度着它们的喜怒哀乐。对于身边的同学同事亲戚朋友,大家也开始习惯了从自媒体的片语之言里获取他们的生活信息。升学生娃换工作买房买车结婚,都可以一条状态三两照片或几十个字,让其他人知晓。从一个方面来说确实满足了人们信息需要,省却不少麻烦。这种单向的沟通方式,却也剥夺了我们直接双向交流的机会;自媒体把我们生活的信息美化片面化简单化,也抢走了我们深入沟通的愿望。
现时的通讯工具,有手机、电子邮件、Facebook、QQ、微博、微信。有着无限地通话时长,用不完的移动流量,却很少再发出一句问候,收到一声话语。逢年过节的几个红包,能让沉寂已久的微信群活跃一会儿。就像是一个小石块丢进了池塘,扑通一声,溅起一片水花,激起一圈涟漪,随即又消失不见恢复平静。
大家都在工作上班养家糊口的年纪,每天忙忙碌碌,似乎无暇再去顾及那些事不关己的身边人身边事儿。时不时地查看相同的热点新闻,分享或者阅读别人分享的这一阶段的热门文章,焦虑地害怕错过一点新鲜事。即使不去主动查看,各种网站和媒体也会推送时下的资讯,让我们不会跟不上新闻的脚步。某个明星结婚了,某明星离婚了,某人被朝阳群众举报了,美国大选第二轮电视辩论了……英国女王的狗摔了一跤,比尔盖茨打了一个喷嚏,都会立刻通过网络传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比丰富的信息,让我们变成“息焦虑症患者”,“这事儿你怎么能不知道呢”成了最让人沮丧的评语。然而在最新最热的消息里,有多少是有用的有意义的,有几个是真的需要“走心”,看完这个图片暗骂几句,读完那段文字感慨一下,然后回到自己的现实里,继续推碾子拉磨。工作吃穿住用医疗孩子养老都需要面对和解决,自己快应付不过来了。
推送继续推送,消费继续消费着,焦虑继续焦虑着。纵然有人有万千粉丝,但是能舒舒服服安安心心聊天的能有几个,就算你的手机有无数的功能,你能否和家人朋友同事顺利顺畅地沟通?我们都是手机的俘虏,屏幕的奴隶,都只是移动端的一个节点,都是信息的海洋里迷失的孤舟。
说话聊天运动健身音乐电影娱乐八卦煮面炒菜打字写文章……都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
这些文字也不会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大家就当是在周日听我唠叨唠叨吧。
2016/10/13
2016/10/16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