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 卡列尼娜》中有这么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幸福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一原则说明了动物驯化的一个特点:许多看上去合适的野生动物从未被驯化,例如斑马,而成功驯化的动物都来自欧亚大陆。
驯化动物可定义为:使某种动物在圈养中通过有选择的交配,使其与野生祖先有所不同,以便为控制其繁殖与饲养的人类所利用。如此看来,只有5中大型哺乳类动物遍布世界,分别是牛、绵羊、山羊、猪和马。另外有9种只在部分地区拥有。
在这14种被驯化的动物,只有1种的野生祖先在南美其余的均在欧亚大陆。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有这种解释:欧亚大陆拥有数量最多的陆生型大型野生哺乳动物,可供驯化的基数大。而美洲的大型哺乳类动物在人类初次到达的时候基本都灭绝了。另外,从人们普遍乐意豢养动物层面与例子,排除了因人类社群文化不同造成的差异。
要使动物得到驯化,每一种后补的野生动物都必须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缺少其中一项,都会使驯化失败。这些特点包括:
一、日常食物。生物能量间的转换大概在10%,所以几乎没有肉食性动物被驯化,哪怕吃肉的狗也是杂食性动物。
二、生长速度。只有能够快速生长的动物才值得被驯养。
三、圈养中的繁殖问题。很多动物无法在圈养情况下完成复杂的求偶范式,例如南美小羊驼。
四、凶险的性情。过于凶险的动物也不适合被驯化,风险太大,例如棕熊和非洲野牛以及斑马。
五、容易受惊的倾向。反映敏感容易受惊的动物不适合被驯化。
六、群居结构。只有群君的动物才能快速扩大数量,非群居的动物领地性强,不适合被驯化。猫和雪貂是仅有的得到驯化的地盘性动物,我们驯化他们的目的是当做独居的猎兽或宠物。在群居动物中,还必须满足有固定的等级范式,并且不能存在在发情期雄性排他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