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
狩野未希的《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其实更类似于一本启萌读物,当然对象并非是儿童,而是需要培养“彻底思考”能力的人们,而实际上这种思考方法,在西方国家从小学就开始教授了。
但是在我们国家,长期以来学校里只教标准答案,更是不会浪费时间去探讨可能存在的不同答案,通常发生异议时,理所当然都会先自己妥协。最终必然导致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这个思路决定道路的时代,没有正确的思考方法,你的道路能通向成功的彼岸吗?当然不能。李笑来老师说,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那么,我们先找正确的方法。
这是6堂怎么样的课呢?首先,因为是模拟课堂实景,简单易懂,并且以PPT的情式,汇总整理,形象生动。其次,内容贴近生活,容易掌握。最重要的是所有内容浓缩在6堂课,而不是16堂课,便与记忆与应用。
第一堂课 自我意见建立法
俗话说“三思而后行”,面对突发情况,不能贸然行动,先要了解事实,才能采取适当对策。
所以,第一步,我们要确认对事态的理解程度。要怎么做呢?列出对这件事的理解部分与不理解部分。重点是不理解的部分。
第二步,你要想方设法搞清楚不理解的部分,直到找到事实存在的根据,这里的根据一定是真实而非猜测的,这样可以防止我们被各种意见左右,做出错误的判断。
要点总结:第一堂课看似简单,也要持之以恒,需要每天有意识地训练,给自己提问,然后用有根据的理由回答。你会发现自己获得了一项新技能,变得更有说服力。
第二堂课 深入理解
现在我们来对前堂课的“已理解”部分继续进行分析。因为有时我们自己都不确定,以为自己懂了,其实并没有。那么如何防止发生不懂装懂的情况呢?有6个诀窍:
- 用5岁孩子能明白的方式说明
- 深入挖掘专业术语(为了通俗易懂,术语要尽量避免)
- 翻译成英语(换一种表达方式,很考验你的理解力)
- 使用理解程度检查表(第一堂课中提到过,列出已理解部分和未理解部分)
- 用5W1H反驳(不管是对已理解或未理解部分,都适用)
注:who, what, where, when, why, how的提问方法,让问题水落石出。
6、用记号笔帮助思考。(强调未理解的地方)
要点总结: 不要放过不明确的想法或态度,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对于可能是事实的事,也不要停止思考,直到真相大白。
第三堂课 从多角度看待问题,深入思考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当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想法,如果总是从自己的立场来看问题,就会发生“偏见”。有4个小技巧可以让我们想法更有深度,避免偏颇。
- 站在相关人员的立场上思考(对方想得到什么?自己的意见是否合适)
- 从外部人员的立场来思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把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当作深化自己思考的肥料)
现在的专家满天飞,如果人云亦云,你就会迷失方向,到底你想要的是什么? - 用“一人辩证法”反对自己(确立自己的立场,写出反对意见)
- 通过“反驳清单”重新审视意见(给所有的反驳意见,找到合理的根据)
要点总结:在自己提意见前,问自己“真的是这样的吗?”会让你豁然开朗。
第四堂课 预测未来的事,决定现在应采取的行动
放大想象力并不是妄想未来,站在现实的角度预测未来,可以对现实有更清醒的认识。
- 思考方案“发展顺利”与“不顺利”时的情况
- 面对上述情况,有什么措施。
- 思考该行动有无实现的问题。
- 思考该行动有无现在执行的必要。
要点总结:用“完全根据清单”整理思绪,并重新审视过于理所当然的根据,又一次提到根据的重要性,杜绝一切的猜测与妄想,让你直面本质。
第五堂课 交换意见的规则
西方人从小被教育要拥有自己的意见,所以同行评审——朋友、同事互相发表评论,会被用到不同的地方。熟能生巧,交换意见的有些规则必须掌握:
1、说出自己的建议时,一定要以结论—根据—建议的流程推进,更容易让人理解。
2、对别人的意见提出批评时,要对事不对人,避免武断的语气。
3、回应反驳时,问清楚原因,不管你是否赞成,都要说出你的意见。
要点总结:对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一定不要产生别人是怪人,或者“自己不对”的主观判断,一定要客观、冷静。
第六堂课 发现问题是思考的开始
如果发现心中对某事心存芥蒂,不要压抑那种感觉,承认它的存在。客观地思考这种感情的来源,找到它的本质,很有可能就是你找到问题解决的关键点。
也许思考方法的改变没有那么轻而易举,但是哪怕能帮你在回答问题前,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个改变不难吧?只要坚持,也能带来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