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混写作论坛,常看到一些“秘籍”、“技巧”之类的文章。于是心里痒痒,按照思路写了两篇,没想到第二篇就登上了首页。说实话,比我意料中的早了一点,我预想应该是第四篇或者第五篇能够被首页专题收入,暗暗庆幸文字功底还没有荒废太久。
我不过使用了以往的小伎俩:去看看别人怎么做,然后照猫画虎,弄一个差不多的文,基本上就可以了。这招屡试不爽,却常被老爸批评说,像我这样耍小聪明,投其所好就得逞了,也没什么大的前途。
我嘴上不服,心里却承认“小聪明靠不住”。我自己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上小学时,我属于那种不怎么学,就能考个第一第二名的学生,老师也不管我,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沾沾自喜的状态。好景不长,五年级时我搬家了,我要跨区参加升学考试。第一次拿到测试卷时,我一下子就懵了,怎么全都不会写呢?
我妈愁苦着对我说,孩儿,你原来那个学校是全市最差的一所学校,你这样的水平就是别的学校的最后几名,没有中学能要你,你马上就没学上了。当时以我小小的年纪无法分辨这段话的真伪,但是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冲击:我有这么糟糕么?据后来我爸说,小升初那半年是他看见我最用功的半年,比高考还用功。
我考上了一个好的中学,却没得到一个好的高考成绩,这也导致了我与重点大学无缘。所以我经常调侃,我的人生巅峰在小学毕业噶然而止,然后就一路下滑,目前和国家经济形势接轨,呈“L”型走势。
我的上一个领导是一个女老板,40多岁,精明能干又聪明,曾经对我说:你虽然入职晚,但是上手很快,不用怎么教,就能得个及格分,再熟练几次,都能得个70、80分。你看Lisa,她明显不如你聪明,什么也做不太好,第一次做的事情都不及格。但是每次做都能比以前提高一些,这让我看到希望,最后她就能做的比别人都好。她现在做什么我都很放心,可你忽上忽下的即兴发挥却让我总是很担心。
我一个小主管,说话滴水不露,面对多么强势的客户都能侃侃而谈,绝不怯场。直到我翻出来一支旧录音笔,老员工告诉我那是她练习用的PPT讲解录音。她第一次见客户时,紧张得一夜没睡,拿着录音笔一遍遍地录下自己的PPT讲演稿,逐字逐句地背熟,直到最后完全脱稿。不到半年时间,就成为客户最信赖的员工,再怎么难缠的客户都能对她赞不绝口,然后晋升为我们公司最年轻的项目经理。
和Lisa、小主管相比,我靠着天分和小聪明赢在了起跑线,但时间越长,就越来能感觉到别人的进步。他们把每一次的任务都当做了训练,不敷衍、不将就,全力以赴争取做得更好。即便天资如一只乌龟,在和兔子的比赛中,只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步向着终点前进。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起点快慢不重要。明了方向,慢一点又何妨;或早或晚,终将到达。天资较好的人就像包裹在石头里的玉石,必须经过痛苦的打磨,才可能呈现绝世的风采;而不停刻苦努力的人更像是不被看好的原石,经过巧夺天工的雕琢和不停地“盘石”,累积经年,反倒呈现出圆润含蓄的光泽。这光泽可能不像前者那样光芒四射,却会持久弥新,呈现出独特的魅力。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而绝大部分人别说1万小时了,就是100小时也不肯拿出来。书店里充斥着各种速成书籍,什么“30天突破雅思高分”、“研究生决战48小时”、“每天5分钟,练出好身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种速成的教材总传达着一种信息:达到目标很容易,好像成功触手可及。
好像翻翻速成手册,就能成为技术高手;泡泡论坛就能变身行业公知;写几行代码就能自称程序员;涂鸦过几个页面就能转身成为产品经理?
都不愿去花功夫,甚至心里鄙视那些闷头下苦功的人。上学时我就发现,有些人对“用功”这件事是不屑一顾的,我有一个同学高分通过英语六级,就有室友说:我要像她这么用功,早就通过了。她一脸轻蔑地说。
呵呵,那你倒是用功啊?没有。她一方面是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我不是不行,而是不用功;另一方面则是,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典型的嫉妒羡慕恨。
兔子瞧不上乌龟的笨拙,所以坐等胜利果实;可他不知道,有些人虽然起跑时像乌龟,一旦掌握规律和方法,可能就变成了猎豹,以兔子的天分是怎么也追不上了。
看着同龄人跳槽、加薪,有时候我也会心焦。这年头,焦虑就像感冒一样,能传染一大片。好多人总是想着如何能一步登天,却不注意脚下的突然是否夯实。
我一个同事,85后,整天嚷嚷为什么还不涨工资,只看着加薪的同事流口水,结果心有怨气工作也没做好,直接被辞退了。
没站稳之前,千万不要望着别人的山头眼红。因为你不知道别人付出了多少努力和辛苦。
写作的人常常会抱怨编辑有眼无珠,感觉那些名家写手水平也不过如此,为什么总是看不上自己的文章?可是翻翻那些名家的成名之路,就会发现每一块璞玉都是经过了一番暗无天日的挣扎才会大放异彩。
童话作家郑渊洁每天早上4点半到6点半雷打不动写童话,30年来出版了436期《童话大王》,总印数超过2亿本!
网络写手唐家三少专职写作时全年只休几天,余下时间全部用来写作,即便现在开了公司做商业工作,也坚持每天写作3小时。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之所以能占据作家富豪排行榜的前几位,一部分原因是有兔子的天赋,更大的原因是有乌龟般坚持不懈的韧劲儿。
都说写文的人难以出头,其实各行各业都一样,哪一门专业不是大学全日制苦读了四年,再加上几年打杂历练才能独当一面的?一个能自报说自己是专业人士,都要至少经6、7年的打磨才能出师。
听猎头讲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刚能在猎头这挂个号;有5年以上经验的人才算有竞争力;如果一个职位做满十年,那基本就是专家级别的了。
如果想成为大师,还需要天赋和机遇,非常人能达到的。但成为专家只要能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好啦。可惜太少人能做到这点。
这也恰好给普通人一个机会:那就是“积跬步,至千里”,所谓“天道酬勤”就是这个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