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路上喜欢听耘铷的《声音图书馆》,也一直想作一点记录。只是觉得这些碎碎的文字没有意义。但今天我想,对别人来说可能没有意义,对我自己却是意义重大。这是我的生活,我的所爱,我的梦想。
读书,思考,成长,是我一辈子的关键词。
今天听《我们为什么读书》这一集,耘铷说,她自己每个时期都有不一样的答案。我也问自己,为什么要读书呢?喜欢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喜欢文字里的想象空间;需要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想成为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优雅淑女;喜欢书中扑面而来的文艺气息;想做点没用的事;想在文字里虚度光阴;想在书本的力量下获得财富,也赚取大量的时光,然后虚度掉······
不管答案是什么,总之就是喜欢读书。每天都会读,就像每天都呼吸一样。
杨绛活到105岁,依旧光彩照人,因为她活在书里。我的台灯上摆着杨绛先生的照片,她是我的精神楷模。但愿我到100岁时,也有她的神情。身边有很多喜欢杨绛的朋友,大家都有相似的追求呢!
钱钟书借书来读,家里的读书笔记比书还多。读书之后不思考,有点像水过无痕,稍觉可惜。所以我开始写这些文字。反思,萃取,希望自己被提升。
汪曾祺是沈从文的弟子,师徒二人在文学上都很有造诣,但弟子毕竟是弟子,先生毕竟是先生。很久以前读沈从文的《边城》,文字带着我走进了茶洞的时光里。汪曾祺的《受戒》,也读得我心如止水,莲花绽放。什么时候,把他们的书再拿出来多读一些。
耘铷说,时间就像乳沟,挤一挤还是有的。耘铷每个月会把要读的书做个计划,她读纸质书,Kindle, 手机电子书,读书的地方有家里、办公室、公交车上,她会同时读五、六本书,多样阅读可以带来不同的体验。我要不要效仿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