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季,每一个考点外面的马路都开始限行,各种车自发的不再鸣笛,小区里的告示鲜明地倡议装修停止,不产生任何噪音,为高考学子保驾护航。按说一切都应该静悄悄的,就像我高考前的每一个晚自习,教室里只剩下刷刷的翻书声和沙沙的写字声。然而,不是,我分明听到了锣鼓喧天的声音,那声音里有各种新闻媒体的嘈杂;各种义务送考车,助力团队的宣传;老师家长的千叮咛万嘱咐;相关的,不相关的各类人的鼓噪……好紧张,高考了,仿佛又经历了一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胜者为王败者寇的血腥战役。尽管,我只是翻了一下朋友圈。
翻着翻着,就看到了高考考生郭某某跳楼事件。社会考生,参加第三次高考,还没考呢就跳楼了,怀疑压力太大。我心里咯噔一下。突然想起高三的一个晚自习,我站在学校四楼走廊的边沿上,半只脚踏空,就那么傲娇地看风景。其他人?没有,都在上晚自习。教学楼的灯光煞白,把我的影子投在墙上,突然,我从余光中看到,一只手极慢地伸向我,人影半躬着身子,没发出一点声音。我也紧张极了,接着感觉到那只有力的大手一把将我拽下边沿,差点摔倒。之后,你们都能猜到,我去了办公室,在各种软硬兼施地盘问下,搜肠刮肚地想理由,解释自己并没有想自杀,只是想在危险的地方静悄悄地看看风景。原来,大家都知道高三学生是有压力的。不光高三,初三也有,现在小学生也有。所以轻生的孩子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
同事们各执己见,骂孩子白眼狼、讨债鬼的有。骂家长不明事理逼着孩子考试的有。骂学校教育缺失的有。骂社会只看一张卷子,重分数轻能力的也有。我不能站在社会高度去分析这个问题。所以只从自己的视角看,从一个老师,一个妈妈的身份去痛惜。
2014年我获得了河北省心理健康教师素质大赛的一等奖,回到家里无比惭愧地自学通过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因为我这个名义上的心理健康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上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能帮到我的学生。事实上也没有几个学校,除了迎接检查的课表,真正的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个孩子,从小成长在只重视成绩的环境里。遇到挫折不知道怎样应对,有了坏情绪不知道怎样处理,与身边人不知道怎样有效地沟通和交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在这个进了心理咨询室就等于得了心理疾病甚至精神病的大舆论下,那些轻微心理问题因为逃避变得越来越严重。所以,有的人说郭某某即使今天不跳楼考上了大学,也许哪一天还是会跳的。这种说法看似刻薄,却不夸张。那么,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学生们从小就没有学会心理调试这种最必要的生存技能,不知道健康的概念除了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学校是有责任的,无法推卸。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呢?郭某某的妈妈痛彻心扉地嚎啕大哭,带给我们的是惋惜?同情?震撼?还是警醒?朋友圈的一位校长感慨地说:为什么会这样,不一定考学才是出路啊!这么简单的道理,摊在考生家长头上,很多人都自动屏蔽了。于是高考就变成了唯一的出路,那些学霸们用超强的自律逼迫着自己越来越强,学渣们在无形的压力下要么自暴自弃,要么疲于奔命。
郭某某第三次参加高考,那是不是他向往的生活?如果不是,他妈妈知道不知道?如果生命可以重来,或是时光可以倒流,他们会怎样选择?可惜,没有那么多如果。
一位资深的心理培训师说:“当你真正喜欢做一件事的时候,自律就会成为你的本能,这就像玫瑰要绽放,茉莉有芬芳,鸟儿会飞翔一样,所以,请记住,增强自控力的唯一根本在于要找到你真正爱做的事情是什么,真正想成为怎样的人,也就找到了你的人生使命。”这情形有点像早饭跟同事探讨他每天八公里的慢跑,他说:“一天不跑都难受。”或者像大林迷上了《查理九世》,公交车上手不释卷,十点都不肯熄灯。再或者像承承跟我说高一的儿子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学校的“衡水模式”有多辛苦,孩子说:“如果重新选择,他仍然会选自己的学校,因为那是学习的环境。”多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有机会选择他们向往的人生,并终身为之奋斗。
在这个世界上,分裂是最大的痛苦,堤坝的分裂会导致洪灾,地表的分裂会导致地震,山峦的分裂会带来山崩,爱情的分裂会带来离婚,同样人和自我的分裂会带来一生的痛苦和遗憾。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知道该怎么做却没有去做,他会自责,会对自己不满意,会觉得自己是渺小的、不讲信誉的。总而言之,他开始不信任自己,不爱自己。如那个考生最终选择了放弃,放弃生命,放弃父母的期待。
除了朋友圈的只言片语,我对那个考生没有更多的了解,可是没来由的能感受他的痛苦,那一定不是尖锐的刺痛,是钝痛,它散布在饱受煎熬的每一个时刻,每一个角落,裹挟着他,让他感受不到其他事物。他断定自己的痛苦独一无二,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殊不知你哭泣自己没有鞋的时候,还有人没有脚。他一定尝试过用一切办法减少痛苦,可是陈祉妍博士说“痛苦只是信号,告诉我们有问题发生了,要去解决。每一种心理的痛苦都是有意义的,我们可以有无数种方法降低痛苦,逃避痛苦,但是真正解决的方法只有一种:直面痛苦,认识痛苦的意义,领悟问题的来源,并由此成长。”他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也没有等到柳暗花明。
这篇小文写到一半去姥爷那接大林,上车后,大林说:“妈妈。我看了一个视频,特别可怕。是一个高考学生跳楼了。他妈妈抱着他边哭边喊‘谁救救我的孩子’”。我心头凛然一阵,问:“为什么会害怕呢?你在怕什么?”“我怕他妈妈绝望,我总是帮他妈妈想以后的事情,我怕他妈妈会疯。”“儿子,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记住,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我几乎哽咽地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