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经的美好,还回得去吗?
回不去了,只能往前走
很多人维持关系的动力不是来自当下,亦不是未来,而是靠过去美好的回忆支撑,或者和一个熟悉的人在一起所带来的安全感,哪怕这个安全感可能只是一个幻觉。
人们最初爱上一个人时,往往会把最完美的目光投射在对方身上,常常忘记和自己产生爱情的那个对象是个普通人,会打嗝、放屁、会焦虑,受伤了会想报复或放弃,自己内在有很多混乱和纠结,会有无力感,会虚荣或懒惰。
当我们对对方有完美的想象时,就注定会有彼此失望的结果。但是不能因为失望就停滞不前,认为爱情和婚姻不可靠,直接给爱情和婚姻定了罪。
生活的目标就是进化,从某方面来说,一个关系其实是一个有机体,是会不断成长、变化的。可以说,关系是活的,也会和外在的环境互换能量,自己内部不断地代谢、成长,那些成长的、健康而良性的关系会生机勃勃,而有些则死气沉沉,甚至分崩离析。
关系成长的不同阶段,两个人的节奏也不太会始终保持一致。
所有的体验都是二元化的:当你想明白善是什么的时候,必须同时明白恶是什么;要懂得什么是美,必须要先明白丑是什么;要懂得更高级的美,必须要先超越更高级的丑。
成长就是看到事物的多面性,成熟的善良不是只看得到美好的东西,而是能透过丑恶依然看到希望。真正成熟的爱也是如此,不是只看到对方的闪光点而爱对方,而是能穿透对方性格中的限制依然看到他的美好和无限的可能。
而且,通常那些曾经吸引你的闪光特质,最后你无法忍受和批判的也是同一个部分,只不过是正面和背面的区别而已。
当足够了解自己时,你就会发现爱情有迹可循
每个人的人格中都有两个部分:社会人格和阴影人格。
每个会吸引我们的人,身上都有一些可以填补我内心空洞的特质:要么是我们压抑的,不敢活出来的;要么是我们对自己有评判的,希望对方来补的。
比如:
嫌自己木纳、内向的,就会被活泼、风趣的人吸引;
评判自己拖延、没常性的,就会被有死磕精神的人吸引;
觉得自己太浮躁、易变的,就会被沉静、踏实性格的人吸引;
觉得自己学历低、学习上不优秀的,就特别想找个高学历的优等生。
反之亦然
这种吸引和选择往往发生在潜意识里,在人们根本没有觉知的时候就发生了。所以,我们常常觉得爱情是莫名其妙的,似乎我们会爱上谁是无法选择、随机发生的。
当你无法决定你会爱上谁时,其实是你还没有力量决定自己是谁。那你不知道怎么会爱上这个人时,其实是你并不了解自己。
当你真的对自己了解的足够清楚时,你就会发现你的爱情的发生都是有路径可循的。
因为对方活出了我们自己一直渴望,却又不敢活出来的样子。所以我们对其他人那些评判的部分,是我们在内心深处有渴望的部分。我也想偷懒,但是我做不到像你那么心安理得;我也有自己的需要,但我没办法像你那样肆无忌惮的表达;我也想随性而为,但我就是有很多担心和失控感,做不到像你这么洒脱。
常常又渴望又评判,又羡慕又厌恶。而亲密关系是面很好的镜子,我们看到对方的样子,可以很精准地反映出我们人格底层的这些又渴望又评判,各种相互矛盾、相互拉扯的信念系统。
最初与其说我们是爱对方这个人,倒不如说爱的是我们想象中的对方的样子。就好像很多父母爱的是自己想象中的孩子,当他们发现孩子和自己的期待不同时,就会失望和愤怒。
当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时,你就会从头到尾彻底而圆满地爱上自己,也意味着你可以同时爱对方的闪光面和阴影面。
你不仅爱对方的坚持、负责任,也爱对方的固执、不懂变通;
你可以依赖对方的老实、稳重,也理解对方无趣、不解风情;
你能欣赏对方的风趣、好玩,也接纳对方自由、随性、无计划;
……
最后你可以到达的境界,是不再借由某一个特定的个人对你的爱来留住这种感觉,因为爱着自己,所以你也爱和你有关的一切!你可以成为最好的爱人,而整个世界都是你的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