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千岛湖之游,见得一些风景,让我又想起了王阳明的“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同时我也缓缓平日里的焦虑,又想到了苏东坡的赤壁规劝。
那是公元1082年7月16日夜间,苏东坡约了几个朋友,雇了一条船,来到了赤壁之下。
江上风景很好,有一个客人吹起了洞箫,如泣如诉,苏东坡问:“为什么吹成这样?”
客人就说起了三国战事,感叹一代豪杰都无影无踪,像我们这样的蝼蚁之辈,虽有幻想却什么也得不到,只能把悲秋吐给秋风。
这是世人常叹、诗人共感。苏东坡却没有,还要向这位吹箫的客人作出规劝,规劝在赤壁之下,后来讲这段写入了前《赤壁赋》。
规劝的原文是:“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种话虽然不长,却讲了两个哲学:“变”的哲学,“有”的哲学。世人的伤心,诗人的愁事,都与这两个哲学有关,大多是叹息世事巨变,物是人非,由有而无,触目皆空,对此,苏东坡进行了开导。
他说的第一段,是“变”的哲学,翻译后,水和月的玄机,水看似日夜流走,其实一直存在;月看似阴晴圆缺,却其实没有增减,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之瞬刻不同,但从不同的角度看,万物和我们都可以永恒,那又有什么好羡慕的呢?
第二段是“有”的哲学,天地万物各有所属,如果不是我们的,分毫都不敢占取。只有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经由我们的耳朵而成为声音,经由我们的眼睛而成为色彩,可以尽管取用,怎么也用不完,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足供你我共享。
这两段哲学来自佛家和道家,苏东坡安置在月夜赤壁之下,安置在美妙文字之中,变得通俗易懂,赏心悦目。这不正是中国人最向往的达观嘛。
每次享受大自然风景,领略山川湖海,清风明月之时,不由得想起苏东坡的这段赤壁规劝,告诉自己,无论处于何种境地,该有向苏公学习那般达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