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说:“大多数人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不管面对生活的丧,还是面对学业,事业,家庭的压力。
我们好像早早变成了保持生活持续运转的机器。
可有这么一位“船长”告诉我们:
“别陷入这种境地,冲出来。”
想必你已经知道今天要推荐的电影:《死亡诗社》。
这是一部我很难选择去再看第二遍的经典,
除了电影基调本身是一部悲剧,电影主演罗宾·威廉姆斯在2014年因抑郁症选择自杀,和电影中一位因为觉得人生不能自由选择结束生命的学生一样令人沉痛。
但这次再推荐,除了每次生活遇到困境总会回想起电影中的片段。重看还是不禁潸然泪下。
感叹诗是生活的暖流,诗不是逃避生活,而是更热烈的感受生活。
如果在绝望里看不到希望,人还是人吗?
工作是生活的必需品,但......
《死亡诗社》里的学校是一个虚构的学校,学校以封闭但升学率居高为名,很像中国的衡水中学。
建校100年来只招男生加入,以精英运营为理念。
影片开始以一场盛大而严肃的开学典礼为开始,教堂里学生们整齐的喊出校训:“传统、荣誉、纪律、优秀” 。
因为语文老师退休,接替他的职位同是本校的毕业生,本片的主角约翰·基丁。
散会后,学生们对新世界的好奇,喧闹,与教堂里的开学典礼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也为接下来的“矛盾”进行伏笔。
第一节课
与别的老师不同,除了强调纪律和作业外,基丁老师第一节课就带着学生走出教室。
而让同学念的第一首诗听起来就是一首小黄诗:
“劝处子们珍惜时光”
同学之间相视偷笑,老师补充是不是很适合现在的你们?
“及时采拮你的花蕊
旧时光一去不回
今日尚在微笑的花朵
明天便在风中枯萎”
除了插科打诨,装神弄鬼,基丁第一节课很轻松的说出“死亡”:
不管你相不相信,人终有一死。我们是蛆虫的食物。
所以,抓紧时间,让你的生命不同寻常。
第二节课
这个学校的语文课本里有一套严格对诗歌的计算公式,就像现在给AI一定的数据与算法,它一天能写一万首诗歌一样。
而当基丁老师让学生把这一部分理论撕掉的时候,一开始学生还有一些迟疑,他们也没有面对过这样的老师。
他也来自这样管控下的学校,并考上了剑桥大学。
而再回母校当老师的时候,通过自己的经验,他并不否认我们需要“高学历”、“高薪资”的工作。
他说:“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并且是维持生活的必要条件,但是诗歌,美,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活的意义。”
第三节课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对文学产生兴趣,他甚至可以用模仿秀,模仿当下电影大明星的语气来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
不管是马龙·白兰度还是约翰·韦恩。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对文学的理解越来越多,而这时候他也会及时让学生提高警惕,他突然站在讲台上,说:
“我想提醒我自己,我们必须时刻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一旦你觉得自己懂得了什么,必须换一种角度来看。”
就像读书一样,不要总想着作者怎么想,更重要的是要想想自己怎么看。
这三节课就像我们人生必将经过的历程:如何认识生命、如何认识世界、如何认识自己。
而这只是电影的三分之一,这也为学生们打开了新的一扇门。
保守功利校园文化与船长老师的反叛;个人的选择与家庭的期待这些矛盾都不如自己与找到自己更直接,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理想精神角落。
这帮学生延续老师成立了“死亡诗社”,在树洞里,他们围坐念诗、读诗,分享他们的欲望和故事,那个树洞是太多年轻人的精神角落。
诗歌只是一扇门,可以打开不同的人生选择,电影中有的学生打开了自己戏剧之门;有的同学打开了自己的泡妞之门;有的学生深刻认识自我,克服社恐,大声念出了自己写的诗。
就像基丁老师说的:
“不管别人怎么说,
文字和语言的确能改变世界,
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好玩,
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份子,
人类是需要充满激情的!”
诗歌是天生的表达
人生的课程归根结底是一次自己与自己寻找平衡的过程。越迟寻找,越容易碌碌一生。
基丁念着惠特曼的诗:
“自我,生命这些问题总在不停出现
毫无信仰的人群川流不息
城市充斥着愚昧
生活在其中有什么意义?自我,生命
答案是因为你存在
因为你可以奉献一首诗”
所以,你的诗歌是什么?
# 今日说说:你喜欢过(或写过)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