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见了一个久违的好朋友,有些感触。朋友是去年移民的,到了一个风景秀丽的国家,这次回来感觉明显很不一样,状态好太多,整个人都变了个样。
朋友跟我说,在国内再好的地方也是生存,而到了那里,到哪里都是生活。大家一下子“慢”下来了,大家对于财富的认知不再那么“钱利化”,更在乎过程的感受,那里没有电商,没有o2o但生活质量却好的很。
这次谈话又让我想起了昨天思考的话题,钱的陷阱。在一个唯利是图的生存环境里,我们竞争的赛道太单维,只跟钱看齐,即便我们需要更高维的需求,也是需要通过钱的方式来表现。我们的社交圈,我们的存在感也都需要以钱的多少为基础展开。因此我们就形成了这以“钱”为中心的价值体系,恐惧失去,渴望获得。
朋友跟我谈起移民的理由,主要是因为空气和教育。空气在我眼中这不是个问题,并非必须通过“移民”这个手段来解决。从手段和目的的角度出发,很明显用移民这个手段成本过于高昂,但教育显然这个方法相对更有效。
朋友跟我说,自己的孩子在北京算是非常好的公立学校,但每天的作业让家长都快崩溃,更何况是孩子。把孩子的童年塞的满满的,美好的童年,成了考试的童年,比赛成绩的童年,这是让朋友最不能接受的。
于是毅然离开这个土生土长的城市,来到了另外一个国家。我问起现在孩子学习状态如何,朋友合不拢嘴。说现在孩子上六年级,在学校老师带着整天玩,每天下午三点就放学,也没有作业。在孩子这个阶段,学校很少去学那些深入的专业内容,而是培养孩子写作的能力,演讲的能力,运动的的通用能力。
朋友那边的教育方式跟我思考的通用能力如出一辙。我在家也一直提倡家人要多注重孩子的通用能力,为此我还单独写过两篇文章思考这“起跑线”(输不起的“起跑线”,再思“起跑线”)。
孩子成长就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然而如今的“成长”已经被过程化了,产业化,比赛化了。我这样说并不想要表达国外的月亮才圆,而是想要提出的是:
我们这么忙碌的一切,到底为了什么,我们自己,我们的家人,这么忙碌是为了迎合别人产业的规则,还是真的是在为“自己好”。我们走的久了,我们甚至忘记了为何出发。
因此,我们每个个体都应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跳出来去洞见自己的爽与不爽,从生存的视角去寻找“正确”的行动定义。真正让自己活的“明白点”。而不是惯性的过了一天又一天,就这样在“同化”中老去。
改变,并不非要换个环境,在现有的环境下,也同样可以变化,可以改变。这变化就是要彼此可以学会从生存的视角思考问题,改变我们的决策规则,而不是在普世价值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更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质量而付诸行动。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