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超级震惊。利用周末,补习了一个开营仪式。然而,仅仅是小白文案课的开营仪式,从头到尾听下来,让我一脸懵逼,然而又觉得超级过瘾,又get到很多新词。这才是一门课程开营的正确打开方式啊。
也许,对于一个文案老手,或者说,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士,他们来学习文案,也许只需要三五个技巧,就可以很快上手。因为他们是有思维的。只是缺少这一方面的技巧。
然而,对于一个小白和新手,上来就讲文案技巧,没用。对于一个新手小白,拥有一个大的思维格局,站得高看得远。再加上具体的积累学习的方法。这些才是基础和根本。而所谓的文案技巧,不过是外在形式的“术”。基础打牢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1.互联网营销的新趋势
看的明白的人,早已经赚得盆满钵满。而我们这些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思维的人,天天像个没头苍蝇一样乱转。看到这个成功要学,看到那个失败了就唏嘘。从来没有真正搞明白why。
不能否认,互联网改变了很多,传播方式和渠道变了,但是也有很多是没有改变的。比如人性。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把互联网思维的趋势和特点搞明白了,才能更有目的。
很多人根本不明白互联网思维的根本,做起运营和营销,无非是抄。这些时候,反而会引发反感。 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中,渠道为王。只要使劲砸钱,投入,也许就可以成功,比如脑白金。背后的思路是,使劲圈地,只要鱼塘足够大,不愁没有鱼上钩。
互联网营销时代,原来的层级化已经越来越扁平化,现在是去中心化。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媒体进行发声。也正是因为信息爆炸,所以真正的优质内容才显得越发珍贵,真爱粉更加难得。以前是粉丝量,而如今,更看重粉丝的质量和黏性。同理,文案也是,好的文案,总是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进行二次创作。
在过去,你的文章质量、文案通过率,其实在于一两个做决策的人。只要满足迎合了这个人决策者,就可以了。在写文章的时候,是带入了那个决策者,想着如何写才能通过。而现在,一切都变了。读者为王。写出来的文章是给读者看的。凯文凯利说过,网络有两个元素:节点和连接。在互联网时代,节点越来越小,连接越来越多,越来越强。
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应该是让读者觉得好(要么觉得有用,要么觉得有共鸣),自愿、主动进行转发,传播出去。
这个时候,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我突然明白为什么要拆解爆文了。阳春白雪的东西,只能停留在小众圈子里,也就是圈层思维。成为爆款,10万+,是有一些规律的。搞明白这些更底层的规律,才能写起来游刃有余。我曾经听《人人都能学会的刷屏文案写作技巧》说过一句话:“我不看账号,我只看爆文”。
2.如何学习
学习,包括四个层面:自我学习,积累,准备,练习。平时一直被强调的“头悬梁锥刺股”“坚持坚持再坚持”无非就是前两个层面的学习。 我最大的收获,其实是如何洞察人心,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因为我一直都知道,保持一个敏锐的嗅觉,即使洞察到用户的心理,比什么都重要。这个可以算作一个核心竞争力。
在朋友圈卖豪车,拼的就是洞察力。利润来自于信息差,因为全国各地的4s店铺,价格都不一样。土豪差这点钱吗?能够吸引顾客,拼的是惊喜感。每次有顾客提车,都会把车加满油,用一个巨大的盒子包起来,停在客户家楼下。车里甚至还会有现金备用。
更夸张的是,有一次为客户定制了一个肖像素描放在了车里。这个客户看了特别感动,当时就用这个画当做自己头像。这种超预期的个性化服务,拼的就是洞察力,在和客户一对一交流的过程中,搞明白了对方的潜在需求。
如何提高自己的洞察力:一是对人的关注,二是放下自我,三是倾听,观察和感知,四是理解对方的感觉和需求,并且说出来。其他应该都很好理解,我的问题是,为何要放下自我?因为“知识的诅咒”,当我们知道了一件事之后,就很难想象,那些不知道这些知识的人是怎么想的。
one more thing,我想起了《蜥蜴脑法则》这本书,里面讲解了如何找到对方的需求。简单来说,和对方聊,不一定能准确掌握对方的需求。因为大家会为自己的做法找借口,所以,说出来的话不一定就是真实的原因。
3.我的反思
这节课信息量太大了。让我知道了很多之前未曾留意过的信息。我不禁反思,之前也看到过很多的文案书,为何还会有这么多的思维盲区。仔细想来,原因无非是思维和方法的问题。
首先,根本没有思维转换。也许看的书都是n年前的书,互联网思维涉及的较少。其实,这个思维的转换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说看营销之父科勒特,我只看到了半句话,他说互联网时代,人性没有变化。但是没有看到变化了什么。
第二个原因,就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其中一大部分原因,就是太相信作者,反而没有自己的思考总结。所以,应该多复盘,用写文章的方法,倒逼自己进行思考。如果没有文字的承载,自己瞎想,也想不出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