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讲讲 vue 开发中常用到的一些方法复用小技巧。
Plugins
插件开发其实就是给 Vue 原型链添加方法以便全局调用,vue 全家桶里的 vue-i18n(this.$t('...')
)、vue-router(this.$router(...)
)、vuex(this.$store
)等等走的就是这个路线。我们也可以写自定义插件,见Writing a Plugin,但是效果很差!想想编程课教给我们的常识:绝大多数全局变量是有害的。且不说传统意义上的性能、可维护性这类问题;开发后期你会安装许许多多的三方插件,这些插件提供商往往用词很单调,极容易遇到命名冲突。假如你早早就把某个全局变量的坑给占了,之后非得用三方插件的时候,命名冲突的代价就太大了。我自己也给项目添加过插件,挺后悔的;开发人员应付全家桶里的方法已经够累了,还要顾及我的一个奇怪全局变量;唉,还是不要为难大家了。
Import module
导入 JS 模块是另一种朴素的解决方案。下面是我从自己所属项目 repo 里摘抄过来的代码,太糟糕了!
// Button.vue
import {fetch} from '~/utils/fetch.js'
export default {
name: 'Button',
methods: {
fetch,
}
};
为什么糟糕?我先给个常见的面试题:CommonJS 和 ES6 module 里的 this 有啥区别?解答如下:
CommonJS this 指向当前模块,ES6 this 指向 undefined
这是常识!不要做一些魔改常识的事!如上代码将 fetch 方法注册到了 VUE methods 之中;运行时 fetch 里的 this 强行指向了 vue 实例,直接污染了上下文。再次强调:不要做一些魔改常识的事!即便你想用 Import module,也不要直接注册到 methods 里,至少得保持正常调用:
// Button.vue
import {fetch} from '~/utils/fetch.js'
export default {
name: 'Button',
methods: {
fetch () {
return fetch();
}
}
};
Mixins
上文提到 JS 模块导入是一种朴素的解决方案,换个说法其实就是所谓的“野路子”。官方有标准方案,叫mixin(混入)。
export const myMixin = {
data(){ ... },
created () { ... },
methods: {
fetch() {
console.log('My mixin!')
}
}
}
混入就是自己写一个包含任意 vue 选项方法的 JS 对象,并将其注册到常规 Vue 组件的 mixins 钩子里。Mixin 的方法将在运行时合并到 vue 对象中。
// Button.vue
import {myMixin} from '~/mixin/fetch.js'
export default {
name: 'Button',
mixins: [myMixin],
mounted(){
this.fetch();
}
};
混入最早也是来自于 React 社区,但是 React 官方很快就把它标记成了有害的😅。理由很简单:你完全看不出 minxin 给组件混入了多少东西;还有,mixin 和组件方法、mixin 之间常出现命名冲突;此外,开发中很直观的感受就是——如上——仅仅打开 Button.vue 文件,IDE 无法帮助跳转到 this.fetch()
的定义出处,可用性很差。
provide / inject
除了混入外,官方还给了一个不推荐的方案叫provide / inject,又称依赖倒置(和 Spring 里的 DI 差距有点大)。基本思想就是在祖先结点 provide 一个方法,后代结点在 inject 钩子里注入方法名即可使用。有人还将provide / inject
比作 React 里的 Context API。
const Ancestor = {
provide: [foo],
}
const Descendant = {
inject: ['foo'],
created () {
this.foo();
}
}
现实很残酷,开发中基本没人去用它;官网里写不推荐是有原因的:前后代组件强耦合,后代组件必须包在某些特定组件下才能使用,易用性就太差了;此外,还是那个老问题,inject 里的方法不支持 IDE 静态检测,开发时很难受。
HOC
HOC(高阶组件)又是一款民间强行移植过来的 React 方案,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Vue 高阶组件》)介绍 HOC,这里不展开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HOC 通过继承或委任,为不同的组件添加公共方法,实现代码复用。但是 HOC 移植到 Vue 有点哗众取宠的味道,亲测比 mixin 还难用:子组件的方法是运行时动态加入的,如下代码中 this.fetch()
简直迷之来源,肉眼看去毫无线索。
// Button.vue
export default {
name: 'Button',
mounted(){
this.fetch();
}
};
Slot-scope
作用域插槽是 vue 2.6 推出的新功能;民间很快就把这个新 feature 应用到了实践中——我也写过文章(《Vue renderless 组件》)介绍相关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写一个包含特定业务逻辑的非渲染组件(如下<Counter>
);通过 v-slot 的形式暴露公共方法或对象;并将这些方法或对象分享给组件内的插槽元素使用。
<template>
<Counter v-slot="{ count, increment }">
<span>{{ count }}</span>
<button @click="increment">Increment</button>
</Counter>
</template>
作用域插槽是目前为止 vue2 里最优秀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确切地得知可访问的属性与方法,不用再“猜测”来源;slot-scope
还得到了 vscode 插件的支持,这个易用性就提高了很多。不过,缺点也是有的:就是这一招只能在 template
里用,可惜了。
Composition API
最后再介绍一下 vue3 新 feature——Composition API。正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Composition API 现象级“借鉴”了 React Hooks。Vue3 给 vue 组件增加了一个setup
函数;这个函数用于初始化模板里的属性和方法,包括所有的响应式属性、计算属性、观察者和生命周期钩子等等。Setup
内容比较多,暂时不展开了,我们先是把目光集中到本期主题上——如何复用代码。
如下所示,我简单梳理一下 Composition API 的使用方法:
- 将业务相关的逻辑封装在
userCounter.js
文件里 - vue 组件再通过 ES module 的形式引入
userCounter.js
-
setup
函数中得到组件所需的 public 属性和方法 - 最后通过
setup
return 的形式将上述属性和方法注册到模版中
<template>
<span>{{ count }}</span>
<button @click="increment">Increment</button>
</template>
<script>
import useCounter from '~/use/userCounter.js';
export default {
setup () {
const { count, increment } = useCounter();
return { count, increment };
}
}
</script>
大家可以回看一下前面方案的一些缺陷,Composition API 几乎解决了所有问题:
- 通过 ES module 得到属性和方法,确切地指向了定义文件
- 注入的方法不会污染上下文
- 不需要添加全局变量
- 不会得到不明所以的方法混入
- 不受模板和组件范围的限制
- 若使用 typescript,编辑器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类型检查和建议
Composition API 是一种更新的逻辑重用和代码组织方法。虽然 vue3 还没正式发布,相关三方库支持 Composition API 还有一段时间;但是看看隔壁 React 社区,大量的三方库已经完成了 React Hooks 重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以后 vuex 的使用方法:
// Vue3
setup() {
const { commit, state } = useStore();
const count = state.count;
const increment = () => commit('increment', 1);
return { increment, count }
}
再对比一下 vue2 里的 vuex 是怎么污染 Vue 原型链的,以及使用一些不明所以的mapper
。代码可维护性一目了然。
// Vue2
methods: {
increment() {
this.$store.commit('increment', 1);
}
...mapState({
count: 'count',
}),
}
小结
这期复习了一下 vue 开发中常用的几种代码复用手段。内容狠简单,我觉得 vue 前端应该全部掌握,并积极使用更先进的实现方案。
几年前,我有幸从某传统大泥团框架中跳脱出来,启动了一个 vue 项目。当时真心觉得“VueJs 的天是明亮的天……”,以为找到了前端银弹。但是好景不长,新项目很快也成了大泥团。原因很多也很无奈,怎么说呢,技术发展的趋势总体来说是积极向上的,比如 Vue 项目的下限自然高于 JSP;但是目前来说,所有框架的下限依旧处于“垃圾代码”的范畴中。因此,有效的技术管理才是项目“不至于过烂”的保障。上面提到的小技巧也许能在一人一时一地发挥作用,但是期望提升产品整体质量,负责人可能还是需要花更多心思的。
相关
文章同步自an-Onion 的 Github。码字不易,欢迎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