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孩子幼儿园的事情颇为心烦。
孩子在上小班,班里的老师,为了鼓励孩子,推出了“攒星”计划。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做什么事情,符合老师定的规则与标准,孩子就会得到一颗在名字下边盖章的小星星,以此作为评比攒星星,一个月评比一次,谁的星星多,就会得到小奖状。
老师想法可以理解,但是总给我一种压迫感,这么小的孩子就要被贴标签。老师还经常在微信群里,公布哪个小朋友如何如何了,得到几颗星星。无疑,我家孩子是那个内向敏感还略调皮的孩子,都能猜想到,不会得到太多小星星。我不会为此而焦虑,我只是觉得可悲,我的孩子回归到了我小时候的那个课堂,整天的比学赶帮超。今天为了得到一个小红花而高兴,明天因为没有得到小红花而失落。当时找关系挤破头挤进这家市级示范公立幼儿园,是觉得有着这么多年教学经验的学校,应该会有一些特色的东西吸引着家长,如今看来,也不能与时俱进。
四岁多点儿的孩子,很多做事情的方式或者说情绪,都是最为本性的,老师的这种引导方式,真的会给孩子带来积极的指引吗?我到觉得未必。教育的初衷是什么,为人师者,难道就是一开始就要对孩子划分三六九等吗?符合既定的规则就是星星宝宝,不符合的就不是?我只希望孩子在幼儿园能快乐,每天不抗拒上幼儿园,提到幼儿园老师和同学都特别开心。于我来说,学习知识还是次要。孩子只要品行端正,最为基本的是非懂得且能遵守,得不得那个星星又如何?吃饭慢,那么就慢点儿吃,说话老重复,妈妈耐心听你讲完。给予孩子心灵尊重,孩子才能快乐啊。
看过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小说《窗边的小豆豆》,深为感慨,启蒙阶段,遇到一位好的老师是多么的重要。被当“问题孩子”对待的小学生小豆豆,最终被学校劝退。原因是,过于好动,对学校的一切好奇的她,一节课会无数次的掀开课桌,再盖上,因为好奇心而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最终被劝退。无奈之下,母亲带着她来到了巴学园,巴学园校长亲切的接待了小豆豆,第一次接待她的时候,听她不停歇的说了3个小时,最终告诉她,学校欢迎你。深谙儿童心理的校长,把看似有问题的孩子聚集在一起,费劲心机又看似自然的引导孩子们成长,小豆豆最终在巴学园度过了快乐的小学阶段,巴学园也因为战争而被毁坏。但是巴学园的一切,深深的影响了小豆豆。也就是作者黑柳彻子本人。作者也说过,直到她长大成人,母亲才告诉她,当初是被学校开除。母亲没有抱怨她,最大程度的保护了小豆豆的自尊心。巴学园校长先生更是努力为了这些被标签化的孩子一个自由公正的成长空间。如果没有巴学园,黑柳女士的人生轨迹可能完全不同,但是一个被学校开除的小女孩儿的一生,怎么可能会特别好。是巴学园救赎了她。是包容与爱让她健康成长。
试问,现在的学校,给过多少包容与爱给孩子。这么小的孩子及要被冠以标签化,孩童的纯真如何保护。无奈,但是也要适应。人不能离群索居,但凡跟人接触必然无法事事如意,能做的就是,也让孩子慢慢接纳这些事情。
我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好孩子小小的自尊,每天都告诉他,妈妈觉得你特别好。你只要能开心的笑,比什么都重要。妈妈会尊重你,保护你而非溺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