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来到北京以后,才发觉拥有自己的方言是一件挺幸运的事。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我们生活、栖息、生长所有相关的行为都以文化的形式传承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而一群人的共同习惯则是文化。恰好,语言是我们习惯的最常反映。
之前相当长一段无知岁月里,我都觉得方言是一个有点土的东西。我不想使用它,更不愿意在外人面前暴露它,不想别人通过这张「名片」来认识我。
概因方言跟我们的当地生活紧密关联,说方言,则会暴露出这个地方的风俗,而有些风俗在离开了当地环境以后,审视角度看起来它会稍显土渣。不是说乡土不好,只是当一些地方风俗在更大台面上去展示时,没有同一方水土背景的人看到这些东西并不会产生认同。
比如东北二人转,要是没有赵本山不断提高它的艺术表演水平,很多外人看二人转就会只看到一种乡土味浓厚的地方舞台剧,从抖包袱形式到桥段水平,永远离不开农村里的那点陈芝麻、烂谷子事。在当地文化背景下,自己人会觉得很亲切,非东北人要欣赏起来可能比较难。其他地方民间艺术形式同理。
多亏了这些北方艺术形式,使得东北话通过央视平台(直接说是春晚的赵本山小品),在全国人民眼中形成了一个自带喜感、逗乐属性的正面特征。
类似的,当年《疯狂的石头》让重庆麻辣普通话大展风貌,周立波让上海话的小资优雅感被各省人民感知,广东话因为粤语歌曲的强势流行文化代表而显得雅韵别致...后来,很多电影作品中都把方言梗作为烘托喜感的重要手段。
上面这些是幸运的,本土文化中有优秀人士为自己的方言挣得一个正面形象。有些地方方言则没有那么好的表现,为避免表达不当,误会我地域歧视,我就不举其他例子。只拿我自己的「四川话」来说,至少我自己是没有觉得这门方言是所谓「高大上」的,没有在主流文化视野中有过英武形象表现,也没有被某个优秀人士以足够的艺术水平形式让各地人民欣赏。
直到来到帝都,这里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大部分地方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自己的语言特色。这些语言特征标识出我们,区别开我们,让我们记得自己是有故乡的人。是的,有方言,成为一件可以自豪的事情。
不论身在何地,一说起方言,仿佛瞬间回到故乡,同一件事物的表达分享,用方言说出来,有一种奇妙的感觉。有些意思,只有自己的方言里才有,有些梗,只有自己同地方的人才能get。
如果说,之前是看不起方言折射出来一些地方落后、低下的一面,对它多少纠结。现在,则完全可以正视它,接受了它,甚至前所未有的喜欢上它。
也许只有离开过故乡,才能发现方言的好,发现更多故乡的好。
© 题图来自雷东-布雷顿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