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的本质就是选择不做哪些事情。”
这是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对“战略”的诠释。其实,这个理论不仅适用于企业,人生的战略也是如此。
不做什么、不去什么地方、不见什么人、不说什么话、不吃什么东西、不为什么花钱,不持有什么物品……
知道对什么该说“NO”,有自己的原则和基准,为生活做减法。这也是我为自己接下来的生活定的课题,争取尽早理清自己的清单。
【说“不”的自由】
早上看了松浦弥太郎的书,他说,身为大人,就要有大人的说话方式和讲究一些的措辞习惯,一些太过随意的用词,该舍弃就要舍弃。
他举了个例子。比如,遇到好吃的食物,应该说“oishii”而不是“umai”。他每次遇到说“umai”的女性,都忍不住要侧目。即使是男性,也尽可能使用“oishii”比较好。
(注:“Umai”是男性用的比较普遍的口语,不过现在从年轻女生到成熟女性也有不少人会使用。而“Oishii”则是普遍形容口味好的。我暂时想不出来中文对应,毕竟我们常说“好吃”,也不太区别场合和性别。如果非要给大家解释一下的话,那么暂且把“Umai”对应为“好吃”,“Oishii”对应为我们的“味道很好”吧。)
身为大人,“不说”什么,很重要。
*
我们都在感叹自己的金钱不自由,时间不自由,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给自己增加的难题。
同样是前不久,听了节理财课。老师提到过在增加储蓄的同时也要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在买东西前问自己三遍:“这真的是我需要的么?”。
那么按照这个理念,发散思维想一下。
在别人喊你参加聚会时,问自己:这真的是我一定要参加的活动么?没有吞噬我自己的宝贵时间么?
在随手打开一个视频、随意溜达进一个店时,也可以先问自己:这是我必须要看的内容、必须要去的地方么?
在吃东西前还可以问自己:这真的会对我身体有好处、让我更幸福吗?
多问几次,多思考下,就会发现很多“支出”(时间、金钱、情感)都是不必要的。而我们本可以拥有很多,却自己生生地将这些给无意义地消耗了。
当然,这些都很理论,做起来很难。我也参加过很多无意义的社交,在看片儿刷综艺上浪费过很多时间,最喜欢的事情之一甚至是在城市里到处溜达,也会看到喜欢的食物而放肆一把。
身为凡人,都会这样。眼前的满足来的比较容易、也可以更快地看到结果。但是,如果想进步,想变得再好一点,就需要磨砺……
*
最近还看了两本书《只工作半年》《只为喜欢的事而活》,一位作者是前咨询公司的咨询师,另一位是日本鼎鼎有名的畅销书作家和企业家。两人都经济自由,生活潇洒。在分享自己的经验时,他们都提到了自己的“最小化”生活方式。、他们不但不买房,连租房都不好好租。前者过上了半年工作半年旅行的生活(所以没有固定房产甚至固定住处对于节省花费很重要),后者为自己的企业和项目时而奔走,觉得没必要养房子。他们都不缺钱,但所有物都很精简,一个行李箱足以,而且竟都对这种“颠沛”的生活很满足。
其实,我这10年也过着“四海为家”一般的生活,但房子里的物件依然很多,这也不舍得那也不舍得丢。
我以前放长假回国时,以及之前那一年去欧洲前,为了不供房租,我将自己的行李寄存到了“rental space”(空间租赁)这样的地方。还一直很庆幸自己的所有物只要最小尺寸的空间就可以塞满。但即使这样,细细算下来也是12~3个纸箱(小号)还有床垫被子……
可见断舍离并没有那么容易。
【不占有】
之前就听说过“不持有”这个管理自己的欲望词儿,却没深加思考该怎样理解。
最近听到身边的人有“3年用不上的东西就要丢掉”的观念。我曾对这样的观点表示认同,但慢慢地开始觉得,“不持有”,不是买买买然后丢丢丢,而是从内心根本上的清净和精简,是说“不”的自信和自由。
事先多问几遍自己是否真的需要。然后,买品质好一点的,好好爱护、修护,并认真用上很久,不是2、3年就淘汰更新。而那些高档的、甚至奢侈的、买一次需要掂量一下的物品,却因为被放在心头好的位置,反倒被摩挲、使用得多,而长久地小心使用,反倒让它的折损率更低。
当然,不是否定丢弃多余物品的做法,而且,生活的减法首先要从这种丢弃和清静开始,只是我们的生活或许可以更精简一些。丢弃后再添置新的,始终都没有逃脱生活中过剩的物质循环。
最近看的那本书《只工作半年》中作者也说,减少购物欲,也就避免了去购买、管理这些物品和收纳它们的空间,从而也是对时间和精力的节省。他说自己崇尚“最小限主义”(minimalism),过着不持有的生活。
是的,就是如此。东西少了,眼见所及是清静的,内心也是清静的。
近年还有一部日剧叫《我的屋子空无一物》,就是讲女主将一个塞满物品的家、清理成空无一物的状态。生活简单了,心境却敞亮了。
大概是日本地域小、空间少,所以,“断舍离”是从日本那边兴起来的,收纳是,这种率先对事物说“不”的也是。而我们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又经历过漫长的贫苦日子,刚富起来不久又正在经历国家高速成长的如今,大多数人都很难从心理层面摆脱对物欲的渴望吧。包括我自己。
【简单生活】
一辈人有一辈人的观念。一辈人嫌弃一辈人。
最近回家时,发现家里甚至有很多年前的巧克力。经年累月后,巧克力表面已经泛白,口感自然很差。我想丢,父母却不让,因为他们舍不得这些所谓的外国的“高档”巧克力(虽然都是超市买的),即使吃下去口感很糟,并不享受,甚至坏没坏都是问题,他们依然不愿丢。
这件事给我两个感受:一是,我们生活在物质过剩的年代,很多东西放在那里可能就被轻易忘记。二是,父母辈其实生活得简单,欲望没有那么多,他们会不记得去吃、去用,但日常依然生活得很满足。可见,在如今这个年代想要维持一个好一点的生活,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需求得更少,只是时常贪念作祟,总想占有更多。
我每次都和父母说,我一回家就是帮他们丢东西的。就像我妈妈以前每次回姥姥家,总要嫌弃更节俭、什么都不舍得扔的姥姥一般。但是,姥姥批评妈妈“都忘本了”。这句话曾对妈妈触动很大,对我也是。
时至今日,我们很容易便忘了“节俭”和“惜物”。
我没经历过也不怀念父母年轻时物质贫瘠的年代,但却怀念自己小时候那个物质不丰富的年代,快乐也可以很简单。贫富差距不大,大腹便便、油光满面的人很少。又因为没有那么多物质诱惑,整个人也很清亮,而这种清亮里面,也有不被“物欲”控制的原因吧。
*
忍不住想起“双11”“双12”这种电商造出来的狂欢节,又或者平凡的日常。在网上不断地下单,欢喜地等着一堆快递上门,拆开的纸箱一个叠一个,但很多物品虽然便宜实惠却经不住时间的考验。质量欠佳,设计普通,不久可能就被束之高阁、想不起来用,再过上一段时日、老旧了,就被自然地送到了垃圾箱。
所以,慢慢地,我也变得不太喜欢“买买买”那种被欲望支配后不受控的感觉。
毕竟,东西进来了,便要想办法处理、运用,但往往资源过剩,又要考虑怎么分出去、甚至把旧物丢出去。饭菜上来了,就要想办法吃掉。在“买买买”“吃吃吃”“丢丢丢”的过程中,我感受到“自我”被麻痹、灵魂变成俘虏。
丢出去的东西还很完好,却变成了垃圾。产品的生命周期比它本身的周期更短,但制造它、包装它、运输它所消耗的资源、造成的污染却积淀了下来。更进一步说,其实,“买买买”然后“丢丢丢”的做法,也要与良好、完善的循环回收利用系统相挂钩。如果没能好好循环利用,则加剧成为了地球的负担。
我一直担心废物回收利用的问题。在日本时,有严格的垃圾分类系统。欧洲个别国家(瑞典、德国之类)也在不断更新他们的回收系统。但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技术以外,还有人们的意识。中国是世界的制造工厂,也是世界的垃圾接受和处理工厂。
我们暂时感受不到,不代表日后不会自食其果,不代表不殃及子孙。其实,类似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只是“反正有钱,想买就买”的思想,让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眼前的享受和物欲的宣泄。而同时,内心因为被占据,则始终不得清静。这个与钱多钱少,是否消费得起无关。
看不到贫苦地区的资源贫乏、看不到不及自己生活水平的人们的艰苦、看不到越来越多的垃圾对地球的影响,这些都是让我觉得很可怕的事。
【收集癖】
任谁都有点收集的爱好和占有的欲望。
曾经,我希望有全套的Falcom的游戏,希望有Rythem的CD,希望有这个有那个……但还没等我收集这些,就变得不再有欲望去收集了。
曾经,那些一定想得到的,随着年岁的增长都变得不那么重要,喜好也有了改变,“不拥有”也变得不那么闹心了。
记得之前看到一句话,长大以后当你终于有钱买得起小时候一直喜欢的玩具时,你却并不想要了。当曾经沉浸在二次元世界的我到了心心念念的日本,那些曾经想买的东西已经变得不那么想占有了。人就是这样,随着时间,爱好、品味都在改变,心态也在转变。有时可能是不喜欢了,有时是觉得没必要非要去占有。
总之,我在跟自己说,减少自己的占有欲。收藏,是收藏不尽的。对于有强迫症、希望完美clear的人来说,压根不去占有,心头反倒更轻松吧。
End.
在很多年前,我就将“清心寡欲”当做自己的座右铭。这么多年来,我也总将“减少欲望”写下来,提醒自己。但时不时的,依然被欲望蒙蔽,依然陷入烦恼,依然感到内心的不清净。
知道、理解、甚至懂得都很容易,但做到很难,一以贯之地坚持做到,更难。
写下这些话,继续鞭策自己吧……