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私人的小习惯,有好有坏。坏的,足以让人对你敬而远之,好的,足以让人受益终生。网上有很多众所周知的习惯,都只是强调了这些习惯的重要性,没有提出具体的做法。只谈方向不提方法的,就是骗子:既谈方向又提方法的,才叫建设。
1、做计划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每天睁开眼就知道这一天怎么过,也不至于浪费时间,犯拖延症。我从高中起就开始做计划,不敢保证没有浪费一分一秒,但至少每晚睡觉的时候心中都是充满了成就感的。
计划分为远期计划、中期计划和近期计划。每次的远期计划,我都是针对一年的期限来计划的,比如说16年,主要分为英语方面、日语方面、专业课方面、运动方面、阅读方面以及课外兴趣等
首先,我会对整个一年有个大致的规划,要清楚自己这一年需要达到一个什么高度,取得什么样的成就,然后我会在遵循这个大方向的前提下,制定中期计划,也就是具体到每一个月的日程,比如,在阅读这一方面,一年至少30本书的话,一个月大概2-3本书的样子。日语方面的话,我就会规定自己一个月看完初级上下册。每个月结束的时候,还会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有哪些完成了,哪些没完成,给自己一个评价,分析一下没完成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好高骛远,我就会在下一个月的计划中降低点难度,同样的,对于完成的部分,适时地给自己一点小奖励。
近期计划是我每天必做内容之一。这个具体到每一天要做的事,专业课要看几章,英语单词背多少个、日语课文背几课,阅读的书目要看几章等等,每做完一项,我会在旁边划钩,看到小本本上布满红色的钩钩,成就感不言而喻。
懒得用本子的人可以考虑手机日程app,定时提醒,还可以标记重要程度,也是一种好方法。互联网时代,我们不止关注于社交,有很多不错的关于时间管理、辅助学习的软件,我们要学会利用起来。
2、阅读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阅读是我今年计划里很重要的一项,为了能够切实的施行,我做了很多功课。比如,列举了一个书单。书单里的书有的是大神推荐的,但更多的是看自己喜欢的作家都在看什么书,或者自己佩服的老师推荐的,然后再添加上去。我的书单里有几本艾力老师推荐的书,光看名字觉得像各种心灵鸡汤励志类书籍,如《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战胜拖拉》等,其实不然,这些全部都是大神的著作,等真正去看的时候就会觉得受益匪浅。每看完一本,会在微博上打卡,写下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读后感很重要,阅读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就如《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说的一样,如果完全跟着文字走,而不去思考,不去揣摩作者的话外之意,你永远没办法学到更多。
我一直推崇看纸质版书籍,喜欢闻着墨水的味道,摸着光滑的纸张,这样才能让我进入到书里的世界。但因为书籍太多,携带不方便的原因,我入手了KINDLE,简直就像发现了人生新大陆一样,爱不释手。保护视力、携带方便、外表美观、装逼利器,优点数都数不过来,发现自己变得更加爱看书了,当然了,如果你没有阅读的需求,就不要指望它能改变你什么。毕竟它是为阅读而生。
3 运动
先不说减肥的问题,坚持运动至少是保持健康的好方法。作为实习生,我在医院待了十个月,在这十个月里,生老病死,我都见过。有两点体会:孝顺和健康。见过不孝的儿女,他们把老人扔在医院,从来不出现,一出现就是大吵大闹,我冷眼旁观过一场如何推卸责任的过程。每一个生了病的患者都会怀念当初健康的身体,每天在打针吃药和后悔中度过。
每天抽出半小时,跑个几公里,跳会健美操,都是轻而易举的小事,没有人是忙到连半小时都抽不出来的,少刷一会微博,少看一场综艺节目,节省下来的岂止半小时,而你却可以利用这半小时,改善身体的条件,降低一些潜在的小毛病。白岩松先生就利用跑步,将他的血压控制在了正常的范围。
你也可以利用一些计步软件来提高你的积极性,等你养成习惯以后,你就会爱上流汗的感觉。
4 记账
做计划是为了让自己知道时间都去哪儿了,记账是为了让自己知道钱都去哪儿了。
记账这件事,我也是坚持了四年之久。作为一个只出不进的穷学生,我必须知道自己每个月的生活都是如何被消费掉的,于是我买了个本子,开始记账。每天临睡前,回忆一下今天有哪些花费,记下来,然后每个月尾统计一下消费额,再分析分析哪些是不必要的消费,钩出来以示警示,告诫自己下次买东西前一定要三思,不要冲动消费。
我不知道我节省了多少,但和其他人比,我在过得还不错的情况下,花的还比她们少,这就体现了记账的意义。当然,我也知道,钱不是省下来的,但对于每天课业繁重,没时间打工的医学生来说,少花点冤枉钱,也算是对父母的一种孝顺了。
这就是成长中的一点小感想和收获,但是谈论的再多,不去实施也是白搭。就此决定,开始去做,愿大家都有好习惯,并坚持下来,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