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妹安利了一部电影《悲伤逆流成河》。
当她跟我说这部电影很好看的时候,我淡淡地回了一句:“年纪大了,看不了青春偶像剧了。”
她反驳我“不是的,很多幼儿园给家长发了电影票,让家长带着孩子去看呢!很有教育意义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忽悠我的。白眼 。。。)
看完两期《吐槽大会》,想换部电影看看。
刚好看到了《悲伤逆流成河》的搜索排名,于是点击了它。
电影情节
孤独、无助的易遥
电影播出的第一幕是在一条小巷里,易遥感到不舒服,在洗手间喊“妈妈。”
易遥妈妈却为了生计而无视了她。
倍感难受的易遥选择了去医院检查,却被告知得了传染病。她感到非常的无助、害怕。她试图告诉妈妈,妈妈却无心理会她。
被欺凌的唐小米
看似甜美可爱的唐小米,由于受不了之前学校同学的欺凌,于是选择了转学。
当旧同学知道她转学后,来到她新学校附近,对她又打又骂,还将奶茶倒在了她身上。
这时的她感到恐惧、害怕,同时怕被新同学看到,感到焦虑不安。
在新学校里,同学们都羡慕她长得漂亮,甜美可爱,还时常捧着她。
内心的虚荣心,让她感到高兴。
模范生齐铭
齐铭,看似明辩事理,学校的校草,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眼中仰慕的对象。
当得知易遥生病的时候,却质疑她的为人。
温柔的顾森湘
校花顾森湘,有个双胞胎弟弟,顾森西,温柔善良,不经世事,在家人精心呵护下成长。
与齐铭一见钟情。
不羁的顾森西
和顾森湘是双胞胎姐弟,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
当所有人都不相信易遥的时候,顾森西是唯一一个相信易遥为人的人。
当看到易遥被欺负时,鼓励她勇敢的反击,并一直在背后支持她。
故事
电影的故事主要围绕着五个学生展开。
占有欲极强的唐小米喜欢齐铭,误以为齐铭喜欢的人是易遥。于是在校园中对易遥处处针对。放学的时候跟踪易遥,发现易遥得了传染病,将易遥的事情公诸于校,联合其他同学孤立她,试图一步步将她推向绝望。
唐小米又一次被旧同学欺负,无意中被易遥看见了。唐小米对易遥说“不许说出去,不然我杀了你。”
易遥并没有害怕,回了她“是我先将事情说出去,还是你先把我杀了。”
于是,唐小米叫了一群小混混打齐铭的女朋友。(唐小米误以为是易遥,实际上是顾森湘。)
无辜的顾森湘,被一群小混混逼到了一栋废弃建筑楼顶,害怕小混混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一步步往后退,不幸坠楼身亡。
唐小米将事情嫁祸到易遥身上。
所有人都不相信易遥是无辜的。
大家开始对她指手画脚,喊她杀人犯。
没有一个人相信她,她感到孤独与绝望。
这一天,她实在忍不下去了。她来到海边,准备自杀。当同学们看到的时候,却是喊大家来看热闹。即使叫来了老师,老师也没有准备下去救人的意思。
易遥向同学们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绝望,是在场的人,一步步将自己推向死亡的。
控诉完后,易遥就向大海跑去,祈求得到一种解脱。
顾森西将她救起后,没有人帮她做心肺复苏。所有人看着她死去。
感受
温暖
看到易遥妈妈牵着易遥的手,对着易遥说“走,妈妈带你去看病。”
忍不住眼中泛着泪花。
第一次,易遥感受到妈妈的爱。易遥妈妈并不是不爱她,而是怕自己对易遥太好,易遥反而脆弱。
无助
生活中,我们也时常看到一些家庭的爸爸妈妈,明明很爱自己的孩子,却羞于表达,导致亲子关系不和谐。孩子内心缺爱,产生无助、自卑心理。
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鼓励爱的教育,鼓励家长与孩子沟通,却没有教家长该怎么与孩子沟通。很多家长认为,只要给孩子丰富的物质生活,孩子就会感到幸福、快乐,从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即使物质生活并不是那么丰富,也会感到幸福和快乐的。
作为一个潮汕家庭的孩子,深切的感受到,沟通的重要性。
从小到大,家庭成员间,沟通并不多,总希望大家能相互体谅,相互谅解。
如果不说出彼此的需求,光靠别人猜,如何做到相互体谅和谅解呢?
父母往往将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为什么要将期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呢?
父母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为什么要孩子做到?
同样生而为人,就不能相互体谅吗?父母都没有体谅孩子,孩子又怎么懂得体谅父母呢?父母更多的是对孩子耳濡目染的言传身教。
痛心
当我看着易遥跳进大海那一刻,对易遥感到无比的同情,但看到大家的无动于衷,更加感到痛心。
生活中,我们也时常看到由于冷漠引发的悲剧。
前不久,重庆公交车事件。由于一名乘客坐过站,要求司机停车,让他下车。司机和乘客说明了情况,乘客却不能理解,由一开始的谩骂到动手打司机,最后导致整辆公交车冲出了围栏,坠入江中。当时车上的其他乘客,如果有1、2个能出面阻止这名乘客的无理行为,这场悲剧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了?谁知道呢?人生哪有什么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
当我和船长先生讨论起公交车上,其他乘客的冷漠时,船长反问了我一个问题,“要是你在车上,你会去劝吗?”
这让我有所思。
曾经,车上只有,我和司机师傅两人。红绿灯路口,师傅口渴了,用保温杯倒了一杯水喝,水杯放回去的时候,没有放进杯架里,滚走了。这是绿灯了。我毫不犹豫地走过去将师傅的杯子捡起来,放到杯架里。师傅对我微微一笑,说了声“谢谢。”
还有一回,车上特别多人,大家都拿出了公交卡和零钱,请前面的人帮忙递一下。零钱有点多,还参差不齐的,有一个硬币掉在了地上,发出了清脆的声音。那个帮忙递零钱的人想捡,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放弃了。渐渐,车上的人少了。我转过头,无意间见到了那枚落地的硬币,将它捡了起来,走到投币箱,跟师傅说了一声:“这是刚才掉的硬币。”就将硬币投了进去。
我是个挺爱多管闲事的人,但前提是,保证自己的安全为前提。从小特别怕看到别人打架,知道哪里有人打架,肯定不会去凑热闹,躲得远远的,深怕被当事人无意中伤及。
要是,当时我在那趟重庆的公交车上,当我看到,乘客抢方向盘的时候,或许会请求乘客停止,又或许祈祷赶紧有其他乘客能勇敢地站出来,阻住他的这种行为。
从小我被教育的事,不要多管闲事,不要凑热闹,小心被人家打。无形中,被教育成了冷漠的人。只要是不关自己的事,都与自己无关。印证了一句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暴力环境
家庭暴力,当父母对孩子进行语言攻击,实施着的就是语言暴力。总爱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比,嫌弃自己的孩子不聪明、不能干、不明事理等,一味地吐槽。为人父母却从不反思是否自身出了问题。给孩子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好事,但对孩子进行语言暴力就不是好事了。一味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最终会导致孩子可能走上歧路。
校园暴力,这么多年来,所有学校试图做到校园暴力零容忍。但事实上,校园暴力事件时常发生。从电影中就能看出,当被欺凌唐小米遇到更弱的易遥时,选择欺凌她,并没有站在一个被欺凌者的角度想问题。明明知道被欺凌是怎样一种感觉,却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我们时常在网上也能看到一个学生被其他几个学生围着暴打,施暴者还将录制成视频,公布到网上。真好奇这些孩子的家长、老师看到,是什么心情?时常看到的是,家长将责任推给老师,老师将责任推给家长。这样孩子学会的是,推卸责任,而不是勇于承担责任。
社会暴力,一些不幸的人,可能曾经受过校园暴力的人,对社会进行报复。今年就从新闻上看到了几起幼儿园事件。一个人为了报复社会,拿刀砍向那些无还手之力的儿童。这社会到底怎么了?他们还是孩子。
还有许许多多的暴力,比如:网络暴力、恐怖袭击等。。。
这些年,大家的生活条件不是越来越好了吗?
大家不是感到满满的幸福感吗?
幸福的人,会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伤害别人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